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收入,房租2k,疫情下被掏空的廣州人"

我們分析了疫情演變數據,目前來看,全國除湖北以外其他地區,2月底新增病例基本‘清零’。”

——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

▲張伯禮接受人民日報的新媒體專訪


雖然這個“清零”並不是絕對的,但當小微聽到官方的這句話,無疑還是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總算,能盼到頭了。

回頭看看,從發現到爆發再到平緩,這一切不過才短短三月多,但我們卻感覺過了數年之久。

這三個月裡,我們憤怒過,無奈過,抓狂過,也感動過。

但好在,最嚴峻的時刻,我們全都熬過去了。

2020年,終究是我們所有人最特殊的一個年份,

尤其是對於那些疫情期間,還一直留在廣州城中村生活的廣漂一族,他們的感受會與市中心的人大不相同。

之於他們而言,整個2月份乃至3月初,他們的世界僅有30㎡那麼大。在這期間他們發生了什麼,疫情帶給他們的生活多大的鉅變。

相信你和小微一樣很好奇。


01.疫情下的廣州城中村回憶

一、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夢想,

是外賣小哥和我的鄰居”

城中村不比小區,這裡處處皆是握手樓窄巷,自然就會遇到一件棘手又尷尬的事情:

沒信號。怎麼打電話,對方都是回應不在服務區內。


“38號401的外賣!”疫情期間的外賣小哥每天都得吃上好幾顆潤喉糖,才能拔高音量,將信息傳到某個還在賴床的耳朵裡。

“兄弟,你的外賣到了啊!”若是外賣小哥叫喚幾次都無人應答,那麼叫醒你的將會是與你僅有一臂之遙的鄰居。

敲窗,呼喊,大聲播放音樂。你會驚訝地發現,平時不善言辭的鄰居在此時居然可以有這麼多“鬼點子”叫你起床。


二、

“再給我一個月,

新東方廚師長我來當”

當然,點外賣這種行徑一般都只存在於低樓層。那些“高冷且不屑一顧”的高樓層,一般都會選擇豐衣足食,自給自足。

絕對不是因為懶得下樓拿外賣。

為了避免少出門,他們一般會一次性囤夠很多食材,將冰箱塞得滿滿當當。



每天三餐不同樣,是他們最後的底線。各種做菜APP、視頻佔據了他們的手機內存。

精緻有烤羊排牛排、煮紅酒,樸素亦有水果沙拉、雞蛋炒飯。

他們甚至覺得即使以後沒了工作,這一身廚藝傍身也可以開店創業。


▲小微朋友圈每日一更的美食PK大賽


三、

“正是應了那句:

一出門即是險惡江湖”

能不出門就不出門,並不完全是因為“乖乖聽話”,

更多的是因為出一次門真的太太太太太麻煩了。

條件好點便是護目鏡、兩層口罩、外加一件防風大衣,條件差點的直接一層口罩出門。


而不論你去哪裡,見面先以“槍”相待,去菜市場、去地鐵站、進大樓、進公司、回村,無一例外,沒有撤退可言。


在廣州,見面問候的第一句話不是“你吃了嗎?”,而是“你今天體溫多少?”。

即使在已然不擁擠的地鐵車廂裡,每個人都要像無間道里的間諜一般,保持相隔一米多的距離:對方一有打噴嚏的舉動,心中的警鈴便打響。



你以為回到家就完事了?不,脫掉防疫三件套後,還要對全身上下以及衣物噴上消毒液,方談作罷。

那一刻解放的享受神情,猶如噴的是GUCCI香水一般。


▲即使有空位的情況下,還是選擇站著


四、

“比三號線早高峰更可怕的是

疫情限流”

以前,從廈滘到體育西路,算上限流排隊、停車擁擠的時間,通勤時間大概在30分鐘以內。

如今,光是控量進站,就比從前多了10+分鐘的時間。明明距離地鐵入口60米,卻硬是走出九曲十八彎之感。



若不是在市中心上班的,通勤時間更是冗長枯燥。於是人們開始帶上各種“玩具”上車:任天堂遊戲機、Kindle、畫本、魔方。

總之,面對無聊,廣州人總能很聰明的化解掉。



五、

“常不見人影的房東終於出現了:

再晚一點,我怕是都忘了他的模樣”

總有人調侃:在廣州,你很難見到房東。除了在催你收房租的時候。

但在疫情期間,為了知道你的身體狀況、近期去過哪些地方,他們總是不厭其煩地跑到你面前,讓你登記申請各種二維碼。


▲小微房東每天都會在朋友圈督促大家辦證

當他們將出入證遞到你手上時,你彷彿看到了他們鬆了一口氣:不知道房東和其他村委會的人,這樣東奔西跑有多久了。

雖然有點矯情,但還是想說一句:謝謝。謝謝你們積極配合疫情的工作,讓我們能夠安心入住。



六、

“廣州有一種異地戀叫:

