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六校2019級高一上期末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六校2019級高一上期末聯考

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拓(tà)本 梵(fán)婀玲 癸丑(ɡuǐ) 纖(xiān)塵不染

B.移徙(xǐ) 潛(qián)意識 吐哺(bǔ) 匪我愆(qiān)期

C.馴(xún)鴿 訾詈(zǐ lì) 溘(kè)死 一觴(shāng)一詠

D.裨(bì)益 侮辱(wú) 埋(mái)怨 修禊(xì)

2.下列選項中字形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斑駁 磐石 守拙 相形見絀 沒精打彩 B.伶俜 馳騁 貽誤 嗔目結舌 吉人天相 C.寒暄 顫粟 詆譭 放浪形骸 坐收漁利 D.諳熟 慷慨 蓊鬱 一籌莫展 再接再厲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聯合國新任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曾擔任葡萄牙總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國語言信手拈來,各外媒對他的語言才能讚不絕口。 B.實施新政策不到三年時間,咱村就已改頭換面:不僅重見青山綠水,而且家家都致富了。 C.這十年間的悲歡離合,白雲蒼狗,令人在冷靜沉默中回想起來不禁感慨萬千,前塵往事久久縈繞於心,鬱積於懷。 D.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塵埃落定,被告人高承勇被判處死刑,當地市民街頭相見也會情不自禁地彈冠相慶。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國家林業局著手編訂《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計劃在2016年至2050年間,完成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黃淮海、西南、京津冀及東北地區六大儲備林建設基地。 B.對於機器人是否比人類聰明,未來是否可能替代人類,假如機器人產業完全替代人類生產,人還能做些什麼等問題,來合肥參加會議的專家學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C.把研究方向聚焦在威脅人類生命乃至健康的重大傳染病防治上,把目標定位在提高藥物的臨床療效上,加上大團隊合作,這些為青蒿素的發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D.中國作家曹文軒獲得2016年度國際安徒生獎,他的獲獎充分證明:一個作家只有立足於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生活,寫出生活的真實與美好,才能獲得世界的認可。5.與例句修辭不同的一項是( )例句: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A.一陣自行車的鈴聲,由遠而近,灑在溪邊的小路上。 B.湯三圓子捏著甜膩膩的嗓子,花言巧語。 C.長江兩岸綠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 D.像多數的江南小鎮一樣,周莊得坐船去才有味道。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苟餘情其信芳 自可斷來信人 B.謝家來貴門 多謝後世人 C.留待作遺施 採之慾遺誰 D.適得府君書 少無適俗韻7.(題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 一個人在創作和欣賞時所表現的趣味,大半由資稟性情、身世經歷和傳統習尚三個因素決定。

。這三層功夫就是通常所謂的學問修養,而純正的趣味必定是學問修養的結果。

①它們的影響有好有壞

②我們應該根據固有的資稟性情而加以磨礪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傳統習尚而融會貫通

④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個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擺脫

⑥擴充身世經歷而加以細心體驗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⑤①②③⑥

8.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國文學史上所說的“風騷”,“風”指《國風》,“騷”指《離騷》,它們分別代表了我國古代詩歌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傳統。
B.朔,指的是農曆每月月末。農曆每月初一稱“晦”,十五稱“望”,十六稱“既望”。
C.《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漢民族最長的敘事詩,與北朝的《木蘭詩》並稱“樂府雙璧”,是古樂府民歌代表作。
D.山南水北謂之陰,山北水南謂之陽。如《愚公移山》 “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中的“漢陰”指漢水北面。

​江西省南昌市六校2019級高一上期末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情景默寫
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詩經?氓》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描寫了女子出嫁後起早貪黑辛勤勞作,毫無閒暇的情形。
(2)《歸園田居》(其一)中描寫鄰近村舍依稀可見,村落裡炊煙裊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用“固知一死生為虛誕,_____”來批評魏晉名士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三、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張守約,字希參,濮州人。以蔭主原州截原寨。為廣南走馬承受公事,二年四詣闕,陳南方利害,皆見納用,歐陽修薦其有智略、知邊事,擢知融州。峒將吳儂恃險為邊患,捕誅之。修復薦守約可任將帥,為定州路駐泊都監,徙秦鳳。居職六年,括生羌隱土千頃以募射手,築硤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


