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不到大板鯽的5種原因,特別是第4種,鯽魚都被他們禍害了

導讀:我們垂釣中,可以說80%以上釣友都會選擇目標魚鯽魚,那麼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鯽魚越來越小,越來越少,鯽魚怎麼生長這麼慢?

鯽魚生長的慢嗎?特別是土鯽魚為什麼越來越小,是鯽魚長大以後偏食,不吃鉤還是其他原因?光頭覺得要理解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說起?

  • 土鯽魚的生長方式
  • 土鯽魚的生長速度
  • 土鯽魚的鑑定
  • 為什麼土鯽魚越來越小
  • 為什麼釣不到大鯽魚

要理解為什麼釣不到大個體土鯽魚,首先要理解鯽魚的生長環境,根據鯽魚的生長環境,瞭解鯽魚的生長速度;根據鯽魚的生長速度,才知道為什麼鯽魚越來越小,才知道為什麼釣不到大鯽魚。

釣不到大板鯽的5種原因,特別是第4種,鯽魚都被他們禍害了

成群遊動的鯽魚

​一、土鯽魚的生長方式

土鯽魚也叫野生鯽魚,是自然水域生長大,沒有經過培育、雜交、選種等人工飼養。也可以說是:在水庫、河流、河溝、池塘自然繁殖的鯽魚。

鯽魚為常見的淡水魚類,除了青藏高原以外全國均有分佈。鯽魚是雜食性魚類,食性廣、適應性強、繁殖力強、抗病力強、生長快、對水溫要求不高,能夠耐低溫低氧的環境。

野生鯽魚在自然水域內食物為,水草的莖葉、植物的種子、水域內各種蜉蝣生物、水域內的蟲子、水底的水生昆蟲為食物,這些天然的食物是野生鯽魚的主要食物來源。

鯽魚為群居,個體越小群落越大,成群活動覓食。鯽魚個體越大種群越小,這也可能是大個體鯽魚太少了,造成大個體鯽魚群落比較小。

可以說在全國各地都能釣到鯽魚,鯽魚既耐高溫又耐低氧,即使溫度很低的環境也能夠生存,這也是釣友喜歡把鯽魚當作目標魚的原因。

釣不到大板鯽的5種原因,特別是第4種,鯽魚都被他們禍害了

野生黃金鯽魚

二、土鯽魚的生長速度

土鯽魚的生長速度很難界定,這和它們的生長環境,食物的多少有關係,生長環境比較好不缺少食物,就會生長很快,生長環境差食物稀少就生長很慢。

1、水瘦的水域:有些水域水質很瘦,水域內沒有水草,水域旁邊也沒有樹木,水體清澈透明,能見度很高,這些水域內鯽魚生長很慢。

比如:我們在這種瘦水水域釣鯽魚就會發現,鯽魚很瘦,渾身皮包骨頭,肚子上也沒肉,身體細長,完全沒有臃腫的感覺,這種水域內鯽魚生長很慢,一年不知道能不能長2兩。

釣不到大板鯽的5種原因,特別是第4種,鯽魚都被他們禍害了

這條鯽魚還是比較肥碩


2、水肥的水域:有些河道、水塘水質很肥,水域內被厚厚的水草覆蓋,水底淤泥很厚,這些水草的莖葉、種子和依附水草生長的浮游生物,淤泥內的水生昆蟲都是鯽魚的食物來源,它們不缺少食物也就生長很快。

比如:我們在水草邊,或者水域比較肥的地方釣到的鯽魚很肥,渾身圓滾滾,身體又短又寬,肉很厚,鯽魚不缺少食物,身體膀大腰圓很是肥碩。

光頭認為,野生鯽魚生長速度不管是水肥的區域還是水瘦的區域,都是很慢,水肥的區域一年能夠生長2兩已經不錯了,水瘦的區域生長更慢,真正1斤的野生鯽魚“可遇不可求”。

釣不到大板鯽的5種原因,特別是第4種,鯽魚都被他們禍害了

這條鯽魚測線完美,可以看的十分清楚


三、土鯽魚的鑑定

現在鯽魚品種很多,怎麼才能鑑定自己釣的鯽魚是不是土鯽魚?其實想要看一條鯽魚是野生的還是雜交鯽魚並不困難,通過幾個方面可以看得出來。

1、體型:土鯽魚體型瘦長,身體呈現紡錐形,身體寬度沒有工程鯽寬。野性很大,頭部比較圓,嘴唇很薄,提竿用力過大很容易拉破魚嘴。

2、鱗片:土鯽魚魚身側線只有28-30個側線點,從側線數有28-30匹魚鱗,魚鱗過多或者過少都是養殖鯽魚或者雜交鯽魚放生後的產物。

3、魚肉:野生鯽魚魚肉很緊實,特別是紅燒以後,魚肉不會鬆散,鯽魚生長很慢魚肉很緊實。養殖鯽魚魚肉很鬆,紅燒以後魚肉會化掉或者筷子根本夾不起魚肉,鯽魚生長過快魚肉很鬆。

