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沙遺址,出土一千根象牙,為何考古學家要就地掩埋並禁止挖掘?

邢小燕


對於特殊文物,最好的保護就是不去打擾!


金沙文化遺址是四川地區繼三星堆文化遺址發掘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發現。同時被認為是三星堆文化遺址的延續。同樣都是四川古蜀文化的代表,為研究四川的古所文化提供了大量的考古依據和實物事實。

金沙遺址的發現較晚,2001年春節期間,一個震驚古今中外的考古發現出現在四川成都。金沙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早期的三星堆文化與後期的巴蜀文化之間的空白。進而也使得專家學者們搞明白了三星堆文化發展的後續,古蜀文化的發展延續以及擴張。

金沙遺址出土了大量的國家級文物。重要的數量就達到了二千多件,而且文物的種類豐富多樣,涵蓋了金器,銅器,玉器、陶器、漆木器、石器等多個種類。而且還有一項十分令人激動的發現,那就是在金沙遺址發現了大量的象牙。



但是在考古發掘過程中,專家及時的制止了參與考古發掘的工作人員對這些象牙的清理和發掘,而是對其進行原封不動就地掩埋。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這些象牙的發現說明在2000多年前的蜀地,除了具有高等智慧且能生產各類器物的古蜀先民以外,還生存著大量的亞洲象。由此也可知當時的蜀中地區自然環境事宜,森林覆蓋率高,適宜包括亞洲象在內的各類飛禽走獸生活。因此古代蜀地先民們可以輕易的獲取大量的食物和所需物品。



而古代蜀地先民們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團結協作捕殺大象,應該也是十分常見的,而這些象牙之所以能夠整齊的排列在同一個位置。可能跟古代蜀地百姓的一些祭祀儀式或者宗教活動有關!也就是說這些象牙很可能是一種重大祭祀的貢品,或者是陪葬的陪葬品。


而專家之所以在考古發掘的過程中,及時制止有關工作人員對象牙進行清理和發掘出土,實際上是因為象牙看似是大象體內最為堅固的器官。但是由於象牙主要由各類碳水化合物、鈣鹽及其它鹽類所組成。又在四川地區的地下深埋了2000多年,蜀中地區多雨潮溼。實際上這些象牙腐蝕分化分解十分嚴重。

因此這些象牙實際上早已經失去了骨架和結構的完整性。只要工作人員稍一用力便可以將其捏碎,即使勉強從土壤之中取出,但是出土之後不需多日便會碳化變黑。考古界資金沒有辦法解決這一難題,當前的科學技術也無法對其進行很好的保護和存放。



於是專家再發現大量的象牙在金沙遺址中發現時。便及時的制止了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考古發掘,而是原封不動的將原有覆土重新覆蓋。留待以後技術成熟之後再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考古發掘。對於這類文物,最好的保護就是不去破壞它的原有環境。

所以你覺得考古專家們選擇將其留在原地,而等待技術進一步成熟之後,再對其進行考古發掘的做法,是不是值得大加讚賞呢?


珞珈山的貓


2001年金沙江遺址被髮掘後震驚了全世界,沒錯,因為世界上已經太久沒有新的遺蹟被髮掘出來,而金沙江的出現幾乎讓考古界瘋狂。

金沙江遺址發掘出1000多根象牙,重達數萬噸,而且最長的象牙更是達到了185cm,此外還有其他如犀牛等其他陪葬品。要知道現在成年雄性亞洲象的象牙最長都不會超過100cm,這也從側面證實了遠古時代亞洲象數量的龐大,同時也表明巴蜀文明的繁榮。

那麼在挖掘出這麼龐大的數量的象牙之後,為何還要重新將它們掩埋呢?