夏人萬騎來寇守約適巡邊與之遇簡兵五百逆戰眾寡不侔勢小卻。夏人張兩翼來,守約挺身立陣前,自節金鼓,發強弩殪其酋,敵遂退。河州羌率眾三萬屯於敦波,欲復舊地,守約度洮水擊破之,取窖粟食軍。羌老弱畜產走南山,左右欲邀之,雲可獲萬萬。守約曰:“彼非敢迎戰,逃死耳,輒出者斬!”鬼章圍岷州,守約提敢死士鳴鼓張幟高山上,賊驚顧而遁,遂知岷州,降其首領千七百人。遷西上閣門使、知鎮戎軍,徙環州。慕家族頡佷難制,搖動種落,勒兵討擒之,餘遁入夏國。守約駐師境上,檄取不置,居數日,械以來,斬於市。從徵靈武,至清遠軍,勸高遵裕令士眾護糧餉,以防抄掠,不聽,果以敗還。守約有捍海南鹹平之功,亦不錄。
進為環慶都鈐轄、知邠州,徙涇原、鄜延、秦鳳副總管,領康州刺史。夏人十萬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涇州,涇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費不貲,適歲飢,罷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約曰:“歉歲勞民,甚於河患,吾且徐圖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禱而遷諸北,以殺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為沙磧。以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召還,道卒,年七十五。


(節選自《宋史?張守約傳》,選入時有刪改)


​江西省南昌市六校2019級高一上期末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夏人萬騎來寇守約/適巡邊/與之遇/簡兵五百逆戰/眾寡不侔勢小卻
B.夏人萬騎來寇/守約適巡邊/與之遇/簡兵五百/逆戰眾寡不侔/勢小卻
C.夏人萬騎來寇守約/適巡邊/與之遇/簡兵五百/逆戰眾寡不侔/勢小卻
D.夏人萬騎來寇/守約適巡邊/與之遇/簡兵五百逆戰/眾寡不侔/勢小卻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蔭,指庇廕,封建時代因父祖有功勳或擔任官職而推恩給予子孫入學、受封或任官的權利。
B.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戰用於指揮進退的銅鑼和軍鼓,代表行軍與戰鬥的信號,“金”用以進眾,“鼓”用以止眾。
C.路,宋元時代行政區域名,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為監察區,後轉為行政區。宋代的路相當於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當於明清的府。
D.擢,拔也,指拔官,提升官職,《後漢書?公孫述傳》中有“程烏、李育以有才幹,皆擢用之”,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拜(提拔授官)等。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守約衛國戍邊,恪盡職守。任廣南走馬承受公事,兩年四次入朝陳述南方形勢,都被採用;提拔為融州知府,捕殺峒將吳儂,掃除邊境禍患。
B.張守約治軍嚴明,禁殺無辜。河州羌人軍隊被擊敗後,老弱的羌人帶著牲畜和財產逃命,張守約向全軍發佈嚴禁部下前往截殺、劫掠的命令。
C.張守約通曉邊務,膽大心細。難以節制的慕氏家族鼓動部落滋事,他率軍征伐,將其斬首;高遵裕征討靈武,不聽他防劫勸告,結果兵敗而歸。
D.張守約足智多謀,出奇制勝。鬼章包圍岷州,張守約率領敢死隊在高山上擊響戰鼓,豎立戰旗,虛張聲勢,賊兵驚慌得四處張望,倉皇而逃。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守約駐師境上,檄取不置,居數日,械以來,斬於市。
(2)或曰:“如水害何?”守約曰:“歉歲勞民,甚於河患,吾且徐圖之。”


