微信用戶那麼多,為何微粒貸卻不溫不火?

微粒貸於2015年5月誕生於QQ,2015年9月推廣至微信,是騰訊專門對彪支付寶借唄的一款借款產品。


微信用戶那麼多,為何微粒貸卻不溫不火?


然而,不同於支付寶借唄的盡人皆知,微粒貸至誕生之日起,給人的感覺一直是不溫不火。


即使微粒貸的用戶數量已經破億,相對於微信11.51億的總用戶數,也顯得十分可憐。


為何微粒貸一直這樣不溫不火呢?


微信用戶那麼多,為何微粒貸卻不溫不火?


第一,開通方式。


除了第一批官方邀請開通的用戶之外,微粒貸採用的是白名單邀請制。


這意味著,即使你信用很好,使用騰訊的產品也不少,但如果運氣不夠好,依然不能開通微粒貸。


就跟買彩票一樣。


更奇葩的是,想要開通微粒貸,除了找已經開通的用戶邀請你之外,並沒有什麼其它好的途徑。


僅此,就打消了很多人的熱情。


微信用戶那麼多,為何微粒貸卻不溫不火?


第二,基因問題。


借唄之所以比微粒貸更火,主要還是依託支付寶。


一直以來,支付寶就是就是專門做支付、理財的一款產品。


還有螞蟻金服,擁有自己成熟的信用體系——芝麻信用。


這讓借唄獲取用戶要容易的多。


反觀微信和QQ,作為社交軟件,即使用戶數量很大,但在支付上,天生就差著一籌。


對比支付寶做社交,一直毫無進展,微粒貸可以說還是比較成功的。


微信用戶那麼多,為何微粒貸卻不溫不火?


第三,額度問題。



微粒貸的評估標準是騰訊多年來積累的社交數據及央行的個人徵信數據算出來的。


在用戶授信時,微粒貸平臺是自動評估該用戶在整個騰訊體系產品內的數據。


尷尬的是,不同渠道的評估標準是不盡相同的。


而且,微粒貸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標準。


微信用戶那麼多,為何微粒貸卻不溫不火?

結果就是,微粒貸裡的授信額度與實際額度大相徑庭,顯示高,實際低,甚至根本無法開通的情況,時有發生。


這樣折騰一下,無形中就少了很多用戶。


所以說,微粒貸不溫不火,其實主要還是自身的原因。


微信用戶那麼多,為何微粒貸卻不溫不火?


不過,在這裡提醒下各位,網上說有方法開通微粒貸或者支付寶借唄的,都是騙子,朋友們不要貪小便宜,容易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