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公佈今年為民辦實事30個項目,開展4條小流域綜合治理是重點!

  日前,市委、市政府發出

  《關於開展2020年為民辦實事工作的通知》

  確定2020年實施30個為民辦實事項目

  這些項目涵蓋了民生各領域

  一起來看看

  市委、市政府日前發出《關於開展2020年為民辦實事工作的通知》,確定2020年實施30個為民辦實事項目。這些項目涵蓋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交通、城市提升、農業農村、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民生各領域,力爭通過項目的組織實施,有力解決一批群眾關注度高、社會影響面廣、關聯度大的民生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於去年9月啟動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徵集工作,通過三明市政府門戶網站、三明日報、信函等形式,共向全社會徵集建議40多條,按照急需先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經過認真研究論證,最終形成今年的為民辦實事工作計劃,覆蓋了徵集意見過程中群眾反映的關注熱點和訴求焦點。

  總的包括4個方面,30個項目

  城鄉基礎設施方面,包括實施31個老舊小區改造建設、新開工保障性住房440套、建設與改造農村公路150公里、新增公共停車泊位800個等。

  社會事業方面,包括新開工建設公辦幼兒園25所、新增學位8640個,實施中小學建設項目45個、新增學位1.06萬個;建設2個嬰幼兒照護服務試點、320個託位;改造提升全國精神文明展覽館(三明)等。

  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包括實施實施市區後山(獅子坑)地災治理、生態修復及綠道景觀整治提升項目、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9.2萬畝、治理河長75公里、新建和改造汙水管網90公里,推行城市垃圾分類,治理農村生活汙水垃圾等。

  保障群眾生活方面,包括治理“餐桌汙染”、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殘疾人補貼標準等。

  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級各部門認真抓緊實施,科學安排進度,加強統籌協調,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並在明年的“兩會”上向代表和委員專項通報完成情況,做到年初承諾、年底交賬,確保群眾得到實惠。

  (一)持續完善城鄉基礎設施

  1.補齊農村供水工程短板,受益人口19萬人。

  2.提升城市供水水質,改造提升4座老舊水廠,45公里供水管網。

  3.組織實施造福工程,完成地災隱患點、邊遠地區等困難群眾搬遷安置1017人。

  4.實施31個老舊小區改造。

  5.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各類棚戶區440套,基本建成457套。

  6.實施“四好農村路”,建設與改造農村公路150公里,安保提升80公里。

  7.整治100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路段。

  8.全市城市建成區新增路外公共停車泊位800個。

  9.推進“廁所革命”,全市新改建公共廁所247座。

  (二)持續加快社會事業發展

  1.實施養老服務工程,建設5個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6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80個農村幸福院。

  2.持續深化醫改,完善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收付費改革,降低人民群眾就醫負擔。

  3.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政府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69元提高到74元。

  4.新開工建設公辦幼兒園25所、新增學位8640個,實施中小學建設項目45個、新增學位1.06萬個。

  5.新建或改擴建2個嬰幼兒照護服務試點,設320個託位。

  6.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6萬人以上,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萬人次。

  7.推進1個歷史文化名鎮、12個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94處歷史建築保護利用。

  8.新建2個智慧體育公園、5個籠式足球場。

  9.實施現代鄉村建設,新增培訓新型職業農民3000人以上,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試點建設,不斷提升覆蓋面。

  10.實施全國精神文明展覽館(三明)改造提升工程,打造最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設教育基地、青少年文明實踐基地、志願者交流平臺。

  (三)持續深化生態文明建設

  1.實施市區後山(獅子坑)、軍分區後山等地災治理、生態修復、兒童公園、健身休閒步道、麒麟山與綠道連接線及配套設施等工程,開展綠道沿途93處山體滑坡的治理。

  2.全市計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9.2萬畝。

  3.綜合治理河長75公里。

  4.重點開展4條小流域綜合治理。

  5.新建和改造城市汙水管網90公里。

  6.完成33個以上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完成4400戶農村戶廁無害化改造建設,提升5個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

  7.城市建成區居住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50%以上。

  

(四)持續強化民生兜底保障

  1.加強食品農產品安全監管;新增認證“三品一標”產品30個以上;創建12家“明廚亮灶”示範單位。

  2.城鄉低保標準按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42%確定、公佈。

  3.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80元,重度殘疾人一級護理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15元,重度殘疾人二級護理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85元。

  4.對全市水稻種植(制種)保險、森林綜合保險、養殖業保險、農村住房保險等農業保險保費給予財政補貼,開展設施種植業、設施畜禽養殖、設施食用菌保險,實施縣域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和創業擔保貸款貼息。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劉巖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