答案是:無法對深埋於地下的文物進行有效保存。

這些象牙深埋於地下長達幾千年,而四川一向是我國的天府之地,土質肥沃,土地裡面蘊含了大量的水份,容易發生氧化,因此這些出土的象牙重現天日後,很容易風化破碎。因此當時的發掘組才決定停止開挖,並重新掩埋於地下。

而這些被髮掘出來的象牙,因為破碎後再重新掩埋也並沒有多大意義,因此才重新拼湊出來,密封與無氧環境中,而難以修復的,就置於特質的溶液中浸泡。

相信再找到更好的保存方法以後,我相信這批遠古時代的象牙還會重現天日的。


這個歷史很正


當年曾採訪過金沙遺址,就這個問題採訪過成都博物院院長,兼金沙博物館館長王毅。這批珍貴的象牙,最初出土的位置,是在金沙遺址館中的第11號遺蹟坑,比鄰古河道的地方,有一處隆起的沙土包,在對沙土包進行清理中,考古工作人員發掘出了數以噸計的象牙,多達八層,擺放極為規律,並夾雜著大量的玉器與銅器,王毅介紹說,在遺址表層的下方,還有更多的象牙和器物靜靜地沉睡在地層之中。由於現在還缺少有把握的保存技術,所以只拿出了數根進行嘗試性試驗,最終選擇了與法國合作方合作研發的高分子有機硅材料灌封技術:將象牙嵌封,外部再定製透明亞克力匣,使其處於一個相對穩定、密封、透明的環境。為了有效避免光、溫溼度對象牙的直接影響,還特地為它們配置了恆溫恆溼展櫃以及可調光強的低壓鹵素燈。

如此多的象牙,在金沙人的祭祀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金沙博物館陳列館第三展廳“天地不絕”中,有一件獨特的灰白色平行四邊形玉璋,器身上鐫刻著兩組神秘的圖案,每組由一跪坐人像,兩道折曲紋,以及三條直線紋路組成,人像高冠高鼻,方耳圓眼,身著長袍,雙膝跪地,左手持握一物扛於肩上:“這一條柱狀物體,很像一根完整的象牙,所以我們在推測,是不是如此多的象牙,就是金沙祭祀時,由祭祀手持肩扛,作為儀式的一個環節”王毅說,金沙曾出土一具小型辮髮青銅立人,呈中空的雙手置於胸前,做抱物狀,其姿勢酷似大名鼎鼎的三星堆青銅搭大立人,是不是中空雙手所懷抱的,就是祭祀用的象牙?研究學者表示這僅僅是諸多可能性的一種,還需要更多的實物或者文獻作證。

鑑於金沙時代的成都平原,河道縱橫,洪災頻繁光顧,一些學者推測,祭祀中的象牙很可能用來懾服制造水災,興風作浪的凶神,《周禮·秋官·壺涿氏》曾記載,壺涿氏為了滅除“水蟲”,曾向河中投擲瓦鼓與燒熱的巨石,但最終必須動用被榆木(牡橭)十字貫穿的象牙,才能滅其元神。


用戶69792950182


大家好,我是搜史君,通俗幽默講歷史,快速有趣學知識,下面且聽搜史君來答題。



象牙不管是在古代還是今天都是寶貝呀,四川金沙遺址竟然能出土1000根象牙,為何考古學家就要把他們都埋了呢?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搜史君感覺到很詫異,他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話說21世紀的初年,四川金沙村因為施工發現了一個古墓。

而這個古墓經研究專家發現,竟然是商周時期的古遺址。光從這兒發現的文物就有1000多件,而且級別都很高。裡面不僅有今天咱們主要說的象牙,還有太陽神鳥,金飾,金製品,在商州時期算是非常珍貴的了。



當時有三星堆的神奇文物,會出現過太陽神鳥,那就是咱們今天要說的1000多根完整的象牙了。除了這1000多個完整的,還有很多碎塊殘缺不齊的象牙,其中最長的應該有1米9了吧。1000多根象牙數量非常驚人的,可以說是,而且這些象牙都非常整齊的排列在墓葬之中。

在古代或許沒有明令禁止捕殺項類,收集象牙,但是這1000多根完整的象牙數量非常驚人,可想而知當時有多少亞洲象慘死。經研究專家發現,這些大象都產自四川是四川的本地象品種屬於亞洲象,而到今天咱們只聽說過四川有熊貓,卻沒有聽說四川有大象。

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這1000根象牙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



為什麼專家卻禁止對這1000根象牙進行發掘呢?