四、詩歌鑑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各小題。

踏莎行

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詞人獨處客館,一個“閉”字鎖住了館門,也鎖住了詞人的心。春寒料峭,杜鵑悲啼,斜陽漸沉,這所有景物觸動了詞人一腔身世淒涼之感。
B.一個“砌”字把不可言傳的抽象的微妙的感情,變為具體形象的東西,同時也使人想象詞人心中的積恨也如磚石壘成的城牆那般沉重堅實而無法消解。
C.“樓臺”“津渡”“桃源”都是清冷孤寂生活的象徵,表現的是詞人被貶後感到美好的生活已消失,有一種無所適從的惆悵之情和前途茫然之感。


D.“驛寄梅花,魚傳尺素”寫詞人遭遇貶官,精神至感痛苦,所以朋友的禮物和書信不僅沒讓他感到高興,反而更引發了他思鄉懷舊的離愁別緒。
15.此詞末兩句曾令蘇軾擊節讚歎,竟書於扇面。這兩句究竟好在何處?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題。

大青衣

胡玲

原本寧靜的村莊突然熱鬧了,鄉親們雀躍著歡呼著,紛紛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戶家請柳月如來唱戲。
剛近黃昏,鄉親們潮水般湧向李大戶家,青蓮好奇地跟在人群后來到李大戶家院裡,燈火通明,高高的戲臺前擠滿了人,他們昂著頭,瞪著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場。青蓮貓起身子,鉚著勁兒朝前鑽,像一尾滑溜的小魚兒,鑽到了人群最前面。
鑼鼓鏗鏘,樂聲四起,柳月如一襲飄逸的青色長裙,款款從幕布後走出來,身姿婀娜,蓮步輕移,宛如踩在雲端的仙女,喧鬧的人群瞬間寂靜。柳月如眼波流轉,一翹蘭花指,一抖水袖,行雲流水,靈動自如。柳月如輕啟朱唇,黃鸝一樣清脆婉轉的聲音脫口而出。人們看呆了,聽痴了,像木頭人立在當地。青蓮尚小,看不懂劇情,聽不懂戲文,可柳月如彷彿帶著一股子魔力,深深誘惑著青蓮,讓青蓮的目光無法從她身上移走。她哭,青蓮跟著哭;她笑,青蓮也笑。


戲散,柳月如對鏡卸妝.從鏡子裡看到了身後的青蓮。青蓮面容清秀,身形纖細,眼神裡有股子堅定倔強勁兒。柳月如說:“真是個唱青衣的好坯子。願意跟我學戲嗎?”青蓮開口:“願意,我要唱戲,像你一樣。”
柳月如對青蓮很嚴,唱唸做打,手把手教青蓮,青蓮學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罰。名師出高徒,十年勤學苦練,青蓮成了劇團最出色的青衣,表演細膩莊重,秦香蓮、白素貞、王寶釧,所有青衣角色 被她演繹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也不知從何時起,看戲的人越來越少了。臺上,青蓮賣力表演;臺下,看客寥寥無幾,青蓮從最初的失落、失望演變為絕望。
一天,一個打扮時尚的男人來劇團找青蓮。“青蓮小姐,我們公司正在挖掘歌星,以你的形象和唱功,絕對能夠火,你可有興趣?”說完,男人把一張名片放在桌上,那天,青蓮去找柳月如:“師傅,有人說我可以做歌星。沒人愛看戲了,我想另找出路。”柳月如說:“即使臺下只有一個觀眾,我們也要唱下去。”青蓮脫下戲服:“不,我再也不唱獨角戲了。”青蓮果然火了,唱歌、走穴、商演,她春風得意,熱鬧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劇團和柳月如。
五年後的一天,青蓮和老闆相約在咖啡廳商談演出事宜。不遠處,有幾個年輕人望著她竊竊私語。“看,那不是歌星青蓮嗎?聽說她以前是唱青衣的。她的唱功、動作、神態都有傳統戲的影子,怪不得她唱歌有種與眾不同的味道。”他們的話傳進青蓮耳朵裡。

