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不離婚、離婚不離家,哪種更可怕?人到中年的你怎麼選

【1】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其中,離家不離婚是一種,離婚不離家又是另外一種。

昨天,我的專欄更新了一章有關“離婚不離家”的內容後,群裡幾位中年婦女們討論起這個問題——你是願意接受離家不離婚,還是離婚不離家?

這一題,乍一看就像“粑粑味的巧克力”和“巧克力味的粑粑”一樣,都是捏著鼻子比爛。可討論來討論去,卻越發感覺,這是關乎人們對“婚姻底線抉擇”的重要問題。

有人覺得,當婚姻出現問題時,拉開適當距離有助於修復:

俗話說,遠香近臭,就是因為生活在一起才會有這麼多的矛盾。有了矛盾怎麼解決,天天針尖對麥芒的,兩個人都上火,肯定都處理不好,還不如分開一段時間,彼此冷靜一下。

有人覺得,法律的認可是婚姻的底線:

離家不離婚,就算兩個人分居了,夫妻的合法身份還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財產沒分、債務沒分、婚姻裡除了沒感情,其他的都還是共同體。所以,遇到那些有小三的,寧願離家不離婚!憑什麼,他要再婚就是重婚犯罪!

有人覺得,一個完整的家庭結構,更有利於完成撫育後代的任務:

離婚不離家可能好一點吧,至少兩個人還在一起啊,更何況那些有了孩子的家庭,爸爸媽媽都在家裡,總比爸爸媽媽有一方總是不見人好吧。喪偶式育兒,多可悲啊。

有人覺得,比起絕望等待分離,離婚不離家的自主選擇權更大:

離婚就代表沒有義務,卸下擔子會輕鬆很多啊。不離家,肯定是有客觀原因的。沒錢就掙錢,對孩子不好就等孩子長大一點,總之,都會自由的。而離家不離婚,面對的結局,也只有離婚啊。

有人問我,你怎麼看呢?

我覺得,離婚不離家、離家不離婚,都是婚姻的不健康狀態。婚姻最健康的樣子,應該是不離婚、在一起、不離不棄過日子,而當婚姻走到一條狹窄逼仄的道路上時,100對夫婦有100種應對的方式,關鍵是要看,他們對於當下的處境,採取了怎樣的心態和方式,去接受、順應或者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