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985、211高校稱呼被雙一流統籌,那麼以後就業會以雙一流名義取代985、211名義來招人嗎?

zx66wdzhangxin


老穆在解析之前,先給大家一些名詞解釋,如下:

【雙一流】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211工程】

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

目前,全國共有116所211大學。

【985工程】

即1998年5月,國家通過對若干所高等學校和已經接近並有條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進行重點建設,爭取使我國若干所大學和一批重點學科進入世界一流水平。

目前,全國共有39所985大學。


去年的時候,有家長在教育部官網上提問,諮詢985、211名單。

教育部給的回覆很明確:

“985工程”1998年啟動,支持39所高校結合國家創新體系進行重點建設。 “211工程”1993年啟動,先後共有112所高校納入建設範圍,全部高校均屬全國普通高等學校。

現已將“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統籌為“雙一流”建設。


早前,河北省石家莊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2018年《關於實施現代產業人才集聚工程的若干措施》……

其中,畢業於“雙一流”高校成為石家莊引才聚才的新標準之一。

年前,重慶市集中選調2020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其中明確要求“雙一流”建設高校,而不再是以前的985、211……

由此可見,985、211已成為過去式,雙一流將是未來的主流!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雙一流大學是繼985工程、211工程後,國家推行的又一國家級教育工程,雙一流打破了原985工程、211工程的格局,現成了新的體系。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強調,“雙一流”不是“985工程”、“211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級版,更不是山寨版,而是全新的計劃。在以後招聘過程中,在政府部門、科研院校、效益較好的企業,雙一流將會是其招聘的主流要求,但是地理位置偏遠、效益一般等企業,仍然會採用211工程要求。


一、雙一流有別於“985工程”、“211工程”,是多維多層評估體系


雙一流大學的目標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優先支持重點院校,以帶動其他高校發展,整體提升高教系統質量抬升。國家三部委頒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頒發(暫行)》,根據雙一流大學評估體系,整個評估指標包括國際化指標(II)、學術生產指標(AI)、人才培養指標(EI)、社會貢獻指標(SCI)、院校發展指標(IDI),採用多維多層評價指標(MMIS),兼顧個性特色和綜合功能。因此,不難看出國家推行雙一流大學,就是為了綜合全面的考評,大力發展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學科。


二、結合全國“雙一流”大學名單分析


根據國家對雙一流大學的評估,現階段共有42所大學被評為雙一流大學,其中被評為雙一流大學又分為兩個檔次,A類和B類,其中A類的大學有36所,B類的大學又6所。在這42所高校中,既有985工程也有部分僅為211工程的大學。


全國985工程大學共有39所,本次評估中均全部上榜,雙一流A類中全部為原985工程的大學,還有3所原985工程的大學這次僅被評為B類,具體為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另外有3所211工程大學上位雙一流B類,具體為鄭州大學、新疆大學、雲南大學。


不難看出,這次評估中,三所211工程大學從眾多的211大學中脫穎而出,引起了社會的劇烈反響。有的聲音認為國家在一定程度上照顧了這三所高校,也有人認為這三所高校深藏不露,實力很強,發展速度很快,能堪當此任。不管怎麼說,能上位雙一流大學序列就是實力。


三、關於就業是否採用“雙一流”大學取代985工程、211工程大學,老吳認為實力強的單位會用雙一流取代,實力弱的單位仍然採用211工程


至從雙一流大學出來後,很多招聘單位明確規定要雙一流大學畢業的,特別是科研機構、政府部門、高等院校、大型醫院等等,為什麼這麼規定?主要原因:


其一,這些招聘單位本身原來招聘要求就是985工程畢業的大學,因此,此次改為雙一流大學畢業的大學也是在情理之中,正是由於國家推行雙一流大學政策,各地方各單位必須要全面推行和支持,同時也是拓寬就業渠道。


其二,現在高校每年擴大招生,不管是大學生還是研究生、博士生等,因此,招聘單位選擇的餘地更多,一旦企業待遇好,求職的人絡繹不絕,適當提高門檻也是勢在必行,因此,很多效益好的單位、待遇好的單位均會提高響應門檻。


但是對於效益比較差、待遇有沒優勢,更是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可能不在省會城市,像中小城市等,這些地方一般不會成為畢業生的首先,特別是那些雙一流大學畢業的畢業生,更傾向選擇政府機構、科研院校或者大型企業,且像企業一般選擇大城市如上海、廣州、北京或者省會城市。相對於沒有優勢的企業,如果設置雙一流門檻,那估計沒幾個人回去,因此,必須要降低門檻,選擇211或者省屬重點大學即可,有利於人才引進,否則沒人來也是空的,還有招來的人,待遇方面不能滿足人家,也留不住人才。


因此,不少政府部門、科研院校、企業效益好的企業將招聘條件設置為雙一流大學畢業,一般這些單位均是每年的熱門就業單位,競爭十分激烈,老吳覺得現在一般會設置為雙一流大學或者985工程大學,主流是雙一流大學。如果效益一般的企業,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一般不會擴大到雙一流大學,只會停留在211工程大學。