老闆來了。
青蓮說:“有個問題我一直想問你。你當初為什麼覺得我能唱出來?”老闆一笑:“因為你有戲劇底子,唱出來有特色,要不然,你怎麼會紅?要知道,現在會唱歌的人一抓一大把。”青蓮內心像被人投了一塊大石頭,波濤洶湧。
第二天,青蓮取消所有活動,趕到縣劇團,卻發現大門緊閉,向周圍人打聽,才知道,劇團生意冷清,半年前已經倒閉了。
第三天,青蓮找到柳月如家裡,看到的是柳月如的靈位。守靈的老太太說:“你是青蓮吧?月如臨終前,她叮囑我把一樣東西交給你。月如是個戲痴啊,愛戲的人越來越少,懂戲的人越來越少,她整日鬱鬱寡歡。”
老太太拿出一個盒子遞給青蓮。青蓮打開,裡面是一套青衣的戲服,正是她初次看師傅唱戲時穿的那套。“師傅!”青蓮愴然淚下,跪倒在柳月如靈前。
沒多久,縣劇團重新開張。鑼鼓鏗鏘,樂聲四起,青蓮一襲飄逸的青色長裙,款款從幕布後走出來……
16.下列對這篇小說相關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寫安靜的村莊因柳月如來唱戲而熱鬧,與後文“看戲的人越來越少”形成對比,為後來青蓮去唱歌作鋪墊。

B.小說一波三折,從聽戲、學戲到放棄戲曲,最後又重新走上戲曲的舞臺,以青蓮的人生選擇為線索,推動情節發展。
C.小說運用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手法塑造柳月如的形象,突出了她深厚的功底、生動的氣韻與對戲曲的堅守。
D.小說採用留白式結尾,給人無盡的想象空間,青蓮重開劇團說明青蓮對月如充滿愧疚,也表現了她對戲曲的喜愛。
17.分析文中兩處畫線句子的含意及其作用。
18.小說以“大青衣”為題好在哪裡?請結合全文試作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題。


​江西省南昌市六校2019級高一上期末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材料一
6月2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6顆北斗導航衛星。截至目前,北斗三號已成功發射21顆衛星,包括18顆MEO衛星,這一軌道的衛星因小巧靈活加之英文簡稱諧音而被網友稱為“萌星”;1顆GEO衛星,這一軌道的衛星被北斗人稱為“吉星”;以及兩顆IGSO衛星,被北斗人稱為“愛星”。“萌星”是全球組網的主力,不辭辛勞地繞著地球滿場跑,以求覆蓋到全球更廣闊的區域;“吉星”則始終隨著地球自轉而動,以便時刻聚焦祖國;“愛星”則像辛勤的蜜蜂一樣,讓自己的星下點軌跡始終聚焦亞太地區跳8字舞。此次發射的第46顆北斗導航衛星,是北斗三號系統的第二顆“愛星”。


(摘編自2019年6月27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網站)
材料二
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5月22日在北京召開,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據瞭解,我國今年還將發射6至8顆北斗三號衛星,繼續加快全球組網步伐。20餘年來,我國北斗導航實現“三步走”。去年,北斗三號衛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績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國速度”。在北斗背後,是一支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為主的研發團隊,他們秉持“北斗精神”為國家託舉國之重器。


北斗一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範本堯回憶,國產化從北斗一號的太陽帆板做起,“當時很多衛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硬著頭皮上”。以總指揮李祖洪、總設計師範本堯等為代表的老一輩北斗人逐一攻克難題,於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號系統,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後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北斗二號研製在國產化的道路上邁出更大步伐。為實現快速形成區域導航服務能力的國家戰略,以謝軍、楊慧等為代表的北斗人設計了國際上首個以GEO/IGSO衛星為主、有源與無源導航多功能服務相融合的衛星方案,攻克了以導航衛星總體技術、高精度星載原子鐘等為代表的多項關鍵技術,建成了國際上首個混合星座區域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三號更是一馬當先,開始了從並跑到領跑的征程。五院衛星團隊在謝軍、遲軍、王平、陳忠貴等的帶領下,率先提出國際上首個高中軌道星間鏈路混合型新體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星間鏈路網絡協議、自主定軌、時間同步等系統方案,填補了國內空白。
(摘編自2019年5月27 日《經濟參考報》)
材料三
作為一個重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北斗直接牽引帶動著數百家單位、上萬名研製人員。北斗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謝軍告訴記者,“這是一項團隊工程,在過去20多年的研製過程中,沒有個人英雄,航天事業的成功是一個團隊的成功。”謝軍說,即便是團隊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著掖著”。他們相信“教會徒弟才能解放師傅,一代更比一代強”,從而醉心於推進知識轉移和人才培養。

