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宋祖,誰是歷史上最能打仗的皇帝?

  開國皇帝,大都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劉邦被韓信評為“不善將兵”,尚能正面打敗“漢初三大名將”之一的英布,除司馬炎、楊堅、趙構等依靠政治運作或天時取得皇位的特例,以及兒子特別能打的李淵外,其餘各朝各代的開國之君都的首要任務都是打天下,在軍事鬥爭中擊敗強敵,並且具備傑出的政治才能,才有機會取天下、治天下。

  例如唐宗宋祖、東漢光武,如果沒有當皇帝,他們可否被稱為歷代名將,乃至進入武廟呢?

劉秀戰績

  劉秀的主要戰例是昆陽之戰。每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都會被後世反覆提起,昆陽之戰無疑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戰雙方實力懸殊,昆陽守軍區區萬人,被42萬人圍困,王莽軍統帥王尋認為破城指日可待,指揮軍隊將昆陽城層層包圍。

  若非昆陽城防堅固,短時間內難以攻克,嚴密的包圍又使得城內本來一盤散沙的起義軍想跑跑不了,想投降敵軍又不準,只好死守,事先出城的劉秀搬來救兵,內外夾擊,此時天降流星雨、雷雨大作、狂風四起,新軍潰不成軍,劉秀就這樣打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勝仗,一戰摧大敵,王莽的主力部隊損失殆盡。從此爭奪天下成了幾個劉姓宗室的內部遊戲。

  個人認為各種神奇的天象可能是史官添油加醋杜撰的,為的是渲染劉秀受命於天,兩漢流行圖讖之說,配合《赤伏符》中“劉秀髮兵捕不道”的預言,受命於天的意味更濃。

  因此昆陽之戰應是王莽軍將領指揮失誤,劉秀把握住了稍縱即逝的機會,冷兵器時代,兩軍對戰並非絕對的人力比拼,在關鍵節點決勝足以影響戰局。

  後來劉秀被派往河北,有了獨立發展的機會,手下又有吳漢、岑彭、馬援等名將,雲臺二十八將都不夠封,當然不需要親自出手了,總體來說是一戰成名。


唐宗宋祖,誰是歷史上最能打仗的皇帝?

影視劇中的劉秀


李世民戰績

  唐太宗李世民馬上得天下,可謂武藝高強,騎射當世無雙,甚至罕有人能拉開他使用的硬弓。平薛舉,讓唐 軍在關、隴地區站穩腳跟;破宋金剛,保住了太原這個基本盤,之後更是包圍了佔據洛陽的王世充,虎牢關一役又以少勝多,親率幾千輕騎兵殺入十萬大軍中直取敵軍主帥,活捉竇建德。徵河北平劉黑闥,除劉武周外,唐朝統一北方的重要戰役幾乎全部由他統帥,論功被封為秦王、天策上將、尚書令,實在是到了功高蓋世、封無可封的地步。即便韓信、李靖,戰功也不過如此了。


唐宗宋祖,誰是歷史上最能打仗的皇帝?

電視劇《貞觀長歌》中,唐國強飾演的李世民


趙匡胤戰績

  趙匡胤是武術大家,從低級軍官一路做到禁軍都指揮使,跟隨後周世宗柴榮伐北漢,在高平之戰中,趙匡胤與張永德各率兩千精兵從側翼沖垮北漢軍,對戰爭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以功升殿前都虞侯、嚴州刺史。

  隨同柴榮徵南唐的過程中也是連戰連捷,攻打滁州時,坐等南唐守軍列陣,單騎突入敵陣活捉南唐主將皇甫暉,很有一點評書演義裡單騎闖關的傳奇色彩,班師回朝後因功升殿前都指揮使,加授定國軍節度使。

  趙匡胤武藝高強,卻開創了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在黃袍加身之前,趙匡胤雖然戰功卓越,但大都是隨同出征。稱帝后結束了五胡十六國的亂世,遺憾沒能統一全國。


唐宗宋祖,誰是歷史上最能打仗的皇帝?


  我認為李世民如果沒有當皇帝,武廟十哲必定有他一席;趙匡胤是難得的良將,指揮特種兵作戰能力突出,武藝超群,頗有些個人英雄主義色彩,但沒能統一全國,與李世民有差距;劉秀一戰成名,參考戰例不多,各項能力都很突出,遠遠超越同時代對手,手下良將太多,沒有太多表現的機會,不過僅昆陽一戰就足以展現軍事才華了

  還有哪位戰功赫赫的皇帝呢?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