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週期表

一. 元素週期律

元素週期表歷史:八音律----à三元素律------門捷列夫週期表

門捷列夫:1.主要:原子量增加

2.輔助:物理化學性質

現代元素週期律

1. 質子數依次遞增

2. 按電子層數換行

3. 質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電子數

4. 電子層數=週期數

二. 元素週期表結構

1.從上往下:7個週期 第一週期…….第七週期

2.前三週期稱為短週期元素(2,8,8),其餘為長週期元素(18,18,32,32,)

3.從左往右:18列:主族:IA族~VIIA族

副族:IB族~VIIB族

VIII族:3列

零族元素:1列

副族和VIII族統稱過渡元素,主族數=最外層電子數

4.價電子分類:1.nS1~ns2:S區

2.Ns2np1~ns2np6:P區

3.Ns2(n-1)d1~ns2(n-1)d10((n-1)d1ns2~(n-1)d10ns2):d區

4.(n-2)fns2~(n-2)f14ns2 f區

(n-2)f14(n-1)d1ns2~(n-2)f14(n-1)d10ns2 d區

元素週期表

沒考慮洪特規則,沒有ds區

5.週期表位置推斷

1.上下:同族元素原子序數差

元素週期表

2.左右:同週期不同元素 對比IIA、IIIA主族

元素週期表

3.從原子序數推位置

20: 第四周期第IIA主族

30: 第四周期第IIB副族

108: 第七週期第VIII族

4.結合圖形推測:1~20號元素

5.週期表的細節:

5.1 金屬與非金屬

過渡元素全是金屬元素

5.2 元素個數最多

第3列/IIIB族

5.3 元素對應化合物最多

14列/第IV主族

5.4 物態(常溫常壓下單質)

固態:金屬:金屬旁

非金屬:石旁

液態:金屬:汞

非金屬:溴

氣態:氣

5.6 實際用途

農藥:非金屬 S P Cl

金屬過渡:合金、催化劑

交界:Si 半導體

三. 元素週期律

位置推測結構,結構決定化學性質

原子半徑R 得失電子能力----à宏觀性質

1. 原子半徑比較

1.1 化學鍵半徑(非零族元素) H原子

元素週期表

H氣分子:

元素週期表

零族元素原子:單原子分子

分子間作用力標準:非零族原子不與零族原子比較半徑

比較依據:

元素週期表

同主族元素R比較:從上往下電子層數增大(主要因素),半徑增大

同週期R比較:同週期從左往右,電荷增大(次要因素),引力增大,半徑減少

離子與離子R比較:陰陽離子:電子排布同稀有氣體原子

電子排布相同的:電荷增大,引力增大,半徑減小

電子排布不同的:電子層數增大,半徑增大

離子與原子比較:失電子,電子層數因素

得電子,電子間的排斥力增大(最次因素),半徑減小

R判斷標準小結(主族元素,過渡元素有例外)

電子層數增大,R增大 主

核電荷數增大,半徑減小 次

最外層電子數增大,半徑增大 最次

2. 得失電子能力比較(主族元素、短週期為主,零族除外)

元素週期表

3. 得失電子能力的描述

3.1電離能與親合能

電離能:原子失去電子時所需要吸收能量的大小(絕對值)

元素週期表

多步失電子比較:I1

不同原子比較電離能I1:失電子能力越強,第一電離能越小,得電子能力越弱。

親合能:原子得電子時,所放出能量的大小(絕對值)

元素週期表

多步得電子比較:E1>E2>E3……

不同原子的E1:EA>EB, B得電子能力比A弱,FB

3.2 電負性

元素週期表

兩個原子比較搶電子的能力

電負性越強,吸電子能力越強,失電子能力越弱

3.3 元素

得電子能力:非金屬性

失電子能力:金屬性

對比:按Cl原子分析

Cl元素非金屬性強,得電子能力強

具體:Cl2 氧化性強:得電子

Cl-:只有還原性:失電子

具體物質有價態差別

小結:原子:單原子:I1,E1

兩個原子比較:電負性

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

具體物質:氧化性與還原性

元素週期表

4. 向宏觀物質化學性質推廣

元素(得失電子):

單質:氧化性或還原性

化合物:金屬氧化物的水化物:鹼性

非金屬:含氧酸: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非含氧酸:氫化物熱穩定性

活潑性(越活潑):

金屬:金屬性越活潑,還原性越強,金屬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鹼性越強

非金屬:非金屬性越活潑,氧化性越強,非金屬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氫化物熱穩定性越強,非金屬氫化物大部分是氣態,水、標況氟化氫是液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