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公憔悴地說:我有件大事想和你談談”,誰也沒想到結局是吐槽

某天我正坐地鐵,無聊時刷朋友圈,我表嫂陸續發來幾條消息

第一條:

“今天早上,孩子上學後,你哥坐在沙發上,背對著我、抱著頭,聲音沙啞地說,來,我和你談談!”

看完這條消息,我心裡一驚,這是家裡有什麼變故嗎?又把消息重新讀了一遍,盯著這條消息發愣。

第二條:

“我心裡一驚,結婚這些年,遇到工作調整、買房、添車、父母生病住院,大大小小事情無數,他都沒這麼鄭重地說跟我談談。“

讀完這一條,心又下沉一截。看來猜的八九不離十,表哥一定攤上大事了!

我屏住呼吸,停在聊天窗口,等下一條消息。

第三條:

“婚姻雖然說不上琴瑟和鳴,但也彼此尊重啊。電視上的橋段立馬在腦海裡顯現——這是出軌了,要攤牌?“

果然是我想的那樣,一定是表哥外面有事啊!我垂頭喪氣哀嘆一聲,表哥大嫂多好的一對啊,可還是敵不過現實的狗血。正想著,下一條來了。

第四條:

“我坐在沙發上一臉疑惑,還故作輕鬆地問他怎麼了。“

我暗想,你做的對啊,這個時候就是要沉住氣,不要歇斯底里,自降身份啊。

第五條:

“你哥就喃喃地說,能和你商量一下嗎?“

都鄙視表哥了,還商量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嫂子自有決斷啊。

第六條:

“我想和你商量一下,以後輔導孩子,咱倆能不能一人一個星期輪流著來?我昨晚氣得12點多才睡,早晨不到4點醒了再也沒睡,兩個耳朵嗡嗡的,心口還揪揪著,特別難受……”

接著發了好幾行的“哈哈哈哈哈”。

這轉折太突然,我一下子沒繃著,在地鐵上就仰頭哈哈大笑起來,手機差點沒扔出去。整車廂人像看神經病似的盯著我看。

當老公憔悴地說:我有件大事想和你談談”,誰也沒想到結局是吐槽

說到輔導孩子這件事,在表哥家還有個梗來著。

我侄兒上小學了,一開始是他媽輔導。有一次,親媽輔導拼音,指著練習冊上的“高跟鞋”三個字說:“高跟鞋。”

侄子跟著讀:“高奔鞋。”

嫂子指著腳上的高跟鞋問:“這是什麼?”

侄子答:“高跟鞋。”

嫂子說,對了!指著練習冊上的“高跟鞋”說,再讀一遍,侄子說:“高奔鞋。”

這麼反覆了無數次,嫂子從開始拍桌子扔練習冊,到站起來原地轉圈,最後,氣得拍著屁股蹦高。

表哥聞聲趕來,安慰了哭哭啼啼的侄子,轉身跟嫂子說:“輔導個作業,至於嗎?你看把孩子嚇得。你要這樣,以後我來輔導他,不用你管了!”

沒輔導多久,表哥也繃不住了。起因是開始輔導數學了。

表哥面對著侄子,舉著兩隻大手。左右各伸出一個手指頭,問:“1加1,等於幾?”

