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的 感 悟

家 的 感 悟


宅家鬥疫情。毅歌對“家”又生出了許多感悟。

貧困時,家是一個窩。哪怕四壁皆空,但只要這個窩,就可以擋住風寒;

戰亂中,家是一幅籮筐,一根扁擔。烽火硝煙,顛沛流離,一家人扶老攜幼,相依為命;

太平時,家是一座博物館,又是一個加油站。家裡的一本書、一封信、一幀照片,都可以引出一段屬於你們家的故事,流傳天南與地北;孤獨時,家是黑夜裡的北斗,是沙漠中的綠洲;

富裕時,家是一帖清醒劑。時時提醒你,切不可“富貴思淫慾”;

災難時,家是安全的宿營地,是溫暖的港灣;

歸西時,家是駛向彼岸的此岸,是通往來世的港灣。

家 的 感 悟


家,是什麼?千萬個人有千萬個說法。有的說,家是一種文化;有的說,家是一段時光;有的說,家是一種情懷。還有人說,……
家,是什麼,又不是什麼。擁有它時,它平凡如柴米油鹽醬醋茶;失去它時,掏心掏肝也找不回。

而毅歌則以為,家其實就是一雙合腳的鞋子。只有當你穿上了鞋子,才能路在腳下,平步於天涯。

家是一雙鞋子。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腳才知道;家庭生活和不和睦,也只有家裡的人才能明白。

生活中,沒有誰會樂意自己沒有一個溫馨的家,讓自己在慢慢地人生路上,猶如一個無家可歸的漂泊者。就像沒有誰肯放棄暖和的鞋子,而赤腳走路,是一個道理。

無論你是漫步在平坦順利的人生旅途上,還是行走於佈滿荊棘的崎嶇山路上,家總是像鞋子般的仔細呵護著你匆匆旅行的腳步,並使你不至於疲憊時,找不到一個可以休息的落腳地。

家 的 感 悟


有的家,外表看似令人羨慕不已,像一雙擦得鋥亮的皮鞋,而鞋裡面恰恰是有著夾腳之痛的難言之隱。有的家,看似寒酸,家裡沒有幾件像樣的傢俱和電器,但猶如一雙樸素的千層底布鞋,穿起來卻十分舒適,讓人走起路來,實在、穩重。有些家庭則像經常出現在我們身邊的那種笨重、厚實,甚至無需打油的勞保布鞋一樣,這樣的鞋,雖說有些沉,走起路來也顯得吃力,卻相當的保暖耐穿。你若擁有這樣一雙鞋,這個家就沒有爬不過的山,翻不過坎。

家是一雙鞋,而愛心則是鞋子的鞋帶,如果沒有這根維繫家庭的鞋帶,家這雙鞋,難免就會在半路上脫落。在每一個家庭中,都有一定的分工,或男主外,女主內;或女主外,男主內,這就好像鞋分左右一樣,若是把左腳的鞋子穿著右腳上,即使堅持維持下去,也必然會使得家庭關係不和。

家 的 感 悟


鞋子都是成雙成對的,一隻鞋子是難以撐起一個家的,只有兩隻鞋子在一起時,才能開始一各家的迢迢旅途。人常說,再高的山,都高過人的一雙鞋。

因為沒有了家的支撐,你根本就不可能全身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更不會達到事業及人生的頂峰。

家是一雙鞋。夫妻倆就是鞋底和鞋幫,丈夫是鞋底、妻子是鞋幫,缺了誰都成不了鞋。面對大的疫情,沒有了古語的“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臨各自飛。”而我看到的是,從來不買菜的丈夫,成了家庭“快遞小哥”;從來不進廚房的妻子,也快成了“小廚神”;女兒半夜涼臺敲破臉盆示警,為的是爭取父親的一張病床;女婿雨中徒步兩小時,給生病的岳父送藥,這一個個感人的瞬間,承載著家的溫暖,家的快樂,家的幸福!

家 的 感 悟

家 的 感 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