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使用不當會燒苗,具體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正確應對?

在作物栽培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由於肥料施用不當,使得肥料成分(包含養分或其它成分及分解產物)對作物造成傷害,作物出現受害症狀的現象,我們把這種現象統稱為燒苗。肥料燒苗後,對作物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損害作物根系,進而影響根系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使得作物的幼根變褐枯死,進而影響植株地上部分葉片和嫩梢的生長。

如果燒苗比較嚴重,還會導致植株枯死,因此,在實際的作物栽培管理中,需要們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必須要注意的是,燒苗現象是施肥不當所引起的,而不僅僅是化學肥料會燒苗,有機肥也會引起作物燒苗現象的發生,特別是家畜尿製成的未腐熟的堆肥時最容易引起燒苗現象的發生。

肥料使用不當會燒苗,具體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正確應對?

圖1:給作物施肥

一、肥料燒苗的症狀

由於肥料燒苗發生後,許多農民朋友容易將其和病害、養分缺乏症狀、農藥藥害混淆,因此,需要正確的判斷和區分。在實際的作物栽培過程中,肥料燒苗按照發生部位和症狀可分為以下 4 大類型。

1、 脫水型燒苗

脫水型的肥料燒苗症狀是施肥數日後,地上部的葉片像被霜打過一樣出現萎蔫,並且逐漸乾枯的現象(圖2)。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速效性的水溶性肥料施用量過多,施肥位置過於靠近根部,施肥后土壤過分乾燥的情況下容易發生,嚴重時植株全體乾枯死亡。

脫水型的肥料燒苗症狀與土壤乾燥缺水以及耕地長期澆水導致土壤缺氧引起的根系生理機能低下的症狀非常相似,鑑別要點是數日前有無大量施肥,是耕地全體還是隻有部分植株出現脫水症狀。若數日前有過大量施肥的記錄,加上只是部分植株出現脫水症狀的話,大致上可以確定是肥料燒苗。

肥料使用不當會燒苗,具體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正確應對?

圖2:過剩施肥引起的葡萄脫水燒苗症狀

2、 燒葉型燒苗

燒葉型的肥料燒苗症狀是葉片從邊緣開始變成淡黃色,再逐漸變成白色或黃色。變色範圍侷限在葉緣,基本上不會擴張到整個葉面。變色了的葉片不會恢復原狀,隨著葉片的老化而最終乾枯落葉(圖:3)。燒葉型的肥料燒苗多發生在葉面施肥的肥料種類有誤或濃度過高的情況下,或大量施用了家畜糞尿的未腐熟堆肥作底肥的大棚栽培,覆膜栽培和溫室栽培裡。

燒葉型的肥料燒苗症狀與某些養分缺乏症狀相似,但肥料燒苗的燒葉症狀多發生在日照強的高溫季節裡,葉面施用了高濃度氮肥之後或施用了大量的未腐熟有機堆肥作基肥的情況下。該現象集中發生在幼苗和嫩葉上,出現後受害範圍擴展快,多擴展到整個栽培田塊。

肥料使用不當會燒苗,具體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正確應對?

圖3:氨氣中毒引起的黃瓜燒葉現象

3、燒根型燒苗

燒根型的肥料燒苗症狀是指施肥後作物根的一部分,特別是幼根變褐枯死的現象(圖4)。若不能及時進行適當的處理,受害症狀有可能擴展到整個根系,使得植株死亡。該症狀主要發生在速效性肥料的一次性施肥過多,施用了大量的未腐熟有機肥,施肥集中在小區域內直接與根接觸等施肥不當的情況下。

燒根型症狀多與地上部的脫水型肥料燒苗症狀同時出現。燒根型的肥料燒苗症狀可能會與某些除草劑引起的藥害混淆,可按照有無使用除草劑的記錄來判別。

肥料使用不當會燒苗,具體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正確應對?

圖4:過量施肥引起的葡萄燒根症狀

4、 發芽障害型燒苗

發芽障害型的肥料燒苗症狀是播種後的種子發芽率非常低,從種子萌發出的幼根脫水乾枯導致不能出芽或發出的幼芽異常畸形,無法伸展開葉等現象(圖5)。播種前施用了石灰氮(氰氧化鈣)的土壤,播種時摻拌了劣質過磷酸鈣和未腐熟有機肥料做種肥,或施用了過量的尿素為種肥,使種子與肥料直接接觸的情況下容易發生該症狀。

肥料使用不當會燒苗,具體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正確應對?

圖5:因種子與種肥直接接觸引起的玉米發芽障害


二、肥料燒苗的發生原因

引起作物肥料燒苗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種:

1. 土壤中肥料濃度大影響根的吸收功能

植物在正常的生長髮育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吸收水分和養分。根系對水分的吸收是依靠根細胞內外的溶液中的溶質濃度差產生的滲透壓來進行的。簡單地說植物的根細胞膜是一種半透膜,在正常的情況下根細胞內的離子和有機酸等的濃度高於根外土壤溶液,使得根細胞保持有較低的水勢,在根與土壤溶液之間產生了滲透壓。

土壤溶液中的水分受滲透壓的壓力通過細胞膜進入到根細胞裡,再被送到地上部供應給莖葉。但是,若一次性施肥過量,特別是水溶性高的肥料施用過多的話,土壤溶液中的肥料成分濃度會快速增高。如果土壤溶液中的溶質濃度超過了根細胞內的濃度,則會使土壤溶液的滲透壓高於根細胞的滲透壓,根細胞不但不能吸收到水分,細胞內的水分反而會流出到土壤裡(圖6)。其結果是不僅不能吸收水分來供給地上部的莖葉,根的生理機能還會受到損害,持續時間較長的話,根會脫水枯死。這是肥料燒苗的最主要的發生原因,其表現出的症狀是脫水型,部分的燒根型和發芽障害型。

肥料使用不當會燒苗,具體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正確應對?

