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最近《安家》這部電視劇很火,由孫儷主演的房似錦在劇中擔任安家天下房產中介的其中一名店長來提高該房產中介門店的業績。羅晉主演的該門店的另外一名店長徐文昌。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房似錦的突然到任讓該門店的所有人都感到威脅,原本店內一片和諧的生態平衡給破壞了。工作兩年都還未出一單業績的朱閃閃被迫穿上玩偶服上街發傳單,店內的金牌經紀人王子建被房似錦翹單,老油條謝亭豐維護了大半年的客戶給房似錦幾天之內就拿下了,開早會、穿正裝、發報告…

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上演。從房似錦開始講話的那刻起,所有人都對她有著越來越濃的不滿情緒。

被房似錦翹單的王子建在第二天的早會上直接和房似錦槓上了,語氣中滿是抱怨。揚言說:“今天我不交,明天我也不會交,我永遠都不會交。”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按常理說,這樣的員工肯定要被辭退,但房似錦沒說什麼,看了眼王子建便回了辦公室。因為她知道,王子建的確有他存在的價值。一個優秀的老闆,從來不會忽視員工的抱怨。因為抱怨的背後有著有價值的含義。

不抱怨並不會讓這個世界變好,相反的,如果你一味憋著不滿情緒不去抒發,那麼你就像一座不知何時會爆發的活火山,當負面情緒不斷積累,終有身體承受不了的那一刻,最終爆發出來。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抱怨也分有效抱怨和無效抱怨。我們通常厭煩的是一個人高頻率地對你抱怨,遇上點稍微令他不滿意的事就想大吐不快。這樣的人誰都忍不了,但我們並不要求每個人都不抱怨,而且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會抱怨的。

那麼抱怨有好處嗎?我們真的需要抱怨嗎?

為什麼我們人類需要抱怨:

一、宣洩情感

為什麼我們會有抱怨情緒呢?這就要談到負面情緒的存在了。首先要弄清楚一個觀念,情緒不分好與壞。在大多數人看來,負面情緒是不好的存在,更喜歡積極情緒,事實上每一種情緒背後都藏著原因。

比如說,你和你對象分吵架了,那你內心一定有很多不滿、抱怨、憤怒,通常女生就會找自己的好友去聊天,通過聊天來緩解自己的情緒。

一場痛哭比悶在被子裡讓負面情緒散的更快。當你抑制情緒表達時,你就給這個情緒打上了“不該出現”的標籤。七情六慾,沒有哪一個情緒不被人們所需要。試想一下,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這時候有人能過來聽你講令你煩心的事,你的心情一定比悶著自己不講出來要好。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在《請回答1988》裡,有一句臺詞:“長大也只是故作堅強去承受重擔,他們不是不疼,只是在忍。”

我們要忍著生活的苦,我們要忍著顧客的找茬,我們要忍的東西太多了,所以網上就出現了鍵盤俠,畢竟在網上誰也不認識誰,我發我的脾氣,誰都管不著我。

早些時候微博有出過樹洞功能,所謂“樹洞”就是用來幫助我們安放好那些難以安放的情緒。有人在聽,有人在說。就像現在流行的文化“朋友圈歲月靜好,微博裡面悲從中來”,這也證明了,情緒是需要發洩的。每個人的情緒罐子裡,能儲存的就這麼多,全被負面情緒塞滿了,那麼其他的情緒不就都在外面進不來了嗎?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梁漱溟說:“人這一生總要解決三大關係,而且順序是不能錯的。先要解決人與物之間的關係;然後要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後一定要解決人與自己內心之間的關係。”

你要學會和負面情緒和解,而不是和自身做抵抗。你要知道,情緒不是來源於外部,來源你的內心。

二、有效抱怨推動問題解決

全球有個很特別的合唱團,名叫抱怨合唱團,它乾的事就是抱怨。

“抱怨合唱團”是一對赫爾辛基的藝術家特雷勒沃•卡雷勒儂、奧利維•科克塔-卡雷勒儂在2005年發起的持續進行的開源項目。在蒐集的抱怨的過程中,卡雷勒儂夫婦逐漸意識到人們普遍有宣洩日常生活不滿的需要,於是成立了自己的官方網站。