原來是這些象牙在今天的條件下根本不容易保存。

古代的象牙製品很多,留存到今天的也有不少,就像古代的象牙雕刻,在今天我們依然能看到,但是深埋地下幾千年的象牙,我想這個應該不是很好保存的吧。

為了讓這1000多根象牙能夠相對完好的保存,所以專家決定不對這1000根象牙的後續進行挖掘,也將這1000根象牙繼續深埋在了地下,而今天我們在四川金沙遺址看到的一些象牙,只是當時發掘出來的一部分。

熊貓是寶,象牙也是寶,古代留下來的東西人們都當做寶。但像四川這個地方能保存下來,1000多根象牙,而且還是幾千年以前呢,真的算是很稀奇的了,這些象牙已經不能用價值來衡量了。



我們中華民族有很多瑰寶。這些瑰寶需要我們中華兒女來保存、保護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

想來這些專家,將這些1000多根象牙又重新埋回地下,不是為了讓這些寶物不能重見天日,而是為了讓他們得到更好的保存,以咱們現在的技術,根本沒有辦法將這1000多根象牙完整的保存下來。



試想如果每一個文物我們都要將它發掘出來,在他們重見天日之後所遭受到的破壞,一件件瑰寶損失殆盡,試問一下我們的後代還能看見這些中華民族的瑰寶嗎?


歷史中簡堂搜史君


好不容易挖出來,又再埋回去?

2001年2月,金沙遺址發掘出數以噸計的象牙。一方面,這是考古史上罕有的奇觀。另一方面,也讓人們猝不及防。

金沙遺址發現金器、銅器、玉器以及其它等等之器,都在考古人員的意料之中,他們也具備相應的專門知識來應對。至於象牙出土,實在說,確實始料未及。畢竟,誰能想到,在成都西郊,竟然有大規模的大象的大牙,這個腦洞真的好大。況且,這批象牙還有特殊情況,不免令人們有些手忙腳亂。


這些最長達1.85米的象牙,是未經加工的成年亞洲象的牙。出現在發掘地層的第十二層,呈多層積壓和交錯堆疊狀態。這個地層泥土溼潤,含沙量較高,屬於陸地堆積層與河道堆積層的交互地帶。

深藏不露三千年的象牙,蛋白質已大致降解完了,剩下的多是無機鹽。加之地層中有機繁殖質的作用,象牙已遭腐蝕,形成髓腔空洞,溼泥沙便填充進來。象牙清理後,由於脫水、見光,很快出現開裂、變色、發黴等現象。咋辦?難道再掩埋回去?

顯然,這些問題難不住考古人員。穩住陣角後,他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先用溼毛巾護住象牙,再拿保鮮膜裹包,然後請出石膏來固定,裝入箱子。

同時,研究人員開始對這些象牙進行成分分析、脫水試驗以及選擇至關重要的嵌封材料。在金沙遺址博物館裡,就可以看到,大量用有機硅封護的象牙。還有浸泡在特製溶液裡的象牙,用以展示:

在遺蹟館,倒是有象牙埋在泥土中,探頭探腦的露出來一些點。這是對金沙象牙進行原生態的展示,當然禁止挖掘。


莫安排


2001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金沙遺址”


由來

2001年春,四川成都金沙村一支施工隊,挖掘機挖泥時,察覺到泥土中帶有玉器、骨器和青銅器。明白挖掘到了古墓,消息很快上報相關部門。考古專家到場發掘清理後,發現了舉世聞名的金沙遺址。


遺址是商周時期的,佔地面積約為5平方公里。整個區域內不僅有宮殿、居民區、祭祀場所等遺蹟,而且還有大量價值連城的文物。

在眾多的文物中有一樣非常引人注目,就是2005年,被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的太陽神鳥圖案。


