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中,諸葛亮有句“不求聞達於諸侯”他是真的不想出仕嗎?

楂楂紅


諸葛亮的理想不是做官出仕,而是為了拯救天下黎民百姓、為了興復漢室!

大家可能會覺得,他不出仕怎樣做事?他既然出仕了,為何又說“不求聞達於諸侯”?

我們逐一分析!

第一,我們要看到時代背景!

古代中國,士人是通過出仕做官,為國家和社會服務的,以此實現自身價值,幫助國家和社會實現發展和繁榮!所以,出仕做官是方式、是必經途徑!

但是,這種選擇是若干種選擇之一!

大家知道,中國曆代以來有許多隱士嘛。人家就是做出了別的選擇。所以,選擇不是唯一的。

第二,做官是為什麼?

毫無疑問,做官不是目的,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們,藉以實現人生理想的途徑,是國家使用人才的重要方式!一句話,仕途、官場,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和前途。不是為了享福、作威作福、頤指氣使!

第三,“隆中對”!

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是為什麼?是為了劉備一個人的成功嗎?不是!“隆中對”中,說的很清楚了!為了“天下和百姓、興復漢室”!劉備也不是想的個人,而是天下和國家、老百姓!

正因為這樣,人家諸葛亮才同意出山輔佐劉備,拯救黎民百姓、恢復大漢的秩序、和天下太平!讓人民安居樂業!

諸葛亮的出山不是為了當官,是為了理想和責任、為了天下太平、為了人民安居樂業!


聿劍培訓師


《出師表》中,諸葛亮有句“不求聞達於諸侯”他是真的不想出仕嗎?


這一句話得放到整個段落中來理解。

諸葛亮在進行了大段的勸誡,並且對國內事務作出了人員安排之後,開始了對自己跟隨劉備至今進行回憶,其目的是為了解釋為何要出師北伐。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我當年不過是個苟活於亂世的泥巴腿子,是先帝不嫌棄我,屈身三顧茅廬,問我天下之事,讓我甚為感激並追隨。後來在生死關頭,獨當一面,算下來二十一年了。

所以他“躬耕於南陽”是自願的嗎?很明顯不是。話說得漂亮而已,劉皇叔給足了他面子,再三延請,讓他確定自己在劉備集團能夠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他自然就出山了。

他沒有想法,就不會出山,劉備不給他充分權力,他也不會出山。皇叔用三顧茅廬的行動證明了對他的看重,他就出山了。這說明諸葛亮實質上並非一個隱士,他只是臥龍於隆中,躬身待伯樂。

那他為什麼開始不出仕呢?按他的家族、姻親各種關係,謀個一官半職何其容易?為何寧可“躬耕於南陽”?他這麼大的名氣,那些軍閥集團就沒有一個對他有興趣?

很顯然並非如此,而是那些人能給他的都不是他要的。

諸葛亮的夢想遠遠超過了普通人的想法,正所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他要的是一統天下。雖然到最後也沒有完成,但是孔明從始至終沒有改變過他的夢想。他從來就沒有出來當個官,混個好待遇、好名聲的想法,他要的是有血統、有名聲、有野心、有素質、肯放權的領導人,成為他抒發天下之志的跳板,而劉備全都合格。至於最後是誰坐上了天子的位置,孔明倒是沒有那種僭越之心。

他受的教育,走到頂,就是為漢室一統六合,成為標榜青史的名臣。這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最高追求。雖然天下沒有歸漢,但諸葛亮是接近了自己人臣目標的。

這是一種價值觀。學有所用,學有大用,為天子用,為天下用,就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最高追求。

那天下有沒有不想出仕的人呢?

當然有,只不過整個東漢是在劉秀政教合一的綱領下延續,這個教,是儒教。東漢皇帝本身就是大儒,為天下文人從頭至尾灌輸的就是儒家之家天下的思想。佛教於東漢傳入中原,道教於東漢成型,這兩家思想無形中對經學的沒落起了作用。思想不統一,天下就亂了。而佛、道兩家也是講究消極避世的根源。

隱士隱逸,也是從東漢末年開始,魏晉南北朝開始風行,這和政治動盪有關,也和思想動盪有關。要不然玄學如何能夠興起?

