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兒有女,70歲老人住進養老院,老人:生活很滋潤

文|小安

老姨有兒有女,按理說可以跟著兒女享清福,可老姨老兩口卻在70歲時選擇住進了養老院。前幾天去養老院探望老姨,看到老姨老兩口正在下棋,倆人一邊品茶,一邊下棋聊天,看來老兩口日子過得不錯呢。

給老姨聊了一會閒話,臨走時老姨說,在這裡過日子比在兒女身邊還要滋潤呢,可惜我那好姐妹老劉不聽勸,還和兒女攪和在一起。這話乍一聽像是賭氣,但細思量一下還真是那麼回事。

​就說老姨和她的好姐妹劉姨吧,倆人是朋友也是同事,都是有兒有女的,但晚年的生活質量卻太不一樣了。

1

老姨在剛退休時就給兒女表了態,自己老了不用兒女管,所以自己的退休金要自己留著,兒女結婚時,老姨每個孩子分了一套房,剩下的就交給孩子們自己置辦。

老兩口還剩下一套小房子自己住著,前幾年兒女的孩子都小,老姨就讓他們把孫子送過來幫忙帶著,但是老姨堅持不去兒女家住。隨著幾個孫輩逐漸長大,老姨老兩口也沒有什麼心事了,就把小房子賣了,再加上這些年攢的退休金,拿著100萬,老兩口去了養老院。

有兒有女,70歲老人住進養老院,老人:生活很滋潤

就像老姨說的,在這裡日子過得確實不錯,每天和老伴一起去餐廳吃飯,然後上午散散步、打打太極,偶爾還會和其他老夥伴一起打打牌、拉拉呱;下午就喝喝茶、下下棋;老姨平時愛唱歌,每天晚上在廣場會唱上幾首。每個週末兒女會帶著孩子們過來看望,所以老姨老兩口日子過得並不寂寞。

2

可老姨的朋友劉阿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劉阿姨兒女結婚時,不僅都給置辦了婚房,而且連裝修費用也是他們老兩口掏的腰包。所以等著兒女結婚了事後,劉阿姨的家底基本也被掏光了。就連當年單位分的小房子,也賣了給娃置辦傢俱。所以當兒女結了婚,劉阿姨老兩口就搬到了兒子家住,剛開始一家人相處的還算不錯,可日子久了家裡的矛盾也多了,一家人也變得冷淡了不少。

後來劉阿姨只得搬去女兒家,兒子一家人也很少來探望,劉阿姨一見人就後悔,說自己養了個白眼狼。來到女兒家,矛盾少了,但是工作卻更多了。因為女兒女婿自己開飯店,所以從早晨睜開眼一直到半夜,都是老兩口照料倆孩子。

有兒有女,70歲老人住進養老院,老人:生活很滋潤

熬得久了,老兩口的身體開始出現了問題,但是手頭上的錢都補貼了兒子女兒,想去看病還能給孩子們張嘴要錢,所以劉阿姨的日子過得既辛苦又憋屈。

都說“養兒防老”,可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兒女恨不得父母可以多幫襯以下,更別說能為老人出錢出力了。所以父母一定要搞清楚養娃的初衷,就像老姨一樣,孩子養大了,也撒手了,自己照樣有自己的生活;而劉阿姨忙活了一輩子,伺候完了兒女,又開始伺候孫輩,一輩子都給了兒女, 但日子過得卻並不開心。

3

《奇葩說》有一期節目專門討論了“父母提出住養老院該支持嗎”的話題,這一期節目可謂是淚點滿滿,不支持父母住養老院,相信這是大多數人的看法,父母為了養育我們長大,勞累了一輩子,到了晚年應該享受兒女的照顧,於情於理,都是兒女的義務。

支持父母住養老院的一方,本著尊重父母意願的原則,很多老年人上了歲數後的確不願意待在兒女身邊,一方面不想麻煩兒女,另一方面,他們和自己老年圈的朋友們待在一起會更加自在。但其實,很多父母嘴上說想去養老院,內心是不想去的,也許,他們說出這句話,只是一種試探,試探兒女是否重視他們。

有兒有女,70歲老人住進養老院,老人:生活很滋潤

撇開父母或兒女的意願,說說養老院,其實並不是所有養老院都是美好和諧的。現實一點講,真正環境好、服務好的養老院,價格也不菲,一般的養老院,真不敢保證沒有虐待老人的事件發生。所以呢,老人進什麼樣的養老院,進養老院會面臨什麼樣的生活,這背後都需要一定的經濟條件作為基礎,經濟獨立,家底殷實的老人,即使不靠兒女,也能在晚年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個人都會變老,身為父母的我們,孩子雖然還小,但未來我們終究也要面臨著自己的養老問題,留在孩子身邊還是去養老院,這是一個選擇題,想讓它變得不那麼難選,也許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努力了,努力讓自己擁有健康的體魄,同時也具備有趣的靈魂,那麼即使老了,我們也會擁有選擇自己生活的能力和勇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