我住棠下村,他在鷺江村”

從前,在廣州有一種異地戀叫:你在花都,我在番禺。

如今事態變了,棠下和鷺江,僅相隔8個地鐵站,卻因為你一句懶得出門我一句還是不要添亂為好,導致距離變遠。

活生生過上了牛郎織女般的生活,這大抵就是疫情面前的“舍小愛成大愛”吧。


畢竟,就算見面也不能親親抱抱舉高高。



七、

“我終究還是做了自己的Tony老師”

對於女孩子,或許就沒有太多這方面的煩惱。但對於男生而言,要麼葬愛家族,要麼寸頭男孩。

買一把9.9元包郵的電推剪,自己推幾下,幾十蚊就省下來了。造型別致又獨特,完美。



八、

“益禾堂、一點點

被我硬生生排出喜茶的感覺”

疫情暫且平緩後,城中村的奶茶店終於開門了。然而,面對“北歐式”排隊模式,長達快1小時的等候時間。

總讓你產生一種錯覺:難道我是在排喜茶的隊嗎?

但等待的不快和煩躁,最後都會被那杯甜度恰到好處的珍珠奶茶一通澆下肚。


九、

“當夜深人靜的時候,

面對空蕩蕩的房間,開始有些難過。”

住在村裡最不好的一點,就是光線很差,如果不是手機裡的時鐘提醒著你:現在是白天,你真分不清晝夜。

自從隔離、很少出門後,你的世界都沉浸在夜晚,白天用來睡覺,夜晚和朋友開黑、劇本殺、狼殺人,甚至是鬥地主、下五子棋。



“不玩了不玩了,我媽媽催我睡覺了。”“不玩啦,明天還要早起去買菜呢。”看著戰友們一個個下線了,你也就放下了手機,望著眼前空蕩蕩的房間。

現在才凌晨1點,好早,該乾點什麼呢?早已顛倒晝夜的你,此時想睡覺是妄想。最後盯著天花板好久好久,眼淚突然掉了下來——

你突然發現,你好像有點想家了。



你想到當初從家裡跑出來,在廣州打拼快三年了,除了剛畢業那邊很想家以外,平時被工作和社交纏住的自己,絲毫不在意家人每一次打來忘回的電話。

而如今突發疫情,讓你徹底只能留在廣州獨自生活的時候,你卻反而沒有一絲愉快:不知道父母最近在幹嘛,爸爸的風溼有沒有好點。

想了很多,你最後還是決定咬咬牙強迫自己去睡覺,爭取明天早上醒來,給爸媽打個電話,哪怕只是打10分鐘也好。



十、

“交完房租,我只剩下幾百元。“

年底裸辭的你,原本打算來年好好的找一份適合自己又高薪的工作,沒想到這一切卻被疫情打破了。

起初以為只是普通的流感,跟隨著返鄉大潮歸了家。然而,當疫情爆發交通停運後,你第一個念頭是:

意味著1月到2月,我的房子都是處於空房狀態,但我還是要支付房租。


看到朋友圈刷了很多關於“霸氣房東免租”的訊息,你開始蠢蠢欲動。但是你並沒有那麼幸運,你的房東說他也要還房貸,大家都不容易。

你一邊說著“理解理解”,一邊掂量著銀行卡里扣除未來2個月的房租後,你居然只能剩下不到千元的備用金。



於是你開始下載招聘軟件,海投簡歷,希望有所收穫。而事實上,你喜歡的工作投了沒有人回應,不喜歡的卻邀請你面試。

你不知道該怎麼辦,難道要為了疫情而低頭,去做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工作嗎?你陷入了沉思……



02.廣州城中村,我等你!

隨著廣州疫情的漸漸平緩,城中村內的各種美食行業、服務行業也漸漸恢復了,似乎一切都在慢慢恢復正常。

想找的工作有眉目了,每天都會和父母嘮嘮嗑,復工了的慢慢習慣了限流卻不擁擠的生活,每天變著花樣給自己做好吃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恢復正常生活,指日可待。只是我們還需要再等等。


最後小微想在這裡,代表所有在廣州城中村打拼、追求夢想的人們,對城中村說幾句話:


一、

我等你!城中村的美食

疫情結束

我要烤生蠔炒米粉腸粉麻辣燙餃子

全部吃一遍!


二、

我等你!城中村的商販

疫情結束

不論你是賣衣服耳飾帽子包包襪子

我都要跟你砍價嘮嗑到天亮!



三、

我等你!城中村的公共娛樂場所

疫情結束

足球籃球羽毛球騎車兜風

哪怕是廣場舞

我都會去捧場!


我等你!廣州的城中村

我等你完全復甦的那一天

每一個廣漂都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與這個人情味極濃的城市再次朝夕相處

我相信 那一天 就在不久的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