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後的老年人以後的日子好過嗎?

毛錦潔


50,60後的老年人以後的日子會好過嗎?如果是城鎮戶口,原來有單位的,現在享受了養老金和醫療待遇的,生活上還能過得去。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大都是獨生子女,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虛弱,疾病纏身,一個子女想要承擔兩位老人,甚至兩個年輕人要承擔四位老人的晚年生活,是相當困難的。這不存孝心不孝心的問題,再有孝心也要人手,也要精力,也要時間。所以處在這個年齡段的老人,年齡越大,生活越困難,如果到了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就相當麻煩了。有人說現在有養老院,在養老院,如果你能吃能走,人家只是負責你的日常生活,注意你的安全,你走路都會摔跤,你睡到床上爬不起來,養老院是不會收的,即使收留,那比你請保姆的費用高得多。現在國家層面也在重視這個問題,希望50,60後老年人有個安度晚年的好選擇。


知秋144466680


50後、60後,現在要麼是已經退休、要麼就是在準備退休!對於這一輩人來說,吃過苦、受過累,下過鄉、創過業。奮鬥了一輩子,退休後,是該安享晚年的!

對於很多城裡老人來說,參加工作幾十年,此時退休,每月或多或少都可以領取到一定金額的養老金,生活算是有了基本的保障!

比如,我一客戶,在碼頭幹了幾十年,退休之後,夫妻兩人加起來,每月能有7000多元的養老金。身體還算硬朗,又沒啥其他開銷,除了平時炒炒股、晚上遛狗之外,日子過的也算平淡!類似這一類的老人,在城裡有很多!

但相比於城裡人而言,農村老人的日子,就過的比較緊巴了!一輩子與農田打交道,雖然之前也曾繳納過養老保險,但每月只能領取2、3百元,難以支撐日常的開銷!再加上,年齡偏大、收入銳減,只能靠子女贍養或之前的儲蓄來養老。如果,子女不孝順,那麼日子有多艱苦,可想而知啊!

不過,我們80後,可能會覺得父母輩,日子過得很節儉。夏天,不開空調;冬天,不取暖。每天一日三餐,也很清淡,沒啥油水!但對於50、60後來說,現如今的生活,已經很美好的!

之前,父母曾給我說過一段,當年的歲月!每家少則2、3個,多則5、6個小孩,根本吃不飽!那個時候鬧饑荒,只能吃草、啃樹皮,一家7、8個人,只有幾件衣服可穿,日子真的沒法過!

現如今,生活好了,我們卻不懂得珍惜!有一次,我們回老家、父母忙了一大桌子菜,那幫00後、10後,只吃幾口便不吃了,甚至還把米粒掉在桌子上。後來,看到母親撿起來吃,你才能真的體會到,糧食對他們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總之,50、60後,不管之前從事什麼行業,都為了生活、為了祖國,奉獻了一生。未來的日子,肯定會比之前過得更好,作為他們的子女,常回家看看,多盡孝心!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我56年生人。自認為比我的父母(都以過世)好過了十倍,比我的祖父母好過了百倍!

我的祖父母飽經戰亂,好不容易解放,五個孩子肚子填不飽。我的父母親生於上世紀20年代,母親14歲就出嫁,父親當過常備兵(國民黨),當過解放軍,解放後下過煤窯,後來是國營企業工人,76年退休後每月有32元的工資,後來漲到400多元,老兩口夠花。

我也是國營企業下煤窯,算是正式工。每天清晨4點半起床下午4點多才能下班。有幾次從事故中僥倖脫身。

41年工齡,3400元養老金。

我們這個年齡上學趕上了文化革命,結婚趕上了國家計劃生育。

希望寄託在了下一代身上。

雖然說收入不多,比農村的老年人收入高。不買房,不置地,吃穿不愁了。

看一看孫子,是一種享受,是一種貢獻,是親情的傳承,更是傳統道德的延續。

這些,都是共產黨給的,都是這個平安的社會給的。

所謂過的好不好,只有和過去比。跟將來不能比,橫向比,有好有賴。

只有自己奮鬥,才有資格享受。

只有奮鬥,才會覺得幸福。


老黃翁


我是58年出生的人,我出生時中國剛剛建國9年,中國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爭洗禮,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在一片廢墟上建立了新中國,那時候人與人之間是那麼的友好,那麼同仇敵鎧,那麼大公無私,不記個人得失,人人平等幸福。直到1979年改革開放,中國在毛主席領導下,為中國打下來全面的工業基礎,直到今天為止,全面的工業體系都是那時的牢固基礎。請大家記住,只用了30年時間啊。並且還製造了原子彈,在那麼艱難日子裡,為什麼那麼多優秀的科學家願意放棄優越的生活選擇回國奉獻,那是人心所向、不願中國被西方列強欺辱,更不會選擇做奴才。我見證了祖國的成長,我們與共和國同生長,我們勤勞致富,我們驕傲、自豪!富裕的中國,全程灌注了30、40、50、60年代的人奮鬥心血!我們能不幸福嗎?


