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通貨膨脹,做好保值

什麼是通貨膨脹

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紙幣供應量大於實際需求,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

通貨膨脹是衡量一個經濟體中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速度的指標。它會導致食品等基本必需品價格上漲,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

通貨膨脹的兩種主要類型

在一個經濟體中,有無數因素可能推高價格或導致通貨膨脹。通貨膨脹通常是由生產成本的增加或對產品和服務需求的增加引起的,主要有成本推動型和需求拉動型兩種。

通貨膨脹的衡量標準

通貨膨脹最常見的兩個衡量指標是消費價格指數(CP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

消費價格指數,衡量經濟體中一籃子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包括食品、汽車、教育和娛樂。

生產者價格指數,報告影響國內生產者的價格變化,衡量燃料、農產品(肉類和穀物)、化學產品和金屬的價格。

通貨膨脹的對策

主要措施包括:

1、採用涉及匯率、利率、準備金率的綜合政策 。匯率、利率及準備金率都是央行為了控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的措施。採用涉及匯率、利率、準備金率“三箭齊發”的綜合政策,可以較大幅度抑制消費增長,控制物價的過快增長,以達到控制通貨膨脹的目的。

2、採取以調整稅率和減少國債發行為主要措施的穩健的財政政策 。稅收調控對於通貨需求會起到自動穩定器和人為穩定器的作用。發行國債是為了平衡國家財政收入、彌補財政赤字和為國家籌集建設資金等,改善稅制和發行國債是目前比較可行的反通貨膨脹的政策工具。為了抑制通貨膨脹,一方面,要調整稅率。另一方面,減少國債的發行量。具體發行量的制定要考慮財政赤字的程度和在國債項目上的資金需求以及對農業、社會保障、教育和公共衛生等領域的經常性投入等。

3、加大國家的價格管制 。CPI上漲比較快,國家採取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具有滯後性,其效果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示出來,所以有必要加大國家的價格管制。進行價格管制一方面可以直接調控物價,另一方面可以規範包括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的行為。然而,價格管制只是一個短時的控制物價上漲的行為,從長期來看,這種方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