本項目的實施步驟很簡單:首先在所有參與者中要達成一個共識,如今社會最普遍的抱怨是什麼。接著這些內容會被改編成歌曲,配音然後以歌曲的形式被集體唱出來。儘管製作方法都有明顯的標準規範,但是沒有哪次合唱是一模一樣的,而且每次呈現都不止停留於簡單直接的公開訴苦或者集體大聲抗議。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當抱怨成為多數人的共識時,抱怨就不再是抱怨,揭示了社會問題的存在。

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過,利用顧客抱怨創造契機。顧客的抱怨是很嚴重的警告,但誠心誠意去處理顧客抱怨的事,往往又是創造另一個機會的開始。

不列顛航空公司的 CEO科林 ·馬歇爾上任後所做 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希思羅機場安裝攝影棚 ,使不滿 的客戶能夠在機場直接向他抱怨 。經過研究發現 , 那些沒有 向不列顛公 司訴說他們遇到問題的客戶,有50%轉向其他公司,而

那些向公司抱怨的顧客,有87%保持著對不列顛航空公司的忠誠。

為什麼呢?當顧客對你產生抱怨後,雙方都有了情感聯繫,你需要去解決他的問題,解決得好,人家對你的信任噌噌噌往上漲,如果處理得不好,一傳十十傳百,你的品牌就要毀了。

有效的抱怨就像是披著危機衣服的轉機。抱怨是一種形式,你要發現抱怨背後的原因。人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沒有問題就沒有改善的機會。有效的抱怨是轉機,無效的抱怨就是裹腳布,又臭又長。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說了這麼多,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對待抱怨以及如何抱怨呢?

當我們想抱怨時,你能做什麼:

一、抱怨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問題一:我們傾訴的對象能否理解支持我們?

村上春樹說過一段話:你要記得那些大雨中為你撐傘的人,幫你擋住外來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緊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徹夜聊天的人,是這些人組成你生命中一點一滴的溫暖,是這些溫暖使你成為善良的人。

在抱怨過程中,對方能夠表達一種對我們經歷的感同身受,能夠帶來莫大的幫助。有時候,抱怨只是需要被傾聽。如果對方聽不懂也無法理解你,反而情緒更下一層。就比如在《安家》電視劇裡,被翹單的王子建和房似錦抱怨就沒用,因為他們兩人無法溝通,就不存在理解支持了。但是王子建和朱閃閃抱怨,朱閃閃肯定能夠感同身受。

同理,這也是為什麼生活中最受歡迎的不是最會說話的人,而是最會傾聽的人。因為他們共情能力很強,能夠理解對方。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問題二:我們傾訴對象的處境是否適合表現理解和支持?

你跟一個正在生病中的好友說你有多慘肯定不太好,對吧。為什麼有些人抱怨覺得很可恨呢?因為他們抱怨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對方。

蔡康永說道:人與人之間是有一個情感賬戶的,每次讓對方開心,存款就多一點,每次讓對方難過,存款就少一些。

儘管作為你最要好的朋友,隨時隨地聽抱怨也不是他的義務。人際交往本就是雙向的,你想要對方怎麼對你,首先先做到自己是這樣對他的。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問題三:抱怨的話題是否與我們的傾聽者有關係?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圈子裡的人總是聊得更開。一個人要聽得懂你在說什麼,才能和你建立起溝通橋樑。新媒體編輯去和做金融的朋友聊新媒體專業問題,自然比不上和同行聊得開。

魯迅先生在《小雜感》中說: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抱怨的話題和傾聽者有關係,有利於激發他的感同身受。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二、抱怨三明治

