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家:隨手關燈是“窮人的習慣”

《凱恩斯會怎麼做》一書中,列舉了一些傳統主流經濟學失靈而行為經濟學卻非常管用的案例。

諾貝爾經濟學家:隨手關燈是“窮人的習慣”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的提出者羅納德·科斯(Ronald Coase)

比如,關於如何解決鄰里糾紛。

如果你的鄰居是一個瘋狂的音樂愛好者,在凌晨仍然大音量放著音樂,吵了你的睡眠,此時你應該怎麼做呢?按照科斯定律的觀點:如果法律規定你享有安靜睡眠的權利,你完全可以起訴至法庭,讓鄰居要麼停止半夜放音樂,要麼讓鄰居為其半夜放音樂每晚付你五十美元的補償;而如果法律規定你鄰居享有隨時大聲放音樂的權利,則你要麼忍受噪聲,要麼給鄰居五十美元,換來他不要半夜放音樂從而你能很好睡眠的權利。總之,按科斯定律的觀點,只要初始權利被有效界定,總能找到解決鄰里糾紛的辦法。

但是,即使各國法律基本都規定居民區下半夜不得製造噪聲汙染,你真能按科斯定律所暗示的那樣,去起訴你的鄰居,強制要求他要麼放棄、要麼補償嗎?其結果,不僅打官司過程特別麻煩,而且鄰居也沒的做,更別想著關鍵時刻“遠親不如近鄰”。

諾貝爾經濟學家:隨手關燈是“窮人的習慣”

剪紙《遠親不如近鄰》

相比較而言,此時行為經濟學家提供的解決方案則更為合適。這一方案是基於奧地利行為經濟學家恩斯特·費爾提出的所謂“互惠性合作”的概念。這一概念認為,人們總是有條件合作的。如果有人予我以善意,我們傾向於回報以善意;如果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將把回饋作為義務。基於這一想法,我們正確的辦法不是去與鄰居發起一場爭吵或訴訟,而是友好協商。比如,某天晚上,你可以敲開鄰居的門,真誠地讚美他的音樂品位高,真誠地表達與他為鄰是件幸運的事。然後友善提醒,因為自己睡眠很淺,如果半夜時分把音量調低些,那將會更好。為此,你敲對方門時甚至可以帶個小果籃之類。這些善意的辭以及一個小果籃並不值多少錢,卻換來安靜的睡眠以及鄰居同樣善意的回饋。


行為經濟學還主張,一定要把社會長期交往形成的規範,考慮進經濟主體的行為。

以是否應該隨手關燈這件小事為例。

人一旦離開,是否應該隨手把燈關掉?

經濟學家算了一筆賬。假設電費是十五美分每千瓦時,我使用一個二十瓦的燈泡。如果我讓這盞燈開啟十小時,它耗電二百瓦時的能源,總成本為三美分。把燈關掉,一小時能為我節省不到一分錢。假設我要出去玩兩小時,在出門前,停下來,先思考一下是否把燈都隨手關了,然後返回到每間屋子檢查,果然發現共六盞燈亮著,然後都關掉,共花了五分鐘。關掉六盞二十瓦的燈,兩小時可以節省一百二十瓦時,摺合一點八美分。但這錢是否值得耗費我五分鐘的時間?除非我的小時工資低至每小時二十二美分。況且,人走後把燈開著,還有利於家裡安全,也方便晚上回來時進家門。這樣一算計,傳統主流經濟學家如貝克爾(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之一)之類,的確從來反對“隨手關燈”一說,甚至私底下稱之為“窮人的習慣”。

諾貝爾經濟學家:隨手關燈是“窮人的習慣”

但行為經濟學家不這樣認為。他們注意到,如果賬目真算得如此明瞭,為何家庭成員還常為是否隨手關燈這樣的小事而發生爭吵呢?這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關燈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是關係到你是否關注他人的願望,以及通過諸如關燈這樣的小事來表達我們對他人的在意”。“隨手關燈”是在戰後的緊縮歲月成長起來的那代人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並且這一習慣已經由一代代人傳下來,幾乎成為習俗。

我們選擇“隨手關燈”,不是為了節約錢,也不是電力供應不夠,而更多是我們需要在自我選擇時尊重上代人的偏好。

如果你為了關不關燈去與父母算上面那筆賬,你破壞的是家庭裡的和諧。 把“尊嚴、公平、信任和賞識”這樣的非功利性考慮,整合進傳統經濟學關於個人偏好這一概念,又是行為經濟學一個突出的貢獻。


諾貝爾經濟學家:隨手關燈是“窮人的習慣”

下文提到的《怪誕經濟學》在國內被譯作《超級魔鬼經濟學》

暢銷書《怪誕經濟學》作者之一的斯蒂芬·J.杜布納,曾經是傳統主流經濟學“鐵粉”,認為錢是世界上唯一的有效激勵方式。按此邏輯,他曾認為空姐應該得到和出租車司機以及賓館服務員一樣多的小費。在一次飛行中,他試圖給空姐小費。然而當他把錢遞給對方時,這位空姐很憤怒,不僅拒絕小費而且還反駁道:“你看錯人了!”從此,他再也沒試過這樣的事。

因此,行為經濟學家艾瑞里說,錢只是人們做出選擇的諸多因素中的一個。特別對企業管理者來說,要知道,員工們會覺得現金獎勵本質上是“賄賂”,只是讓他們去做他們本應該做的事。一些研究表明,獲得獎金的員工可能一開始工作很努力,但這種效果很快就消失了。決定員工努力的動機有很多,與其說是實際工資或工作類型,不如說是員工是否感到受到公平對待,是否感到被尊重與被信任。如果管理者對員工具有同理心和體貼,給予員工更高程度的信任與尊重,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組織的一部分,這能夠有效提高員工的內在動力和績效,而財務激勵可能無法實現這一點。

總體上看,行為經濟學大量吸納了社會學尤其是心理學一些研究成果,通過研究心理和社會環境對經濟決策的影響,行為經濟學已經建立起一個新框架,能夠有效解釋一些傳統主流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問題。但也正因此,行為經濟學與其他社會學的邊界已變得十分模糊。這反過來又對主流經濟學學科的獨立性提出了挑戰,並且也被不少經濟學大家所詬病。所以,未來經濟學發展將何去何從,仍然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