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貫滿盈的日本關東軍八位參謀長

關東軍是1919年4月12日成立, 是舊日本陸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駐守“關東州”從而得名關東軍。它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素有“皇軍之花”之稱。下面為各位條友帶來的是歷任關東軍參謀長中,我們所熟悉的戰犯,這些戰犯名字後面是他們最終軍銜,而括號裡的是任職參謀長時的軍銜。

1、小嘰國昭——陸軍大將(1932年8月—1934年3月任關東軍參謀長、中將)

惡貫滿盈的日本關東軍八位參謀長

小磯國昭(1880年-1950年),日本第41屆首相(1944年7月-1945年4月),1937年11月被授於陸軍大將軍銜,因長期在朝鮮任職,被稱為“朝鮮之虎”。九一八事變前晉升中將,小磯國昭一直積極支持和策劃以武力佔領中國東北。在隨後的九一八事變中,積極參與獻策,於次年升任關東軍參謀長兼特務部長。1934年3月任第5師團師團長,授予一等旭日大綬章。1935年12月調任朝鮮接替植田謙吉任駐屯軍司令官。戰後,他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接受審判,被判處無期徒刑,1950年在獄中結束罪惡的一生。

2、西尾壽造——陸軍大將(1934年3月—1936年3月任關東軍參謀長、中將)

惡貫滿盈的日本關東軍八位參謀長

西尾壽造(1881年-1960年),日本陸軍大將,出生於鳥取縣。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1929年任第三十九步兵旅團長並晉升少將,1932年任參謀本部第四部長並晉升中將。1934年赴中國東北任關東軍參謀長兼特務部長。1936年調回大本營出任參謀次長。1937年升任近衛師團師團長及第二軍司令官,後任教育總監,晉升大將軍銜。抗戰爆發後,於1939年任中國派遣軍司令官兼第十三軍司令官。1943年編入預備役,翌年任東京都長官,日本投降後辭職。於1960年在東京都結束罪惡一生。

3、板垣徵四郎——陸軍大將(1936年3月—1937年3月任關東軍參謀長、少將)

板垣徵四郎(1885年—1948年),日本陸軍大將,在日軍中素有“板垣之膽”之稱,是日本昭和時代重要將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之一。

惡貫滿盈的日本關東軍八位參謀長

1931年與石原莞爾共同策劃“九一八”事變。1932年3月,偽“滿洲國”宣告成立,板垣為偽滿洲國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1934年8月,板垣徵四郎調任“滿洲國”軍政部最高顧問,同年12月關東軍人事變動,南次郎繼任司令官,板垣徵四郎被任命為關東軍副參謀長,兼駐“滿洲國”武官。1936年3月,升任參謀長。直至次年3月調任第五師團之前,板垣徵四郎在關東軍任職的這兩年半時間裡,一方面繼續強化日本對“滿洲國”的統治,另一方面夥同土肥原先是策動內蒙獨立,後又策劃所謂“華北自治”。抗戰爆發後,曾以半個師團擊潰國軍30幾個師,攻佔山西。1938年6月調回日本出任陸軍大臣。1939年9月任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主持對華誘降工作。1948年11月12日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12月23日在東京巢鴨監獄執行。

4、東條英機——陸軍大將(1937年3月—1938年5月任關東軍參謀長、中將)

東條英機(1884年-1948年),侵華日軍甲級戰犯,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第四十任日本首相,侵略中國和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重要戰犯之一。東條英機因獨斷專行、兇狠殘暴,在關東軍中有“剃刀將軍”之稱。

惡貫滿盈的日本關東軍八位參謀長

東條英機於陸士、陸大畢業後先後擔任陸大的教官、陸軍省軍務局參謀等職,1933年東條英機被授為陸軍少將,1935年9月,東條出任關東軍憲兵司令官,1937年7月接替板垣徵四郎擔任關東軍參謀長一職,以此為跳板開始了他向最高權力中心的衝擊。1938年5月,鼓吹三個月結束中國事變的陸相杉山元被免職,由板垣徵四郎取而代之,同時,東條英機也取代梅津美治郎擔任陸軍次官。1940年7月,近衛文麿再次組閣,東條英機被起用為陸相。1941年11月,日本天皇召見東條英機,晉升其為大將,並以現役身份擔任首相出面組閣,併兼陸相,從此,日本徹底淪為這個戰爭狂人的工具。1948年11月12日,東條英機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犯有發動戰爭、侵略別國、反人道罪等罪行判處絞刑。12月23日,東條英機被執行絞刑,結束了其罪惡一生!

