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人人喜歡的國寶大熊貓,假如發生戰爭會是什麼樣的處境?

在民國開始的時候,大熊貓幾乎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因為他們生活在四川的深山老林裡,曝光率很低,再加上當時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連吃飯都是個問題,就不會去在乎大熊貓的問題了。

大熊貓的地位提升還是因為歐美的神父發現了它的身影,以前外國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種奇怪的物種,所以在一名歐洲神父發現的熊貓的蹤跡並將熊貓的信息帶回了歐洲後,當即在歐美國家引發了對熊貓的熱潮。

和平年代人人喜歡的國寶大熊貓,假如發生戰爭會是什麼樣的處境?

熊貓外交在現代的出現

不過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樣,剛開始歐美國家的人根本就沒有被這種可愛的動物給打動心扉,他們對熊貓的表達方式就是獵捕。

他們拿起槍支來到了四川,獵殺了起碼幾十只熊貓製造成標本,並最終帶回了國內,隨著這些標本在歐美國家的展示,熊貓的熱潮在歐美國家越發高漲起來。

而歐美人對熊貓的看法是在有人把熊貓活著帶回到他們國家後發生改變的,活著的熊貓讓歐美人感受到了這種動物的可愛之處,所有人的心都被這種可愛的動物給萌化了,因此在很多人的抗議下,再也沒有人敢到中國獵殺熊貓,他們開始把熊貓擺上了神壇。

和平年代人人喜歡的國寶大熊貓,假如發生戰爭會是什麼樣的處境?

在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開始積極尋求起了美國的幫助,宋美齡在美國展開募捐活動的過程中,因為了解到了美國人對熊貓的喜愛,所以當即決定送了兩隻熊貓給美國人,這是熊貓外交的初端。

而宋美齡的這個舉動,也收穫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對後來的人給予了很多啟發。

和平年代人人喜歡的國寶大熊貓,假如發生戰爭會是什麼樣的處境?

熊貓在歷史中出現的身影

想必大家對熊貓的瞭解是隻限於現代的,但是據某些專家的估測,熊貓在上古時期其實就已經和人們有所接觸,在黃帝和蚩尤展開大戰的時候,黃帝一方是騎著巨熊和蚩尤作戰的,當時蚩尤一方的坐騎名叫食鐵曾,而食鐵獸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大熊貓。

而在唐朝的時候,武則天在給日本這個國家取名字的時候,也送了兩隻熊貓和70張熊貓皮給日本人,相比於宋美齡的做法,武則天是要早一千多年時間的。

和平年代人人喜歡的國寶大熊貓,假如發生戰爭會是什麼樣的處境?

歐美人對熊貓的喜愛以及熊貓的高昂租金

接下來我們再說到外國人對熊貓的喜愛,熊貓在現代之後一直在外交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為了我國與許多國家友誼的象徵,剛開始的時候是有送出過不少熊貓給外國的。

不過當國家意識到熊貓的珍貴之後,就在上個世紀末期終止了贈送熊貓的行為,把送熊貓改為了租熊貓。

而租熊貓的價格現在是一對一年100萬美金左右,也就是一對一年600萬人民幣左右,這個還不是最重要的,在熊貓租出去之後,每年的熊貓的食物費用也高達100萬美金,總的相加,外國租中國的熊貓, 花費的金錢是一對一年1000萬左右

和平年代人人喜歡的國寶大熊貓,假如發生戰爭會是什麼樣的處境?

所以說熊貓在抗日戰爭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很尋常,後來是受到了歐美國家熊貓熱潮的影響,國民政府才開始重視起了熊貓,才開始給予了熊貓一絲關注,不過當時的老百姓們對熊貓卻沒有太大的感覺,因為當時人們正處在戰火的威脅下,連能不能活到明天都是個問題,誰有精力去關注動物問題?

(本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