光頭認為,不管是什麼品種的鯽魚,只要是在野外環境生長生存,在野外環境長大,味道還是不錯的,雖說味道不如土鯽魚但是相差並不大,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科學家研究這個技術。

釣不到大板鯽的5種原因,特別是第4種,鯽魚都被他們禍害了

背部測線上方的鱗甲數量為29片

四、為什麼土鯽魚越來越小

我們釣魚的時候就會發現為什麼現在土鯽魚越來越小?是什麼造成這種原因?其實鯽魚越來越少的原因還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1、環境汙染:說起環境汙染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們的母親河長江黃河都經常被汙染,更不用提小河道小水面了。水體被汙染後,水體內有害物質造成魚兒大量死亡,每年死亡的魚類不知道有多少,魚兒想長大太難了。

2、電捕魚:電工十分猖狂,各種水域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為什麼這麼猖狂?無非是為了利益,魚機開響“黃金萬兩”。被電過的魚類,有的死了,有的暈倒了,電暈的魚類很多都失去了繁殖的能力,電捕魚對於魚類、水底的螺類、水域內浮游生物造成毀滅性傷害,也是造成魚類越來越小的原因。

釣不到大板鯽的5種原因,特別是第4種,鯽魚都被他們禍害了

迷魂陣號稱魚兒的“墳場”


3、絕戶網:絕戶網對於生態的傷害非常大,不說大網的危害,就說小網,大家在河邊的時候都注意看看,不管是哪些河道河邊都有很多所謂的“迷魂陣”,這些魚網從放入水裡到完全報廢從來沒有出過水,號稱魚類的“墳場”不知道有多少魚類死在其中。

4、濫捕濫撈:濫捕濫撈也是造成魚兒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不管多大的魚類,不管是什麼魚,都有它的用處,能賣掉就賣掉,不能賣掉就烘乾打碎做成飼料,總之不管大小隻要撈出來就是錢,利益的驅使也是造成魚兒越來越小的原因。

光頭覺得,這些憑我們釣魚人是無法去改變的,我們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釣魚的時候帶走自己產生的垃圾,保護環境,從我們釣魚人做起。釣魚的時候留大放小,帶走兩條夠吃就行了,畢竟釣魚是為了娛樂而不是收穫。

釣不到大板鯽的5種原因,特別是第4種,鯽魚都被他們禍害了

小地籠一樣對魚兒傷害很大


五、為什麼釣不到大鯽魚

為什麼釣不到大鯽魚其實上面已經有了答案,因為魚兒根本長不大,"唐生取經有九九八十一難”但是魚類的一生不知道,經歷多少風風雨雨,不知道經歷了多少苦難。

魚兒從出生開始,就要逃脫大個體魚類的追殺,在肉食性魚類的追殺中慢慢長大,長大以後還要為每天的食物發愁,沒有長到2兩重身邊90%以上的兄弟姐妹已經永遠消失。每天要面對電擊的麻木,每天要逃脫絲網的抓捕,迷魂陣的攝魂,還要面對水域內各種難聞的化學氣味,能夠長到2兩太難了。

雖說有時候能夠釣到大個體鯽魚,但是太少太少了,不知道各位釣友一年碰到幾次大個體鯽魚,但是光頭想來,也是寥寥無幾,主要還是環境的惡化,人類的濫捕濫撈造成魚類生存空間被擠壓的越來越小。

能不能釣到大鯽魚還是在於我們人類自己,什麼時候保護環境的意識能夠深入人心,鯽魚也就能長大了。給魚兒一個安全、舒適的生存環境,也為了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也是保護了我們自己。

釣不到大板鯽的5種原因,特別是第4種,鯽魚都被他們禍害了

頭小身子長


綜合:不管是鯽魚還是其他魚類,它們都想慢慢長大。慢慢變老,都想有始有終,只是我們不允許而已。魚類越來越少,越來越小的原因是我們一手策劃“自己種的苦果、自己吃”,不要把責任推給魚類,也不要“冤枉”了魚類。
釣友們,這是光頭對於為什麼鯽魚長不大原因的分析,不對之處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頭一一改正,希望對釣友有所啟發,大家覺得有用的話可以收藏,點贊,轉發瞭解更多關注頭條號《光頭魚司令》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