而諸葛亮是在東漢末年沒有被其他思潮干擾的一個正宗儒家知識分子。他的言行都是符合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形象,他的目標就是一個大儒的最好歸宿——匡扶漢室,平定天下。

在那個亂世,隱士思想還沒有普遍形成。文人士子大都以“為國所用、為君所用、為人所用”為正確的、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說實話,我們最愛看《三國演義》中那些老一輩的英雄事蹟,當老英雄一個個隕落,這個世界的價值觀就徹底崩塌。人心散了,沒有誰再談仁義,整個中華大地陷入了幾百年的亂世。雖然是亂世,可是再無英雄豪傑。小說裡到了五丈原諸葛亮的燈一黑,後面也就草草了事,可能連羅貫中都覺得沒意思了。

進入魏晉南北朝,不出仕的思想才逐漸成為高級文人的主流。

其後才有陶淵明的放棄仕途,成就隱士之宗。再其後才有陶弘景的“山中宰相”,堅決不出仕。梁武帝問他山中有什麼好,死活不去當宰相。陶弘景回了一首著名的詩: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這才是真正的隱士心態,隱士的價值觀。陶弘景學道修佛,從一開始就覺沒想過當官。陶淵明是當了一會官,覺得實在是黑暗,無法展現自身才學和抱負,憤而歸隱,最終愛上了歸隱。而諸葛亮比陶淵明幸運,遇到了適合自己的平臺,然後通過三顧茅廬確定了自己的地位,立刻就出山了,並且真正施展了自己的本事,實現了自己的人生抱負。

諸葛亮、陶淵明的價值觀是一樣的,他們和陶弘景不一樣。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價值觀,像陶弘景這種認為自由自在才是自己的人生價值,而諸葛亮、陶淵明都是認同匡扶天子、為百姓做事才是自己的人生價值。只不過陶淵明的運氣比諸葛亮差,所以孔明成為一代名相,而五柳先生以詩文傳揚後世。

出仕和歸隱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價值觀。沒有好壞,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而這種選擇是東漢末年經學沒落之後思想的分化,政權動亂造就的。

諸葛亮選擇了出仕,他的早期蟄伏,是為了等待時機,而絕不是甘心隱居。

但是說到“不求聞達於諸侯”,也沒毛病。就算他三分天下,到了後來魏吳政權都只認諸葛亮,不認劉禪,他同樣不在乎是否“聞達於諸侯”。他的一生就是為了做他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至於是否聞達,在他眼中,真的不過是浮名罷了。

他寫《出師表》的時候,心中的目標和在隆中“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是沒有任何變化的。

這麼寫,只是為了用先帝的特殊禮遇和知遇來淺白解釋自己的北伐動機。


梧桐樹邊羽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出師表中,諸葛亮說“不求聞達於諸侯”,我覺得並不是表示他不願意出世,如果不願意出世,那就沒有必要自比管仲,樂毅也沒有必要廣交文人墨客,直接就隱居當個農民就好了。

如果“求聞達於諸侯”的話,又和“三顧茅廬”的故事前後矛盾,你既然都想出世,為什麼還要拿著架子。別人都是主動投奔明主,偏偏你諸葛亮多長了個腦袋,非要人去請幾次才出來?那樣的話無疑會引起劉禪的不滿。

所以我覺得“不求聞達於諸侯”的引申含義主要是諸葛亮想讓劉禪明白,江山姓劉又不姓諸葛,我是個外姓人,我之所以能幫你,是你爹非得讓我出山,我對他匡扶漢室的精神感到敬佩,我這麼鞠躬盡瘁的幫你,你別自己心裡沒有數,拿我跟你說的話當耳旁風。你要是以後還是親小人,遠賢臣,那我也沒辦法了,你就自己看著辦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易生君子


這個問題非常好,我粗淺回答一二,請大方之家指教!