(摘編自《中國北斗的自主創新之路——將“命脈”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
材料四
北斗系統被稱為“太空絲綢之路”。英國皇家聯合軍種防務與安全研究所的亞歷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這期間肯定有涉及擴大影響力的因素,但更多則是關於經濟安全的。”他認為,能夠與全球定位系統(GPS)匹敵的全球導航系統,是中國成為太空領域全球領導者雄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摘編自2018年9月25日網易科技報道《BBC:中國北斗導航系統走向全球》)
19.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無到有,從並跑到領跑,體現了中國速度,目前,已經全面領先世界其他導航系統。
B.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這和北斗團隊的接力奮鬥密不可分。
C.北斗三號的三種衛星發揮著不同的功能,我國發射的第46顆北斗導航衛星是北斗三號的第21顆衛星。
D.北斗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團隊工程,它的研製發展走過了20多年的歷程,對國家的發展意義重大。
20.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太陽帆板是北斗衛星國產化的開端,這之後北斗衛星國產化步伐逐漸加快,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不斷出現。
B.隨著北斗系統由區域導航發展到全球導航,西方有人從不同角度對中國發展衛星導航系統的目的作出自己的判斷。
C.由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從北斗一號到北斗三號,北斗“三步走”的規劃是由區域覆蓋到全球覆蓋,為全球提供服務。
D.2018年是北斗衛星高密度發射期,2019年再發射6至8顆衛星之後,將開啟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時代。
21.“北斗精神”的內涵是什麼?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六、語言表達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讀書人是世間的幸福人,因為他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______。現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後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人們通過閱讀,不僅能進入不同時空的世界,更為重要的是,______: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思考,從《正氣歌》學得人格的剛烈,從魯迅學得批判精神,從列夫·托爾斯泰學得道德的執著。笛卡兒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______;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彷彿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這就是讀書使人避惡。

23.觀察下面的圖片,整合圖片信息,緊扣“贏”字的構件和含義,寫一段100個字左右的文字。

​江西省南昌市六校2019級高一上期末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七、材料作文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忽略可以是一種愛護,可以是一種傷害;忽略可以是一種策略,可以是一種過錯;忽略可以是一種高尚的境界,可以是一種卑微的態度。


請以“忽略”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自己的經歷、感受和見解,可以講述自己身邊的故事。
要求: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寫成記敘文。不少於800字。

參考答案及解析

1.B(A“梵婀玲”的“梵”讀fàn;C“馴鴿”的“馴”讀xùn;D“侮辱”的“侮”讀w,“埋怨”的“埋”應讀“mán”。)


2.D(A“沒精打彩”中“彩”應改為“採”;B“嗔目結舌”中“嗔”應改為“瞠”;C“顫粟”的“粟”應改為“慄”。)


3.C(A 信手拈來:隨手拿來。多形容寫文章時詞彙和材料豐富,不費思索,就能寫出來。此處是說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死過語言可以隨口說出,屬於對象誤用。B 改頭換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變內容(含貶義)。此處是說新政策的實施,讓村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合語境。C 白雲蒼狗,指浮雲像白衣裳,頃刻又變得像灰色的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符合語境。D 彈冠相慶:比喻一個人做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夥因此將得到援引,有官可做,也互相祝賀。後用來形容壞人得意。含貶義。此處是說懲治了壞人,市民高興慶賀。感情色彩不當,望文生義。)


4.D(A 搭配不當,“完成”和“基地”不能搭配,將“基地”和“建設”顛倒位置;B 搭配不當,“回答是肯定的”無法與第三個問題搭配,改成“來合肥參加會議的專家學者的答案各不相同”;C“生命乃至健康”語序不當,不符合輕重程度,將“生命”和“健康”顛倒位置。)