老吳跟你談教育


作為一個高校人事工作者,真經可以肯定地說,這種改變是必然的。事實上,現在,已經有很多高校用雙一流為條件來招聘了。

前兩年,雙一流高校名單出臺後,真經所在學校就將招聘條件中的985、211改成了雙一流,這樣實際的招聘範圍比之前更寬了。


但這一條件我們一般不公開寫在招聘啟事上,而且作為內部政策在掌握,因為目前學校招聘不能唯學歷,一般情況下先看業績,再看學歷,同等業績下,雙一流的優先。從另一個角度說,非雙一流畢業生,如果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業績條件,幾乎不可能招聘進來。

這是高校的情況,據真經瞭解,多數高校都已經調整了這個口徑,將985、211改成了雙一流。還有地方上的公務員、事業編招聘,目前很多也改成雙一流了。但很多企業還沒有這麼改。因為企業對高校的這些改革並沒有那麼敏感,就像我們普通百姓仍然喜歡說985、211一樣,很多企業招聘人員甚至不知道哪些雙非學校新入選了雙一流,所以在招聘時可能仍然會有“歧視”。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最多到下一批雙一流遴選結束,社會上對雙一流的認識肯定會普遍加強,企業在招聘時肯定也會以雙一流為參考。


高校人才真經


會的。

教育部出臺雙一流目的就是要替代985、211。

985、211是歷史階段性的評價,已經不適應發展了。2017年開始的雙一流,五年一流動。名單不是固定的。

但是,985、211已經影響了近25年,不可能幾年退出歷史,還會長時間的留有社會影響。名號會一起並存,預計再有五年,雙一流會佔上風。



吉黑遼高報劉老師


對的,現在好多好單位就已設定門檻:必須是一流高校或一流學科高校,實際上條件就相當於原來的985或211高校。所謂的雙非不考慮。還有,對研究生而言,更有對其本科階段要求985或211,意思是即使是研究生,如果本科不是985或211也不考慮。更有甚者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都必須是985或211才考慮。


清風高山流水


985、211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雙一流取代原先的985、211是早晚的事情。目前人們還是常常提起985、211是因為這個稱呼存在了20多年了,在社會上還有著非常好的口碑和影響力。所以不管是找工作,還是在考研調劑,雖然許多學校還會要求本科畢業於985、211,但是已經越來越多的學校將這一條要求改為“雙一流”。隨著雙一流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可,985、211的概念將會逐漸被人們淡忘。

我們就以考研調劑來舉個例子,今年中科院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無機化學招收調劑,在調劑要求中,其中有一條就是本科211以上,類似這樣的要求,在考研調劑中是很常見的。我們再看另外一所學校的調劑,這個是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發佈的調劑,這裡的調劑要求已經改成了雙一流高校。


如果你關心大學生找工作的事情,會發現企業或事業單位要求本科必須畢業於985、211是非常常見的,2019年徐昌教育局教師招聘限定211和985就曾在網上引發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學歷歧視,但河南許昌市教育局回應,考核招聘不存在學歷歧視,用人單位有權招聘符合自己要求的教師。對此我也贊同許昌教育局的做法,985、211的學生也是努力考上的,就好比大學招聘教師要求博士學位,小學畢業的人不能認為這是學歷歧視吧!如果你覺得不公平,那就努力考研,也讀個博士。

本質上來講,無論是985還是現在的雙一流並沒有區別,因為學校還是那些學校,只是換了個名稱罷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取消985、211,就算取消985、211,沒有雙一流的出現,人們還會用原985,原211代稱。因為企業之所以會有985、211的限制,根源還是為了招聘更優秀的員工。


考研小秘書


很高興能夠通過頭條平臺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和看法,個人認為短時間內不會被取代,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

第一、現在大多數企業,尤其是知名企業還是以985、211為招聘條件,招聘信息中很明顯強調本碩985、211。雙一流是一個新興詞,短時間內不會取代985、211習慣的用法。

第二、雙一流對於大多數人群來說沒有被認可,因為在很長的時間內,大家一直在沿用985、211,總感覺雙一流還是不去如85、211順口順嘴,只是大家已經習慣,想被雙一流取代,短時間是不會的。

第三、打造雙一流大學是國家對高校提出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對於企業招聘來說短時間內不會被取代。

希望以上幾點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蝸牛老師數學講堂


未來20年甚至50年,211,985都是重要指標,雙一流也會算!但是不要忘記一點,211,985是雙一流的子集關係!所以雙一流本質上沒意義的,因為211,985都是雙一流,這個類似一本,以前的二本現在升了一本有用嗎?擴張的大家一般都不怎麼認可!再說211都有110所,很多非部屬211在社會上依然不怎麼認可,更不用超過110所的雙一流了。我覺得什麼是有重大作用的?數量越來越少的,而不是數量越來越多的!物以稀為貴是恆古不變的道理,而不是所謂名號。


彪悍的人生也需要解釋


可能最近一兩年有的,比較落後地區的招聘單位還會用985和211這樣的詞彙來形容我們國家的優秀大學。

不過等到過兩天以後,雙一流大學的名聲越來越響亮,人們也會漸漸的記住這個雙遺留的名字,就會慢慢的把985和211這樣的形容詞去掉。

其實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對大學的特殊的稱呼,就像原來什麼“老八校”

現在很多招聘單位在招聘的時候,都已經使用上了雙一流的名稱,他們在招聘的時候也是緊跟著大學的變化和趨勢,因為每個單位都希望找到優秀的學生。


宇宙最好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