象牙

在遺址中除勒耀眼的太陽神鳥之外,最讓人驚奇的就是其中的象牙了。


我國考古發掘史上,發掘出象牙的情況並不多,但在金沙遺址中只挖掘了十分之一就出土了象牙1000多根,這些象牙密密麻麻擺放在坑內,其中最長的一根長達1.85米。除了完整的象牙外,還有40多件成段或者成片的象牙製品,總重量達到一噸多。

它證明了:

1、儘管現在四川地區已經找不到野生大象了,但象牙的出土意味著若干年前,四川盆地很可能是野生大象的家。

2、幾千年前,四川地區屬於熱帶。


為什麼剩下的九層就不挖掘了 ???


1、象牙保存成本太高

象牙雖然和人類的牙齒結構相同,最外層都是一層牙釉質[琺琅質],硬度僅次於金剛石。但它們在潮溼的土壤中埋藏了三千年左右,質地已經發生了改變,變得異常脆弱。如果一不小心風化,很有可能變成一堆粉末。

製作一個供參觀的樣品費用達到了4萬元,上千根象牙如果想要完整保存,那花費的資金可想而知。

2、遇到氧氣,會風化,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繼續發掘遺址後磚家遇到了一個難題,就是出土的象牙一見光,就開始迅速風化,變成粉末。所以掩埋,才是現今為止最正確的保護措施。

如:陝西的秦始皇兵馬俑,現在已經開始出現了掉色的情況,而每年光是用於秦始皇兵馬俑修復的資金就難以計數。所以兵馬俑只發掘了一、二、三號坑,也停了下來。


總結

相信隨著中國的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文物保存技術的不斷進步,這種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這批遠古時代的象牙總會有重現天日的一天。


愛讀書的小蛋蛋


眾所周知,四川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據悉,在 200萬年以前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了,有四川資陽縣出土的“資陽人”頭骨化石為證。而四川地區的古文明共有渠縣城壩遺址、巫山大溪遺址等新石器文明遺址200多處。

編輯

下面,就來看金沙遺址的奇聞趣事。

2001年2月,四川金沙村在道路施工的過程中,建築工人驚呆了,他們發現一根白骨頭和一個石器。驚恐之下,工人把情況報告了當地有關部門。考古專家聞訊趕到現場,經考察發現,這是商周時期的古遺址——金沙遺址。

金沙遺址被發現的消息傳出,立即震驚了全世界。金沙遺址分佈約4平方公里,其規模之大僅次於三星堆,被評為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而隨著考古的進行,一件件精美的金器、銅器、玉器等文物不斷的被髮掘出來。其實這些都在考古人員的意料之中,畢竟這是遠古著名遺址嘛。然而,當大象的坑出現時,裡面填滿了象牙,眾人驚呆了。

編輯

之後,專家深入探索出土了1000餘根象牙,重達上萬噸。這些象牙最長達1.85米,都是沒有經過加工的成年亞洲象的牙。出現在發掘地層的第十二層,呈多層積壓和交錯堆疊狀態。這個地層泥土溼潤,含沙量較高,屬於陸地堆積層與河道堆積層的交互地帶。

出土的金沙象牙,不但有根,而且排列整齊,有的被切成了塊狀或者片狀,當然也有象牙製成的器具。

而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問題也接踵而來。

編輯

第一個問題,這麼多象牙從哪裡來的呢?

在今天象牙交易是被明令禁止的,但在古代或許沒有明令禁止捕殺項類,收集象牙,但是這1000多根完整的象牙數量非常驚人,得要多少隻亞洲象只能收集而成。

專家給出的答案是:象是西雙版納外來的。

理由是:《山海經》裡就曾記載:“巴蛇吞象,三年而出其骨”。金沙遺址如此多象牙的的發現,可見在3000年前,在蜀地,大象太普遍了。

第二個問題,這些象牙有什麼用途呢?

要知道象牙出在象身上,無論古今,征服大象都是一件困難的事,在沒有麻醉藥和槍支的遠古時候,打下大象更是象徵著力量和財富。

而古代用這些象牙,很有可能被用來獻祭給神靈和祖先,祈求保佑風調雨順。

編輯

第三個問題,如何保存這些象牙呢?