5.D(不是通感,其餘三項都是通感。通感修辭格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即: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


6.C(A項,副詞,的確/名詞,媒人。B項,動詞,辭別/動詞,告訴;C項,動詞,贈送。D項,副詞,剛才/動詞,適合。)

7.C(比較四個選項,可知,應先確定句和句哪一個放在第一位。分析橫線前的句子可知“資稟性情、身世經歷和傳統習尚三個因素”與句中的“這三者”相搭配,所以句應放在第一位,故排除A、B兩項。再分析C、D兩項,確定句和句的位置即可。分析文段可知,句中的“它們”與句中的“這三者”相接,所以句應放在第二位。據此分析可知,應選C。)


8.C(A“它們分別代表了我國古代詩歌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傳統”解說錯誤,“風”和


“騷”分別代表了我國古代詩歌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傳統;B“朔,指的是農曆每月月末。農曆每月初一稱‘晦’”解說錯誤,“朔”指農曆每月初一,“晦”指農曆每月月末的最後一天;D“山南水北謂之陰,山北水南謂之陽”錯誤,“‘漢陰’指漢水北面”說反了,應改為: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如《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中的“漢陰”指漢水南面。)


9.夙興夜寐 靡有朝矣 曖曖遠人村 依依墟里煙 齊彭殤為妄作 (要注意的易錯字有:夙、寐、靡、曖、墟、殤。)


10.D(大意是:夏人萬名騎兵前來侵犯邊境,張守約恰好巡視邊境,與他們相遇。(張守約)挑選五百名騎兵迎戰,寡不敵眾,陣勢稍微後退。句中,“守約”為人名,作主語,其前斷句,排除AC兩項;“逆戰”是“迎戰”的意思,作謂語,其後斷句,排除B。)


11.B(“‘金’用以進眾,‘鼓’用以止眾”解說錯誤。“金”用以止眾,“鼓”用以進眾。古代軍隊行軍作戰時離不開金鼓,命令軍隊行動與進攻就打鼓,即鳴鼓而攻,而命令軍隊停止或退回就擊鉦,即鳴金收兵。)

12.C(“將其斬首”分析錯誤,依據原文“勒兵討擒之,餘遁入夏國。守約駐師境上,檄取不置,居數日,械以來,斬於市”可知,慕氏家族只是被張守約捉拿,被斬首的是逃到夏國的部落餘眾。)

13.(1)張守約在邊境上駐紮軍隊,下軍令追捕不放棄,過了幾天,用枷鎖拘捕來,在街市上斬首。(檄:名詞作動詞,下軍令;置:動詞,放棄;居:動詞,停留,引申為“過了”;械:名詞作動詞,用枷鎖拘捕;斬於市:狀語後置,於市斬。)

(2)有人問:“怎麼對付水災?”張守約說:“饑荒之年役使民眾,比水患還要厲害,我將慢慢想辦法解決。(或:有人;如……何:怎麼辦,怎麼對付/應付;歉歲:荒年;甚於河患:於河患甚,比水患還要厲害,介詞結構後置;圖:打算,想辦法解決。)

參考譯文:
張守約,字希參,是濮州人。(他)憑藉父祖的功勳主管原州截原寨。(他)擔任廣南走馬承受公事,兩年中四次入朝,陳述南方形勢的利弊,(建議)都被採納。歐陽修推薦他有智慧謀略、通曉邊塞事務,(他)被提拔為融州知州。峒族將領吳儂憑恃險要地勢而成為邊境禍患,(張守約)捕殺了他。歐陽修又推薦張守約可以擔任將帥,(他)擔任了定州路駐泊都監,調往秦鳳(任職)。在職六年,查出生羌隱瞞一千頃田地用來招募射手,修築硤石堡、甘谷城,評定功勞(數他)最多。