圖6:土壤溶液和根細胞之間的滲透壓和水分移動的關係

2. 肥料產生的氨氣給葉片造成損害

在施用了硫酸銨、尿素等氮肥和家畜糞尿為主成分的有機肥料後,在高溫日照強的天氣條件下,這些肥料裡含有的氨或因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生成的氨會氣化揮發。在溫室大棚栽培、覆膜栽培中,由於生產環境比較密閉,通風換氣不良的情況下,從土壤揮發出的氨氣滯留在密閉空間裡,高濃度的氨氣從葉面的氣孔侵入到葉片中破壞葉綠素,使得葉片呈現出白化現象(圖2)。燒葉型的肥料燒苗大部分是由這個原因引起的。

另外,由於溫室大棚栽培和覆膜栽培等會導致土溫上升,從土壤蒸發的水分增多。水蒸氣受到覆蓋的塑料薄膜阻擋不能散發到大氣裡,而是附在塑料薄膜和葉片上形成冷凝水。這些冷凝水含有氨等有害物質,與葉片接觸後會破壞葉組織,形成白色或黃褐色的斑點(圖7)。

必須注意的是,冬季大棚栽培和溫室栽培出現的作物葉片上的黃褐色的斑點不一定是肥料中的氨氣造成的,加溫用的重油或天然氣等燃燒時發生的亞硫酸氣體也會造成同樣的現象,需要與肥料燒苗進行區別。

肥料使用不當會燒苗,具體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正確應對?

圖7:塑料薄膜大棚的冷凝水對小白菜葉面造成的斑點

3. 肥料中含有的有害成分或分解產物給作物造成的損害

石灰氮(氰氨化鈣)是一種氮肥,施用後加水分解生成的氰胺是強力的除草劑和殺蟲/殺菌劑。若使用不當的話,土壤中殘留的氰胺會殺死種子和幼苗,導致缺苗斷壟。尿素中含有的雙縮脲會阻害作物發芽和新葉展開,用於葉面噴施的話則會阻礙葉片伸展和誘發白化症狀(圖8)。過磷酸鈣含有強酸性的遊離酸,未腐熟的有機肥在分解腐熟時會產生大量的熱和有機酸等,若與根接觸了的話會引起根的脫水死亡。使用這些含有有害成分或分解產物的肥料作為基肥,播種時的種肥,移植時的根肥的話,就會成為燒根型,發芽障害型肥料燒苗的原因。

肥料使用不當會燒苗,具體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正確應對?

圖8:尿素的桑樹葉面散佈造成的雙縮脲燒葉現象

有些場合有可能是上述原因綜合引起的肥料燒苗症狀,需要分別判斷。

\u000f三、 肥料燒苗的預防應急措施

1、肥料燒苗的預防措施

肥料燒苗的預防措施很簡單,只要施肥時遵守以下事項就能有效防止出現肥料燒苗的現象。

  • 不過量施肥:特別要避免一次性地大量施用含氮量高,水溶性高的肥料。
  • 不施未腐熟的有機肥:絕對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料,特別是以家畜糞尿為主的未腐熟堆肥。
  • 注意施肥位置:特別是施用基肥和種肥時應避免肥料直接與種子或幼苗發生接觸。
  • 注意葉面噴施:
    葉面噴施時一定要嚴格按照規定濃度來配製溶液,嚴格遵守噴施注意事項。不使用雙縮脲超標的尿素進行葉面噴施。
  • 注意施肥與澆水結合:直接施用氯化銨和氯化鉀或含有多量氯化銨的複合肥後,必須適時適量進行灌溉,沖洗掉多餘的氯離子。
  • 注意通風換氣:溫室大棚栽培和覆膜栽培等需要適宜地進行換氣。特別是日照強,地溫高的時期要適當增加換氣次數。


2、肥料燒苗的應急措施

若發現了肥料燒苗症狀,需要儘快採取適宜的措施將受害降低到最小範圍內,以減輕損失。通常可以採用以下的應急措施。

  • 施肥後,發現地上部葉片出現脫水現象和發芽障害時,馬上進行灌水,降低土壤溶液中的肥料成分濃度。可能的話進行壟間翻耕,儘量將肥料分散到土壤中。
  • 在密閉的栽培設施內發現燒葉現象時,增加換氣次數。有可能的話進行中耕,以刨開表土將積累在土壤中的氨氣散發出去。
  • 控制了肥料燒苗症狀的蔓延後,可以使用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上噴施,幫助衰弱了的根修復水分養分吸收機能,促進作物恢復生長。
  • 出現嚴重的發芽障害和幼苗生育障害時,迅速將其放棄,再次進行播種或補植,或者轉換栽植其他農作物,以減少損失。
肥料使用不當會燒苗,具體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正確應對?

圖9:生長健康的黃瓜

在作物的實際栽培過程中,首先要通過合理的施肥措施,避免引起肥料燒苗現象的發生;其次,如果不慎已經引起肥料燒苗,也要根據引起燒苗的原因,尋求最佳的應急措施。通過預防和應急處理相結合,有效預防肥料燒苗或在燒苗後儘可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