諸葛亮的故事廣被後人傳頌,無論史書還是文學作品,都不惜濃墨重筆來記述他。

三國志如此評價他:“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應該說的是中肯的評價。

而三國演義以及後代傳說把他推向了頂峰,成為傳統文化、民族精神、民間智慧的代表人物。

歷史上,三國時期的政治環境十分複雜,社會動盪,群雄逐鹿,兵馬刀戈,豈是誰能偏安一隅,獨享山林?

地理上,南陽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的交匯點,一些有才有識之士雲集,坐觀大勢,以待時機。

人際關係上,諸葛亮常與崔州平、石廣元、徐元直等好友一起縱論天下大事。這些人都是精英,互相舉薦,他們秀才不出門,便可知曉天下。

事實上,諸葛亮雖身居茅廬,但是作為名士,他集儒、法、道諸家學問於一身,又研習軍事、政治、兵法,名聲在外,豈是想寂寞一生、閒雲野鶴?

劉備三顧茅廬,禮賢下士,給足了諸葛亮出仕的理由,而且此時,他年方27歲,青春年華,血氣方剛,大號才華,正是一展宏圖的好年紀。

因此上,大好年華的他沒有經歷仕途的失意,也沒有經歷命運坎坷,一個文武韜略的人才,就此苟活,不求聞達,應該只是謙詞。

但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息。一個再有才幹的人也要等待時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有所建樹,群雄徵兵,刀光四起,亂世出英雄的時候、沒有走出茅廬的諸葛亮在等待一個人,也可以說在等一個機會。此時的他,的的確確是布衣之身,確實是躬耕於南陽,求與不求都是相對的,因為有的時候,機遇求是求不來的,機遇只給有準備的人,而他已經準備好了。

縱觀諸葛亮一生,謹慎篤行,事必躬親,頭腦清醒,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雖然經常以鄉野村夫自嘲、但也絕非避世之人。而且,自謙是儒家傳統中庸文化的一種智慧,也是他謙遜的人格寫照。

綜上所述,通過歷史、地理、時事、心裡諸多方面分析,諸葛先生確實應是謙詞。


維摩居主人


諸葛亮出師表說不求聞達於諸侯,當然不是不想出仕。古語云,修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諸葛亮雖然躬耕南陽,卻好做梁父吟,自比管仲,志存高遠,豈是不願意入仕?只是苦於找不到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平臺罷了。曹操雖為雄主,但是手下謀臣如雲,曹操本尊也是軍事政治大師,諸葛亮投奔曹操也能出人頭地,但這種錦上添花跟自己的理想相去甚遠。曹操這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諸葛亮不去投奔,更不會投奔孫權了,東吳周瑜張昭魯肅也非易與之輩。劉表自保之流,劉璋張魯都是廢物,更不值一提。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只能繼續靜觀其變等待時機。事實上,也只有當時的劉備真正渴求大才,因為劉備手底下的謀士都是三流角色,就好像秦孝公渴求商鞅一樣,普通的人才是不夠看的,因為當時曹操統一北方,實力強大,留給劉備的時間窗口已經很小了,所以劉備對能扭轉乾坤的人才是萬分迫切的。只有這個時候,諸葛亮才能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籌碼,實現自己的理想。

諸葛亮出師表說的不求聞達於諸侯,更多的是表達對劉備知遇之恩的感激,感謝劉備給予施展胸中抱負的平臺。


博士祭酒張大帥


開個玩笑,子牙大伯八十歲釣魚,擺了個願者上鉤的亮相,玩誰呢? 於是就有了“不求聞達於諸侯”這個魚餌,孔明侄子在這點上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於是被“青梅煮酒”談論過的那條魚,就是想躍龍門的劉備劉玄德一口吞了下去,感覺味道剛剛好。

不過作為丞相形象的諸葛亮,他的光輝事蹟在華夏可謂家喻戶曉有口皆碑,沒有人不翹大拇指的。《出師表》是在劉備死後,諸葛亮準備北伐的時候,寫給後主劉禪的思想彙報。他當時說“不求聞達於諸侯”這句話,已經不是出仕不出仕的問題了,只是表明態度而已。我這麼大費周章地集合錢糧物力去北伐,完全是為了蜀漢王朝,完全是為了陛下您,完全沒有什麼私心雜念,您一定要理解,不用防著我,我對不起誰也不能對不起您爹啊!可忠心且智慧的諸葛亮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死後會被後主劉禪抄家,據說因為一貧如洗家徒四壁,沒有留下足夠的軟妹幣供劉禪揮霍,這紈絝竟氣得要翻桌子!