5、 嘰谷廉介——陸軍中將(1938年6月—1939年9月任關東軍參謀長、中將)

磯谷廉介(1886年—1967年),日本兵庫縣人,四大“中國通”之一,陸軍中將,香港日治時期第一任總督。

惡貫滿盈的日本關東軍八位參謀長

日本陸士、陸大畢業,與板垣徵四郎、土肥原是士官學校同學。陸大畢業後,供職於參謀本部。1917年就被派遣到中國,先後擔任青島特務機關長,步兵聯隊長等職。1933年晉升為少將,任參謀本部第二部長。自認是日軍中的支那通,他的岳父乃是日本第一代中國通,對華諜報鼻祖青木宣純中將。1936年3月就任軍務局長後,全力平息日本“二·二六事件”帶來的影響,同年12月晉升為中將。盧溝橋事變後出征華北,次年率領第十師團在臺兒莊會戰中,受到重挫。1938年6月磯谷廉介接替東條英機擔任關東軍參謀長,成為陸軍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後因諾門坎戰役失利被罷職。戰後,南京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後轉交東京法庭被關押在巢鴨監獄,1952年假釋。於1967年病死。

6、木村兵太郎——陸軍大將(1940年10月—1941年4月任關東軍參謀長、中將)

惡貫滿盈的日本關東軍八位參謀長

木村兵太郎(1888年—1948年),日本埼玉縣人,陸軍大將,甲級戰犯。先後畢業於陸士、陸大。曾長期在日本陸軍從事野戰兵器裝備的研發,是日本陸軍的“炮兵專家”,於1936年晉升陸軍少將。1939年3月晉升中將並擔任第32師團中將師團長,駐守山東兗州。1940年4月授予一等旭日大綬章,同年10月,升任關東軍參謀長,輔佐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將。1941年4月回到日本晉升陸軍次官,因毫無主見,人送外號機器人,是東條英機的“三奸四愚”之一 。1944年,木村兵太郎被派任駐緬甸方面軍司令官,他製造了仰光大屠殺,被稱為“緬甸屠夫”。戰後東京審判,木村兵太郎以7項罪名被遠東軍事法庭處以絞刑,1948年12月23日結束其罪惡的生命!

7、岡村寧次——陸軍大將(1932年8月—1934年12月任關東軍副參謀長、少將)

岡村寧次(1884年——1966年),侵華日軍戰犯,百團大戰後調任華北方面最高司令官,指揮日軍對八路軍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大掃蕩。並對華北地區的平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殺,抗日戰爭末期任日本駐中國派遣軍司令官。

惡貫滿盈的日本關東軍八位參謀長

岡村寧次先後就學於陸士、陸大,曾參加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1913年陸軍大學畢業後在參謀本部任職。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被派往中國擔任上海派遣軍副參謀長,並晉升陸軍少將軍銜。同年8月,調往東北,出任關東軍副參謀長,在任期間制定一些列措施對我東北抗日聯軍殘酷圍剿。1933年與何應欽簽訂《塘沽停戰協定》,這等於認可華北平津地區是第二個“滿洲國”。1936年3月晉升中將,轉任第2師團師團長。抗戰爆發後,升任日軍第11軍司令官。1941年4月,岡村寧次被授予大將軍銜,不久被天皇欽點出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

惡貫滿盈的日本關東軍八位參謀長

時任關東軍副參謀長的岡村寧次

1945年日本投降後,率侵華日軍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於9月9日在南京簽署投降書。後被中華民國政府聘為軍事顧問,於1949年1月回到日本。1950年被臺灣當局聘為“軍事實踐研究院”高級教官。1966年9月死於日本東京。

8、石原莞爾——陸軍中將(1937年9月—1938年12月任關東軍副參謀長、少將)

石原莞爾(1889年-1949年),生於日本山形縣,陸軍中將。日軍侵華戰略的規劃者、理論家,軍國主義鼓吹者,有日本第一兵家之稱,與板垣徵四郎素有“石原之智”和“板垣之膽”的稱謂。

惡貫滿盈的日本關東軍八位參謀長

先後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1931年9月與板垣徵四郎一起策劃了“九一八事變”,使東三省徹底淪為殖民地。石原莞爾在事變後晉為大佐軍銜,並任參謀本部戰爭指導課課長。1937年3月升任參謀本部第一部部長,晉升陸軍少將軍銜。由於“滿洲事變”的成功,石原莞爾和板垣徵四郎成了全日本的英雄。七七事變後,石原擔心全面侵華會使日本陷入戰爭泥潭而不能自拔,主張逐步佔領中國,這種思想與日軍大本營多數主戰派思想相背,並形成尖銳的矛盾,因此,石原莞爾在參謀本部的位子岌岌可危。

惡貫滿盈的日本關東軍八位參謀長

出任關東軍副參謀長的石原莞爾

1937年9月,在板垣推薦下調往中國東北擔任關東軍副參謀長,期間與參謀長東條英機關係很不融洽。石原的戰略眼光還是很尖銳的,戰爭的進程也一步步印證著石原的說法,以致於石原退役後,被東條英機派來監視他的很多憲兵都成了他的信徒。最終於1949年8月15日,石原莞爾因膀胱癌病死家中。

關注小編,為您帶來更多精彩文章!下期預告:日本關東軍五大罪惡機構。(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