要知道,古代的象牙製品很多,留存到今天的卻很少。而象牙也是寶,算是很稀奇之物了,這些象牙已經不能用價值來衡量了。

然而,由於象牙數千年來,一直處於地下水分充足、無光缺氧的環境中,使得它們的強度開始減弱,到我們使它重見天日時,硬度大大減弱。

文物最怕就是氧化,鑑於此,在金江遺址中發現象牙後,專家立即開始了保護性挖掘,先用溼毛巾保鮮膜保證象牙出土後水分不會流失,再給象牙打上石膏,火速送往研究所,泡在特製溶液裡。

然而這些工作做起來並不容易。單是一根普通象牙的處理費用就高達四萬,1000多根象牙對物力人力和資金的要求實在太高。

一方面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在今天的條件下根本不容易保存。另一方面維護資金也吃不消,

編輯

無奈之下,專家在處理一部分象牙後,決定禁止繼續挖掘後面的象牙。因此,我們今天在四川金沙遺址看到的一些象牙,只是當時發掘出來的一部分,而大部分象牙依然被深深地埋藏在地下。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四川金沙遺址的發現震驚了考古學界,因為金沙遺址無論從規模還是文物價值方面來看都是數一數二的。當時考古學家在挖掘金沙遺址的過程中驚喜連連,還發現了一千多根象牙,但是後來這些象牙都被埋了起來,考古學家為何要這樣忍痛割愛呢?

金沙遺址現在已經被列入到當時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可見金沙遺址中的文物是十分稀有的。其實在這座遺址中不僅有象牙,還出土了一件十分珍貴的文物,那就是太陽神鳥金飾,這個金飾是由純金打造的,而且質地非常輕盈,雖然年代久遠,但是金飾的保存完好,也堪稱奇蹟。金飾的製作十分精細,雕刻出了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周圍還有四隻神鳥圍繞著。這個金飾的雕刻工藝十分了得,即便是現代社會也無法仿造出來,更加重要的是,金飾是通過鏤空的方式雕刻完成的,這也增加了更高的工藝難度。當時考古專家甚至感嘆到,這個金飾就如同用剪子在金子上剪出來一般,後來為了避免對金飾造成損壞,考古專家還試圖進行仿造,當時進行了多次嘗試後還是無法實現,只能放棄。而太陽神鳥金飾不僅成為了中國極其重要的文化遺產,圖案也成為了我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與此同時金沙遺址出土的一千多根象牙也讓考古學家十分驚歎,因為象牙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十分稀有,這些象牙大多保存完好,只有一小部分變成了碎塊。當時有專家對這些象牙進行了稱重,足足有一噸。這些象牙其實是非常珍貴的文物,也可以提供大量的考古信息,考古專家對此感到愛不釋手。可是隨著考古工作的推進,專家們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大難題,就是象牙的保存問題。為了可以將這些象牙都完好的保存下來,當時專家們採用了一些方法對其進行保存,如果不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這些象牙很可能會受到風化的影響而變成粉末。後來有專家採用了一些化學處理方法,這樣看起來似乎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單單對一根象牙進行保護就要花費四萬多成本,而一千多根象牙所需要的成本可想而知。

更加重要的是,當時所採用的保護方法並無法保證可以對象牙進行長期保存,所以如果真的要花費巨資進行保護,不僅會給國家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存在巨大的風險。後來專家們只能忍痛將這些象牙重新掩埋在地下,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對象牙進行妥善的保存。


歷史課課代表


古蜀文化中,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是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兩者前後緊密的銜接著古蜀的文化。而且從金沙遺址中發掘的文物來看,金沙文明也是三星堆的文明繼承和發展。



金沙遺址的發掘

2001年開春,四川成都金沙村一支施工隊正在忙碌的工作著,當挖掘機將泥土挖出來之後,一部分人敏銳的察覺到泥土中帶有玉器、骨器和青銅器。

所有人都明白這是挖掘到了古墓,人們很快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相關部門。考古專家到達現場後大膽做出了預測,這又將會是一個“三星堆遺址”。