夏人萬名騎兵前來侵犯邊境,張守約恰好巡視邊境,與他們相遇。(張守約)挑選五百名騎兵迎戰,寡不敵眾,陣勢稍微後退。夏人從兩邊包抄,張守約在陣前挺身站立,親自擂響戰鼓,發強弩射殺敵方的首領,敵人於是退走了。河州羌族部落首領率三萬人馬在敦波駐紮,想收復失地,張守約渡過洮水打敗了他們,取出他們藏在地窖裡的粟米給自己的部隊吃。年老體弱的羌人帶著牲畜和財產逃往南山,張守約的部下想堵截他們,說可以繳獲很多。張守約說:“他們不敢迎戰,只是逃命罷了,擅自出擊的人斬首!”鬼章包圍岷州,張守約帶領敢死隊在高山上擂響戰鼓,豎立戰旗,賊兵驚慌得四處張望,倉皇而逃,(張守約)於是擔任岷州知州,降服他手下的大小首領一千七百人。(朝廷)提升(張守約)為西上閣門使,鎮戎軍主管,調往環州任職。慕氏家族強橫兇狠難以節制,鼓動部落滋事,(張守約)統率軍隊征討並擒獲他們,部落餘眾逃到夏國。張守約在邊境上駐紮軍隊,下軍令追捕不捨,過了幾天,用枷鎖拘捕來,在街市上斬首。跟隨(皇帝)征討靈武,到達清遠軍,勸告高遵裕命令士兵保護好糧餉,以防備被(敵方)搶劫,(但高遵裕)不聽從勸告,結果兵敗而歸。張守約有捍衛海南鹹平的功勞,不被記功。

(張守約)進職為環慶都鈐轄、邠州知州,又調任涇原、鄜延、秦鳳副總管,兼任康州刺史。夏人在南牟駐軍十萬,畏懼張守約的威名,帶領軍隊退走了。任涇州知州,涇水經常沖毀城牆,每年春天都必須加固堤壩,所花費用無法計算。正值饑荒之年,(張守約)廢除了這一勞役。有人問:“怎麼對付水災?”張守約說:“饑荒之年役使民眾,比水患還要厲害,我將慢慢想辦法解決。”河神祠原來在河南岸,(張守約)禱告後把它遷到河北岸,(用這種方法)來制止河水氾濫。有一天夜裡雷雨大作,第二天,河水改向南流,河的北岸就成為沙灘。(朝廷)召(張守約)回朝擔任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張守約)在途中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14.C(“‘樓臺’‘津渡’‘桃源’都是清冷孤寂生活的象徵”錯誤,“樓臺”“津渡”“桃源”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徵,“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即“樓臺消失在濃霧中,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見。望斷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無處可尋”才象徵生活的清冷孤寂。)

15.(1)採用了擬人手法,由於分別加入了“幸自”和“為誰”兩個字,使山水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2)採用了象徵手法,本應環繞郴山,而卻離鄉背井“流下瀟湘去”的郴江之水,象徵了作者本想為國效力,如今卻離鄉遠謫的深長怨恨。(3)無理而妙,江水東流本是自然現象,怨其“流下瀟湘”是為無理,但又巧妙地寫出了詩人離鄉遠謫的悽苦心情(或“對美好事物不能保有而為命運所播弄的悲哀”)。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賞析詞句,首先要明白該句在詞中的意義,即解說或概括詞句內容;其次要看詞句有什麼特點,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當然任何賞析都離不開詞的主旨,即詞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詞句中包含的情感。遠方的親友送來安慰的信息,按理應該欣喜為是,但身為貶謫之詞人,北歸無望,卻“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每一封裹寄著親友慰安的書信,觸動的總是詞人那根敏感的心絃,奏響的是對往昔生活的追憶和痛省今時困苦處境的一曲曲悽傷哀婉的歌。每一封信來,詞人就歷經一次這個心靈掙扎的歷程。離恨猶如“恨”牆高砌,使人不勝負擔 。恨誰,恨什麼,身處逆境的詞人沒有明說。聯繫他在《自輓詞》中所說:“一朝奇禍作,漂零至於是。”可知他的恨,與飄零有關,他的飄零與黨禍相聯。在詞史上,作為婉約派代表詞人,秦觀正是以這堵心中的“恨”牆表明他對現實的抗爭。他何嘗不欲將心中的悲憤一吐為快?但他憂讒畏譏,不能說透。於是化實為虛,作宕開之筆,採用了擬人手法,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問:“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無理有情,無理而妙。好像詞人在對郴江說:“郴江啊,你本來是圍繞著郴山而流的,為什麼卻要老遠地北流向瀟湘而去呢?”實際詞人是採用象徵手法,“反躬自問”,慨嘆身世:“自己好端端一個讀書人,本想出來為朝廷做一番事業,正如郴江原本是繞著郴山而轉的呀,誰會想到如今竟被捲入一切政治鬥爭漩渦中去呢?”