用戶59261013607


50後都是近70歲左右的人了,城市多是獨生孑女,多數50後都是不合子女一起過,如果老人行動能夠自由,一般生活還是可以過下去,最怕一些生活不能自理者,老伴不在了,兒女顧不上管,上敬老院資金又不夠生活可慘了,

建議國家對這些老人進行政策上幫助,他們響應國家指示,一個孩子好,到晚年孩孑管不了老人,國家就應該管起來。


用戶6155457562831


50.60要說好過談不上,這一代人也是最苦的一代,他們一生經歷不少時局,讀書文革,結婚晚婚晚育,婚後計劃生育,好不容易有個工作,幹了不到十年企業改制,遇上下崗潮,這段時間也是最難過最難忘的時段,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上有老下有小,小孩讀書也正是需要錢的時候,不得不四處奔波找工作,好不容易奔到小孩大學畢業有工作,我們也老了,他們也成家了,而孩子要面對四個老人,這還不包括我們的老人,他們現在工作壓力大,我們的事只能自己解決,也不願意給孩子說,因為我們上還有老人要照顧,所以說要說好過談不上,但日子還是要開心的過,


手機用戶50752107384


城市的5060後,以後的日子還是好過的。

農村的5060後,以後的日子不可預料。

城市的5060後,基本上分成三種人。第一種,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他們的退休金要比其他的高些,退休後能按自己的想法生活。還有就是,經商做生意和家庭富裕的,他們的生活質量是最好的。

第二種是企業單位退休的人員,有一份穩定的退休金收入,雖然不是很高,但能夠保證正常的老年生活。前提是身體好,沒有大毛病。所以,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第三種就是城市居民沒有職業,沒有收入的這部分人,靠自己買的養老保險,到退休年齡只能拿到最低的保險金。這部分人,只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如果身體有病的話,還是挺困難的。

農村的5060後,一部分家庭比較好的,買了養老保險,她的生活無憂,養老金雖然比較少,但家庭比較富裕,能夠保障晚年生活。

另一部分人家庭比較貧窮的,又沒有養老金收入,自已身體好時,能夠靠自己勞動養活自己。隨著年齡增大,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自已行動又不便,僅靠子女的幫襯,那生活就相當困難啦。

這就是我們5060後的生活現狀,要保證我們以後,有一個好的生活,就必須做好提前打算,特別注意:要保護好自已的身體。才能保障我們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


鄰家老馮


五零六零後的老人,日子過的好不好?關健看以下幾點:一看身體是否健康。健康的身體才能吃喝玩樂,才能勞動自理。如果不健康,多病纏身,每天吃藥打針,忍受疾病折磨,就是擁有萬貫家財,也不會覺得日子好過,甚至度日如年。二看養老金與醫療保險是否健全。這批老人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如果在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工作過,還可能獲得福利分房,所以滿足上述條件應該日子過的美美噠,當然您還得心態好,別與富人攀比,知足才能常樂,才能把日子過的蜜裡調油。三看兒女是否孝順,家庭是不是和諧。那個年代生活在農村的老人一般少有養老金和醫療保險。如果兒女孝順,能夠保障老人衣食無憂,看病就醫,生活應該也不錯。但是如果兒女們自私自利不顧老人,甚至啃老,傷老,那別說農村老人,就是城市裡的老人也沒法兒把日子過好了。


邵8125


50後、60後,目前基本上也都六七十歲了,差不多是80後的父母輩了。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4949萬人,佔全國總人數的17.9%。這些人中,退休人員有多少呢?

2018年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人15898萬人。

國家規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退休年齡都是60歲,而且實施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以前,年滿60歲的老人都可以直接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待遇。因此,享受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大約有9000萬。

實際上,小於60歲的人也有退休的人員。2018年末,全國企業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共計11798萬人,養老保險基金支出是4.46萬億元,月人均養老金待遇3153元。但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均待遇每月只有154元,相差3000元左右。


總體來看,如果沒有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他們的生活確實會非常緊張,只能依靠子女養老或者自己積蓄的財產,比如儲蓄存款和房子一類資產養老了。


暖心人社


我是一個農村人,我就說說農村的老年人他們以後會不會好過。

我們老家是現在的60、50後的人都有繳納一些農村保險,到了60歲後,他們都可以領到一點錢,每個月大概幾百塊錢,雖然不多,然後還會種田有一些收入,作為他們的基本生活費用其實差不多,也就是說農村的基本吃飯的問題不用太擔心,加上現在農村基本都是蓋的是樓房,所以住房也不是很嚴重的問題。

對於60、50後他們會遇到的主要問題,首先要帶孫子,而很多人因為要帶孫子就必選到城市重選適應生活,這可能是他們比較難受的一件事情。然後很多家庭由於孩子在城市裡面買房了,所以孩子的壓力會比較大,老人還會想辦法補貼孩子,就會造成老人都愛60歲左右還要到城市打工或者做一些工作。

還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孩子在外面生活,一年回家就幾次,會感受到一些孤單。其他應該還好,現在醫院費用國家也能報銷一批,減少了一些家庭的醫療壓力。

總體而言50、60後的老年人以後的日子會比以前的老人要好過一些,他們基本上不存在考慮生活的問題,更多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