諸葛亮的壓力太大了,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卻因為實在無力殺鬼子,才50歲出頭就鬱鬱而終,真是長使英雄淚滿襟啊!


手心我心bxl版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這話是典型的裝孫子的話,不可信呢。

  三國時期,諸葛亮被劉備封為武鄉侯,輔助後主劉禪,為了復興蜀室,諸葛亮多次出兵伐魏。在出徵前他給後主寫《出師表》說自己是南陽一平民,不求聞達,是先帝三顧茅廬請出山的,自己深受感動,所以為了蜀室願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一家,長兄諸葛恪任東吳大將軍,老二諸葛亮做蜀漢丞相,老三諸葛均也在蜀漢任職,同族的諸葛誕在曹魏鎮守在兩淮。

  一家子沒一個等閒之輩,他諸葛亮才最高、德最厚、名聲最廣,他甘願苟全性命於亂世,甘願湊合活一輩子得了?

  諸葛隱居隆中,是為了出,不是甘心隱居,只是暫時躲避戰禍,置身事外看待天下紛爭,從中選擇自己可以追隨的勢力。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

  人的一生, 究竟在追求什麼? 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一千個人可能會有一千個不同的回答。 但我們應該知道成功有很多種定義, 有些人終生都在追逐名利, 他們生活得很快樂, 有些人畢生都在燈紅酒綠, 他們生活得也很幸福; 還有更多的人在平淡充實, 日復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度過平凡的一生,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或許, 真正的成功只有一個, 就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 去度過人生。

  因人而異。因為有各種各樣追求的人,才有這多姿多彩的世界。

  如果你是前期的諸葛亮,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那麼,這麼說也是可以的,如陶淵明般清清靜靜,平平淡淡小隱隱於野。因為平凡所以安於平凡。

  如果你是後期的諸葛亮,受任於敗兵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那麼,你就必須有所作為,超越自己,殺伐決斷,創造人生翻盤的奇蹟,成為平凡中的不平凡。

  鶴立雞群,而不是碌碌無為,行屍走肉。

  吾心有猛虎,而細嗅薔薇。

當然,最後,命運歸於何種,選擇權只在你手上。

對文化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下關注。:)

  


大漠還魂草


本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這樣的,第一層的意思當然是自謙的套話,更深一層的意思就是諸葛亮不是不想出仕,而是要擇機擇人才能出仕。

諸葛亮恰逢亂世,雖有才學,卻十分的孤傲,自比管仲、樂毅,若是他能早點主動去投奔曹操、劉備、孫權中的任意一位,就肯定沒其他兩位什麼事了。諸葛亮一方面四面遊走,結交名士,顯露才學,一方面又隱居山林,傲嬌的躺在家裡,等待各路梟雄登門拜訪。這反映了諸葛亮是想建功立業的,但他不是為了成就地方霸主的江山社稷偉業,而是為了了卻自己的鴻鵠之志。他與要效忠的對象不是簡單君臣關係,另有一層利益交叉的合作關係。所以諸葛亮出仕就不能隨隨便便的找個一方豪強,對方一定要容得下他的傲嬌,而且要有他可以施展才華的平臺和資本,他才會出山,否則就無法達成他的初衷,那他情願做一輩子山中隱士。

劉備找到諸葛亮時,曹操已經一統北方,孫權在東吳也已歷經三代,而劉備卻還寄人籬下,身邊也沒多少人馬,他的條件對諸葛亮來說不是最中意的,所以一開始諸葛亮是真心不想出山幫劉備,後面是有感於劉備的真誠才決心輔佐他。正如水鏡先生所說“劉備雖得臥龍,但不得其時”。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不求聞達於諸侯”這絕話絕不是表明自己不想出仕,更不是不該出仕,而是對先主劉備“三顧茅廬”的感激,進而向後主劉禪表忠心,自己一定會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從而忠心輔助漢室,即能完成先主劉備的囑託,也能成全自己的人生理想。