16.C(“小說運用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手法塑造柳月如的形象”錯誤,小說中對柳月如沒有心理描寫)

17.第(1)處:通過神態、動作、聲音等正面描寫,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柳月如高超的表演藝術;為後文青蓮學藝作鋪墊。
第(2)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青蓮內心產生了激烈的鬥爭,明白了戲劇功底對自己的幫助,明白了師傅對傳統戲劇的堅守;推動情節發展。
18.(1)情節圍繞“青衣”展開,以“大青衣”為線索貫穿全文始終,小說主要人物柳月如和青蓮都是技藝高超的青衣表演者,小說情節從主人公青蓮聽戲、學戲到放棄戲曲,最後又重新走上戲曲的舞臺,始終圍繞“青衣”展開,情節曲折,結構嚴謹。(2)突出主題,“青衣”代表傳統戲曲,以此為題恰體現出傳統藝術的永恆生命力。
19.A(“已經全面領先世界其他導航系統”分析錯誤,原文沒有依據。)

20.D(“將開啟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時代”分析錯誤,原文是“繼續加快全球組網步伐”。)

21.(1)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斷攻克難題,提高國產化率,實現多項關鍵技術突破。(2)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的精神:培養人才,對技術毫不保留。(3)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精神:堅持20多年的研製,不斷取得重大成果。
22. (1) 還擁有另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 (2) 人們從讀書學會做人(或:讀書可以提升人的精神世界); (3)這就是讀書使人向善(或從善)。
【解析】首先認真閱讀文段,瞭解大意;然後可以根據空句的位置來判斷,還可以根據上下文語境的提示來分析需要補寫的內容。要求語意連貫,邏輯嚴密,還要注意字數的限制。根據“他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以及“從魯迅學得批判精神,從列夫?托爾斯泰學得道德的執著”可知,第一處應為“還擁有另一個精神世界”;根據“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思考,從《正氣歌》學得人格的剛烈,從魯迅學得批判精神,從列夫?托爾斯泰學得道德的執著”可知,第二處應“人們從讀書學會做人為”;根據“這就是讀書使人避惡”可知,第三處應為“這就是讀書使人向善”。
23.(1)“贏”字由“亡”“口”“月”“貝”“凡”構成。(2)“亡”表示危機意識,“口” 表示溝通能力,“月”表示時間概念,“貝”表示取財有道,“凡”表示平常心態。(3)危機意識、溝通能力、平常心態、時間觀念加上取財有道,是成為真正贏家的必備要素。


【解析】本題考查圖文轉化的能力。此類試題答題時要針對漫畫“重神似”“善誇張”“常暗示”的特點。我們在看漫畫時,一要“悟神韻”——領悟漫畫中人、悟的特徵、品質等;二要“重細節”——特別是一些看似可有可無的的地方;三要“善聯想”——有畫面內容聯想到生活中類似的人、事、現象等。圖文轉換題包括:描述畫面、揭示畫面寓意等。描述畫面,具體說就是用描述性的語言介紹畫面的內容。分析寓意的時候,要注意由表及裡,分析其內涵和寓意,對圖標的創意(含義),要聯繫具體對象作出合理想象。在解答本題時,首先要描述出“贏”的組成部分,然後揭示各個部分的含義,最後要把這些內容合到一處解說“贏”的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