經過發掘清理,考古學家發現金沙遺址是商周時期的遺址,佔地面積約為5平方公里。整個區域內不僅有宮殿、居民區、祭祀場所等遺蹟,而且還有大量價值連城的文物。



金沙遺址中共計出土了上千件文物,其中金器30多件,玉器和銅器各400多件,另外還有石器170多件。在眾多的文物中有一樣東西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整體重量為20克,厚度僅為為0.02釐米,外徑為12.5釐米,內徑為5.29釐米。金飾圖案分為內外兩部分,裡面形似太陽放出12道光芒,外部有4只神鳥逆時針飛行。

12道光芒象徵一年12個月,4只神鳥象徵著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這也意味著古蜀人清晰明確的瞭解了四季輪迴、年年月月的週而復始。2005年,太陽神鳥圖案被定為了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成功為中華文化遺產代言。


▲太陽神鳥金飾▲

在金沙遺址耀眼的太陽神鳥之外,最讓人驚奇的就是其中的象牙了。

眾所周知,中國的考古發掘史上,發掘出象牙的情況並不多見,但在金沙遺址中卻出土了大量的象牙和象牙製品。

當時出土的象牙為1000多根,這些象牙密密麻麻擺放在坑內,其中最長的一根達到了1.85米。除了完整的象牙外,還有40多件成段或者成片的象牙製品,總重量達到一噸多。

一次性出土了上千根象牙,考古人員在震驚之餘,最先考慮到的就是保存問題。



象牙雖然和人類的牙齒結構相同,最外層都是一層牙釉質[琺琅質],硬度僅次於金剛石。但它們在潮溼的土壤中埋藏了三千年左右,質地已經發生了改變,變得異常脆弱。如果一不小心風化,很有可能變成一堆粉末。

為了保持象牙的水分,防止考古悲劇的再次發生,專家們先用溼毛巾包裹好出土的象牙,然後再用保鮮膜鎖住水分,最後用石膏進行固定送回了研究所。



經過研究所的化學處理,終於製作了一個樣品放在了博物館進行展覽。但製作這樣一個樣品的費用達到了4萬元,上千根象牙如果想要完整保存,那花費的資金可想而知。

最終,為了更好的保存這些象牙,除去做成樣品的幾個象牙外,大部分象牙被重新掩埋,回到了原生的環境之中。

金沙遺址也因此震驚世界,成為了2001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金沙遺址


我是越關


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在四川因為施工而出土了一個古墓,在這個古墓的周圍的泥土之中發現了很多的象牙和玉器的碎片,這邊引起了當時的轟動,專家們都認為在這個古墓的周圍一定有著什麼不簡單的遺址。這個古墓也被列為了十大考古之一。

金沙遺址

這是一處商周時期的古遺址,當時佔地五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宮殿,大量的古代的古蹟,這個地方挖掘還不到十分之一的時候便挖掘出了一千多件古代的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是價值連城,對於古代的文物,國家自然是加以保護。其中有一件物品太陽神鳥金飾應屬於此次文物之中價值最高的一件,該物件十分的輕薄,在裝飾中間是放射光芒的太陽,在四周圍繞著四隻神鳥,耀眼無比。

當然除了這些的文物,還有著一千多根完整的象牙,可惜這些象牙早已經是殘缺不齊,無法復原,但是其中最長的一根象牙超過了1.85米,這些象牙經過了兩千年之久卻依然沒有腐爛可謂是奇蹟中的奇蹟。可是文物最頭疼的一個問題便如何完好的保存下去


象牙出土之時便有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象牙一旦出土便會被風化,難以保存下來,專家對於一根象牙的保護就需要花費十萬元人名幣左右,而一千多根象牙則需要花費太多的錢財,可是專家們發現象牙埋在土中卻可以保存完好,於是這一千多根象牙便被埋在土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