足下三尺


不求聞達於諸侯者劉表、劉璋二袁等碌碌之輩。雖割疆裂土,胸無大志,圖懷盛名,無能大才廣廓天下英雄擇賢能以用之。內不能撫民治政,外不能結交義師以盟諸候而衛天子。維苟營諸郡守土寧志而待收編耳。群雄並起真主不出。諸葛臥龍蜇隱以待明主而。曹操勢雄北方將如雲,謀如列柏,有兼併天下席捲宇內之概。往投之必不重用,將負亮平生所學,不能為也!孫權羽翼己豐,即弱於曹強於表卻非正主。乏道義之幟操揮師擊之,勢不能守剪滅依如二袁,佐之幾不能保並非良主。況公瑾任軍事,魯肅亮兄等智謀之人用文章。泯然其間無出頭之日,不若守時待命。天恰成之於三顧之機。備具正統之明,倡興漢之幟,力寡而義勝,將微而精絕,謀少而渴求,勢孤而可乘,屢挫而振,雖敗不墮。然投之必見輕,往謁無見其誠,難就重位以失信於天下。故三煩其訪以自重,隆賢名而播四海,借劉而起勢,依才名而待沽,自鱟功名耳!隆中對答,魚水之歡各得其所,三分謀以定,待風而揚帆。曹之南征固劉備災卻,亦其乘勢而起之契機。一切盡在諸葛計中,步步驚心,而成三分形勢。孔明大才不讓伊湯,生不逢時終隅一方。乃天意非人力所及。惜唯苦天下黎庶七十餘載,抒士志而裂山河,成己名而爭天下,諸君罪也!


用戶渤海潮生


不求聞達於諸侯,是在《出師表》中對劉禪說的,當然是客氣話。自比管仲、樂毅,其實非常狂妄,管仲幫助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樂毅幫助燕昭王幾乎打垮齊國,建立蓋世功業。另外,管仲與樂毅,一文一武,諸葛亮暗示自己也能文能武,可以出將,也可以入相。執掌蜀漢政權後,一方面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又親自提兵伐魏。

除了自比管仲、樂毅,還有幾個方面都能看出諸葛亮高臥隆中的志向:

一是抱膝長嘯、好為“梁甫吟”。“梁甫吟”是一首慷慨的曲子,演唱者一般胸懷大志、心繫蒼生。抱膝長嘯是名士們的標誌動作,凸顯自己卓爾不凡的氣質,估計也是自己表達情感的做法。

二是自視甚高。古人讀書就為做官,這並不丟人。與諸葛亮一起讀書的徐庶、崔州平、石韜等人,都認為諸葛亮有才。諸葛亮經常對他們說:“你們做官,將來可以做到刺史郡守這個級別。”他們問諸葛亮能做多大官,諸葛亮笑而不答。

三是讀書學習的習慣。諸葛亮讀書“觀其大略”,從不死讀書、尋章摘句,不是做學問的料,這是戰略家、政治家才有的習慣。

諸葛亮的結交,都是荊州俊傑。他兩個姐姐分別嫁給了蒯氏家族的蒯祺、龐氏家族的龐山民(龐德公之子),自己娶了黃承彥之女,劉表是他二姐夫、蔡瑁是他舅舅。他跟荊州四大家族、劉表家族都成了親戚。在這樣一個圈子裡,想要做官很容易,崔州平、徐庶、孟公威等人都能做官。

即便如此,劉表等人沒拿諸葛亮當回事,史載“時人莫之許也”,諸葛亮應該是很失望的。

諸葛亮期望像管仲、樂毅那樣,也是擇主標準,齊桓公、燕昭王都給了他們充分的權力和空間,君臣和睦,諸葛亮所等待的,就是那樣的主公。他選擇弱小的劉備,是眼光、更是志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