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一、潛移默化的影響

有一些詞語,因為用的太多,我們都忘記了它本來的出處,比如:

拉黑、黑名單。

拉黑,通常來說就是拉到黑名單、屏蔽某人言論。

黑名單,代表著對立面。

這個詞語是通過一部電視連續劇普及的。

今天我們已經用得熟極而流,甚至忘記了它的出處。


二、這部電視連續劇就是《黑名單上的人》

1982年引入我國。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據說,這部戲的後傳在70年代末已經引入我國,但是當時因為電視還沒有普及,所以基本上花落無聲。

這部電視連續劇引入的時候,很多城市家庭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電視機,農村也基本上實現了每個村有一臺電視機,所以,這部片子引起了不少反響。

不過,奇怪的是,那部70年代末引入的電視劇在《黑名單上的人》熱播之後,也沒有重播,今天很多人依然不知道這部戲是有後傳的。


三、主要情節

1941年,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幾個愛國青年青年組成了特別行動小組,進行地下革命工作。他們被敵人列入黑名單,所以,故事叫《黑名單上的人》。

每一集是一個獨立的故事。

比如第一集,就是醫院營救。第二集,就是夜襲車庫......

幾乎每一集,都有人員犧牲。這是比《加里森敢死隊》更像真實殘忍的革命鬥爭的地方。


四、角色

1、鐵希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第一主角。戰鬥中間逐漸成熟,成為特別行動小組的組長。

順便說一句,這電視劇裡,抽菸鏡頭特別多,連行動的時候,隊員們都在抽菸。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2、鐵希弟弟、鐵希叔叔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這兩人存在主要是為了說明鐵希是主角。

中外影視有個有趣的不成文的規定,主角的家人才會充分展示。


3、普爾萊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戴帽子的就是普爾萊了。

他和鐵希是一直堅持到最後的人。

這電視劇十三集,幾乎每集都有犧牲的人。

能堅持到最後,絕對得力於他輕鬆的心態和活潑討喜的性格。

4、米萊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劇透一下,這個最後曾經背叛過大家,但是最後關頭算是幡然醒悟、迷途知返。

這個人有著知識分子的軟弱和遇事膽小。

5、帕亞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隊伍中沙僧一樣的存在。後來犧牲。

6、茲裡基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開頭看著有點悶,後來感覺算是能前瞻的智囊型人物。

犧牲。

7、米蘭和波利齊大夫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8、行動中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9、對手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五、連環畫

這套連環畫和劇集一樣,也是十三本。

特點就是右上角,有個三角的圖案,標明書名、集數。

那裡使用的三種顏色,正好就是南斯拉夫國旗的三種顏色。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不知道是有意為之還是巧合。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這是第一集的連環畫。


《黑名單上的人》:1982年南斯拉夫電視連續劇

這是其餘十二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