侄子認真嚴肅筆直地坐在表哥對面,說:“1加1等於2。“

表哥左手還伸一個手指,右手伸出兩個手指,問:“1加2,等於幾?“

侄子數了數表哥的手指,說:“1加2,等於3.“

表哥繼續左手一個手指,右手增加到三個手指,問:“1加3,等於幾?“

侄子開始坐不住,眼睛遊離了下,說:“1加3,等於6。“

“幾?“”6。“

“幾?“”8。“

“1加3等於幾?“表哥極力剋制著。

“6。“

“你再數數我這倆手,幾?“

“10。“

“怎麼又10了呢?!“

“一雙小小手,十個手指頭……“孩子擺動著腿說。

忍無可忍,表哥發出了一聲慘叫。他說:“快把他給我送走,送到咱媽那裡,送到哪裡都行,我現在不想看見他!“

一直到現在,開始跟老婆商量“一人一個星期輪流”了……

作為孩子還沒上學的我,雲淡風輕地勸慰嫂子說:“耐心點啦,孩子是親生的。“

表嫂說,那是你還沒聽過以下故事。

當老公憔悴地說:我有件大事想和你談談”,誰也沒想到結局是吐槽

侄子的一位女同學。

據說,這孩子還沒出生,爺爺就說了,自己絕不會打罵孩子,別人更是不允許。誰要是敢動小公主一根毫毛,他就跟誰拼了老命。

孩子上學後,爺爺看不慣孫女做作業時被吆喝,就把兒子兒媳都訓了一頓,親自上陣輔導。

輔導前還牽著孫女的手,跟其他人揚言,我孫女那裝滿聰明智慧的大腦,等著我去開發引導!

結果,輔導了沒一會兒,奶奶在廚房跟她兒子說:“你爸爸這是幹嘛呢?吆喝的什麼啊?多少年不生這麼大氣了。”

倆人跑去看,爺爺生氣地點著他的小公主的頭,數落:“5減1等於幾?她不會。”

“我就說:你想啊,爺爺給你買了5個公主娃娃,你給弄丟了一個,那你手裡還剩幾個啊?”

她想想說,“還剩4個。”

我說,“對啊,那5減1等於幾啊?”

她說等於零蛋。

“為什麼啊?我就問為什麼啊怎麼是零蛋呢?你這大腦袋是怎麼想的!”

她攤開雙手,說因為她手裡真的啥都沒有啊。

當老公憔悴地說:我有件大事想和你談談”,誰也沒想到結局是吐槽

還有一則故事則是這樣的。

一位爸爸輔導兒子:

小朋友去郊遊,數一數,有幾個小朋友戴了帽子,有幾個小朋友沒戴帽子?

孩子給的答案是,戴帽子的4個,不戴帽子的7個。

爸爸就納悶,不戴帽子的怎麼會是7個?

他就拿著鉛筆跟孩子一起數,1、2、3……7、8,這不是8個嗎?怎麼會是7個啊?

孩子說,就是7個小朋友沒戴帽子啊。

爸爸有點著急,你說說怎麼7個了,剛才一個一個數了,不是8個嗎?

孩子指著隊伍前面舉著小旗的那個人說:“那個是導遊。“

當老公憔悴地說:我有件大事想和你談談”,誰也沒想到結局是吐槽

兒子:“雙木林,三木……嗯。“

媽媽指著“森”字,無比柔情的說:“森,就是你爹名字裡那個森。“

孩子重來:“雙木林,三木……爹。“

媽媽說:“不是啦,是森。“

孩子再來:“雙木林,嗯,不是,嗯,爹。雙木林,不是爹。“

爸爸指著圖,說:“看,這是什麼?“

孩子:“圍巾。“

爸爸:“對,那你看這兩組拼音,第一個wéi jīn對不對?第二個呢,wié jīn。選哪個呢?“

孩子:“嗯,選wié jīn。“

爸爸:“你剛才不是也說了,這是圍巾。第一組拼音就是wéi jīn,第二組是什麼啊?“

孩子:“wié jīn。選wié jīn。

媽媽:“這個是小聰,這個是小明,他們倆誰重?”

兒子:“這個(小聰)。”

媽媽:“為什麼他重呢?”

兒子:“他胖。”

媽媽:“啊,他,胖?你怎麼知道他胖?他哪裡胖啊?”

兒子:“嗯,就這兒啊,這兒。”用筆指著小聰,繼續說:“大腿胖、屁股胖、後背胖,跟媽媽的一樣,嗯,頭也大……”

我是應該誇自己孩子觀察力好呢?還是應該去減肥呢?

也有佛系家長說了,莫著急,莫動氣,熬過小學就好了,反正以後的功課咱也不會了

這個大實話更扎心有木有!

崩潰歸崩潰,還是珍惜吧。

來自毛豆媽 益智學堂,版權歸作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