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只需要5秒

你以為拉開自己和別人差距的是畢業後5年?是下班後2小時?是10萬個小時?其實只需要5秒。

同學之間差距

劉辛是我大學同學,大一掛過1科,後來每次考試都坐我旁邊,我不是學霸只會埋頭考試。後來就經常一起上課一起玩。現在她在法國擁有自己的企業和豪宅,而我,已經淹沒在芸芸眾生裡。

想想,她不是一下子成功的。她是那種遇到任何事都不會猶豫和等待的人,我們回宿舍的路上,她收到消息需要處理些事情。我的第一反應是等回到宿舍放下書再開始處理,她卻絲毫沒有等待的意思,一手抱著書和資料,一手拿著電話就開始聯繫人,等我們回到宿舍的時候,她已經搞定了那件事。

她總是遇到任何問題不會拖到第二天去解決。而我是那種想給父母打個電話都得等到了宿舍安安靜靜坐下來才會去行動的人,有時候有事一耽誤,想想太晚就拖到了第二天。

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只需要5秒


大二開始她要報第二專業,週末上課,畢業雙學位,拉我一起,我說讓我考慮下,我還在考慮的時候她已經開始上課了。

大三她想申請提前畢業,問我要不要一起,我還沒弄清楚提前畢業要做些啥,她已經選修了一大堆課程,每天奔波在修學分的路上見不到人影。

我們到了大四,開始糾結是考研還是工作,她已到了法國開始學習第三專業了。

我和劉欣最大的區別在於:我是惰性體質,凡事先放一下,等待時機,放著放著等著等著,自己行動意願已經沒有了。

而她是行動派,永遠處在立刻行動的狀態,小到中午吃什麼,大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從不猶豫,不管三七二十一,做了再說!

正是這樣無數個立刻行動為她打下了堅實的基石,讓她在自己的人生賽道上奔跑加速的時候,我卻在猶豫和糾結中錯過了一個又一個機會。

馬丁·路德·金說過:“對於應該做的事情,行動的最佳時機永遠是現在。”

立刻行動,是創造出結果的重要一步。


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只需要5秒


拖延,是大腦的一個陷阱

你以為你在思考,在慎重決策,其實你只是在拖延。

我們的大腦有一套避免受傷的自我保護機制:在面臨未知行動前,它會在潛意識裡阻止你行動,因為行動就代表未知的風險,而你熟知的舒適區是最安全的。

但,舒適區無法讓我們成長。想要成就,即必須勇敢離開舒適區。跨出舒適區的第一步就是行動。

道理大家都懂,為什麼很多人就是要拖延呢,拖著拖著就不了了之了?

行動最大的阻礙是“思考”。

當你想要改變、打破習慣,或是做一些困難或可怕的事情時,你的大腦就會想辦法阻止你,讓你在行動前思前想後,顧慮重重,猶豫不決,結果基本都會放棄行動。因為在行動衝動與肢體行動之間等待的時間越長,藉口的聲音就越大,強迫自己行動的難度也就越大。

所以,思考的時間越長,行動慾望就越低。


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只需要5秒


拖延的根源就在於,你想太多。拖延的結果就是,一直沒有行動。所有新鮮的美好的願望只停留在“想想而已”

。這實在是人生的一大遺憾。

馬克吐溫曾說:20年後,讓你覺得更失望的不是你做過的事情,而是那些你沒有做過的事情。

所以不要讓自己的一生只是想想而已,不要讓猶豫、踟躇限制了自己更多潛力。

我們的人生如果沒有行動,想太多都是徒勞。即刻行動,是一種生活狀態,也是一種生活覺悟。

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只需要5秒


5秒法則,立刻行動

哈佛大學的女校長凱瑟琳·福斯特分享過一個獨創的“停車位”理論:“不要因為覺得肯定沒有停車位了,就把車停在距離目的地二十個街區遠的地方。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車位已滿,大不了就再繞回來。”

人生的道路如此漫長,總有時間去實施備選方案,不要一開始就退而求其次。

行動過,你才有機會發現正確的道路。而拖延會讓你的行動遙遙無期。

看完的書想放回書架,卻隨手丟在沙發旁,心裡想,反正會去書房,等會再放吧!沙發旁越來越多雜物等待歸位,心裡想,反正已經這麼亂了,等我有空再收拾吧!越等越不想動。

地鐵上遇到一位心儀的美女,很想過去跟跟她打招呼,要個微信,但你覺得有些唐突,猶豫了一下,美女下車了,你有些遺憾心裡卻還抱著“有緣分的話下次還會再見吧”的僥倖,卻再也沒見過。

公司有一個新崗競聘機會,你覺得機會不錯,想去試試,但回頭一想競聘要準備PPT和演講,太麻煩了,當你還在猶豫的時候已經過了報名的時間了。


因為拖延,我們的環境很亂,留下很多遺憾,職場止步不前……


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只需要5秒


如果我們能主動掌握各種改變的機會,想到什麼就立刻行動,像我的同學劉欣那樣,不管結果如何,至少絕對不會因為沒有作為而後悔。

美國梅爾·羅賓斯用一本書教給我們一個方法《5秒法則》。方法很簡單,當你冒出一個念頭的時候,倒數五個數:5,4,3,2,1,行動!就像發射火箭那樣。


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只需要5秒

比起各種戰勝拖延的方法,這一招看起來也太簡單粗暴了,但,正是因為簡單粗暴,它掐斷了大腦胡思亂想的機會,不給大腦思考和遲疑的時間,讓你被各種理由拖後腿之前,已經衝了出去。而人一旦行動起來,就像射出去的箭,是不會那麼容易回到弦上的。

一旦行動,就意味著你已經開始了。


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只需要5秒


如何用五秒法則戰勝拖延

1、首先,我們要意識到自己在拖延。

任何時候,擁有想要改變的覺悟,和對拖延行為的意識覺悟,是我們真正做出改變的第一步。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是在拖延,戰勝拖延就無從談起。

當鬧鐘響起時,你明明知道該起床了,但很有可能會按下延時鍵,想再睡一會。這時你要意識到,自己又在拖延了。

用完的東西沒有歸還原位,你開始想等會一會在歸位,你得提醒自己,不能找理由拖延了。

但凡我們的大腦冒出“等一會”“我得再……”“明天再說”這樣的字眼和念頭的時候,你就要警覺這是大腦在拖延的詭計。


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只需要5秒


2、其次,每當我們冒出想做某事的願望(而且你很清楚,那是正確的決定),就把5秒法則這個工具用起來,為自己啟動一個開始儀式。

希望改變睡懶覺的習慣,鬧鐘響起時,就倒數五個數,5,4,3,2,1,起床!

當遇到很喜歡的人時,5,4,3,2,1,走過去,對她說:你好!

當你對自己的拖延有了刻意的覺悟,並將5秒法則用起來形成一種習慣,你會發現自己生活的巨大變化。這些立刻行動像一隻只轉動的齒輪,讓你的生活越來越高效,一個不再拖延勇於行動的人,告別了拖延帶來的負面壓力、自責、懊惱,轉而收穫的是更輕鬆的狀態。

機會就藏在那些5秒之內的行動中。始終能做到5秒之內立刻行動的人,一定擁有著更輕鬆、從容、高效的生活,也一定是成功的眷顧者。


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只需要5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