將你的抱怨包裝成三明治型,抱怨的副作用就會大大降低。

抱怨三明治分為三層。

最頂層的麵包片是讓對方聽著舒服的話,中聽。中間那層肉就是我們的“抱怨”內容,最底層的麵包片就是“助消化劑”。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第一層的“中聽”麵包片用來討人喜歡。畢竟你是要帶著抱怨來找她緩解情緒解決問題,不論誰都不喜歡二話不說上來就是一頓狂噴。當我們預感到對方想要抱怨時,自己心裡也會有戒備意識,不管是多親的人都會有這種反應。

畢竟接受他人的消極情緒也是在消耗自己的精力。對方聽到中聽的話時,心裡戒備就開始放下了,並且會對你保持友好。這有利於你的下一步“抱怨”展開進行。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中間那層肉就是你想要說出來,想要解決的“抱怨”。這層“抱怨”最重要要杜絕抱怨參雜憤怒。抱怨參雜憤怒之後,事情會變得棘手,容易讓雙方陷入尷尬陣地,並且會給關係一記重拳。

每次我對我閨蜜抱怨時,他她都不太喜歡我帶著非理性去抱怨,因為這樣的溝通不僅無用且小號她的能量,還有可能被我傳染。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清楚為什麼要抱怨,這也是很多人說抱怨無用的原因。如果你清楚了你抱怨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為了提供社交幣,還是為了緩解情緒,你就不會帶著非理性的態度去抱怨。所有情緒的背後都藏著你需要解決的問題,光抱怨不解決,那麼抱怨對你來說確實無用。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最底層成分為“助消化劑”的麵包片。字面意思上,助消化劑就是用於讓對方好好消化你上面所提到的內容。當你想要和老闆抱怨時,這個“助消化劑”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吐槽完你面臨的問題後,老闆可能還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那麼,你就要在結尾好好提一提,如果解決這個問題,將會對老闆自己產生什麼用處。

《歡樂頌》中,樊勝美借向老闆抱怨來達到給自己加薪的目的。一開口先說最近的業績還不錯,讓領導高興一下,然後用不好意思說的語氣透露了HR需要加薪的信息,最後用不加薪就留不住員工來讓老闆意識到問題。

用得好抱怨三明治,你的抱怨就成了解決問題的助力器,用不好抱怨三明治,你會成為對方黑名單裡的常駐嘉賓。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3. 給抱怨限額

給自己每天的抱怨時間限定額度,五分鐘或者是十分鐘。如果你感覺今天抱怨太多了就要控制接下來都不要再沉浸在抱怨的環境裡。

心理學上有一種叫作反芻行為。意思是心理學家用反芻(或者思維反芻)來比喻對於我們經歷的某些事情,思維中的某些想法的反覆過度思考。研究發現,我們更喜歡在痛苦的經歷和悲傷的體驗中反芻。

就好像你越哭越覺得自己委屈,情緒就越來越激烈,愈發不能控制住自己。同理,如果你不停地沉浸在抱怨情緒中,你的抱怨情節就會十分嚴重,將會對抱怨形成依賴,會影響自身性格發展。

正如前文所說,抱怨要有效才能對自身有貢獻,無效抱怨不僅毀了自己的心情,還會影響身邊人和同事對你的看法。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總結一下,我們對待抱怨的態度不能採取一刀切的方式,要學會辯證看待抱怨本身。首先,作為人身上的情緒,那麼抱怨產生就一定有原因。有效的抱怨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原因並且有利於解決問題,無效的抱怨反而損人害己。

那麼,想要有效抱怨,現在抱怨前問自己三個問題,傾訴的對象能否理解你,是否在合適的情境下抱怨,傾訴對象和你抱怨的這件事有無聯繫。針對抱怨本身,就要學會用“抱怨三明治”來包裝,用中聽的話引起對方興趣,再理性地講出抱怨內容,最後讓對方意識到你抱怨的內容對對方有用。最後就是要學會限定自己每天的抱怨時間。

最重要的一句話,情緒不分對錯,重在找到情緒背後的原因並解決問題。

《抱怨的藝術》:學會有效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