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幾天前,某知名大號在知乎發表了題為《句子迷沒了,寫十萬加太難了》的文章,說到:

句子迷是這個衝突的網絡時代裡最衝突的存在。新媒體編輯們從這裡拾人牙慧,為18~35歲的讀者提供前衛觀點,而它本身卻保持著數年如一日最土的網頁設計,像一個鎮政府網站美工練手的習作。

這個網站是人類上古智慧的集大成者。在上面你能找到任何名人、任何著作和任何電影裡的牛逼句子。沒人知道它是誰創建、誰更新、怎麼贏利的,它突然出現,又無端消失,像上帝做的一個夢。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和這篇文章的感慨一樣,很多愛寫作的小夥伴們對【句子迷】這個網站都不陌生,我們無數次的在憋文“卡殼”時在這個網站滿屏翻找合適的素材,只為給自己的文章來個漂亮的破題或者炸裂的金句收尾。

當然,對寫作的愛好和熱情,不會因為這個素材網站的暫時消失也跟著戛然而止。

與其在現實生活中刷劇苟且,執拗地選擇在書寫中正視自我,是寫作者的勇氣;抵制輕而易舉就能到手的快樂,堅持自我的找尋並向全世界公佈我們創造的“真理”,是寫作者的自戀。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然而,寫作的過程並不是浪漫楓林中的秋葉靜美,你會面臨無數次寫不出來的窘迫,生出一萬遍再也不想寫的念頭,慶幸的事,在“寫不出來”這件事上,所有人都一樣,即使是有著作等身的名人大咖也不例外,看看他們的故事,也許可以給你一點信心,或者啟發。

托馬斯·沃爾夫:營造理想的寫作環境

20世紀美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托馬斯·沃爾夫(Thomas Wolfe),傳說他喜歡在廚房寫作,因為他站起來有六英尺六英寸高,所以他經常在冰箱上寫作。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對寫作來說,唯一錯的地方就是你不喜歡的地方。想要寫得好、寫得有規律,必須保持愉快的心情,找到一個你喜歡的地方,讓它成為這種愉悅的一部分。

所以,試著描述你心目中理想的寫作環境,每一個細節都要到位。當你完成了這些描述,把視線轉到花樣和細節上。你是更喜歡一個開放的環境呢,還是一個封閉的環境?亮色調還是暗色調?自由的感覺還是安全的感覺?此外要記住,在這裡答案沒有對錯與否。

肖恩·埃科爾:20秒定律抑制消極干擾

積極心理學專家暢銷書作者肖恩·埃科爾(Shawn Achor)建議,20秒足以讓你遠離干擾,“20秒定律”對你大有裨益。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比如,把零食從手邊移開超過20秒,就不會有迫不及待想吃東西的干擾;當你在寫作時,把手機、PAD、電視機遙控器放在另一個房間;把互聯網路由器的電源拔掉;為社交媒體賬號設置一個含有30個字母的複雜密碼等等。

我們總是頻繁地受到干擾,甚至連自己都沒有覺察出來。但是好在我們所擁有的每件通信設備都可以減少和關閉提醒設置。你很有可能在每一天重獲遺失的數小時的效能,當不再受到大量提醒和通知的干擾,你可以記住更多東西,更為專注於寫作當下的心流。

老舍:別怕動筆,直接開始

老舍給初學寫作者的建議是:加緊學習,先別苦惱。

怎麼學習呢?我看哪,第一步頂好是心中有什麼就寫什麼,有多少就寫多少。

永遠不敢動筆,就永遠摸不著門兒。不敢下水,還學得會游泳麼?自己動了筆,再去讀書,或看刊物上登載的作品,就會明白一些寫作的方法了。只有自己動過筆,才會更深入地瞭解別人的作品,學會一些竅門。好吧,就再寫吧,還是有什麼寫什麼,有多少寫多少。

寫完了一篇或半篇,就再去閱讀別人的作品,也就得到更大的好處。若是由學習觀點來看呢,寫了半篇就很不錯啊,在這以前,不是連半篇也寫不上來嗎?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高效行動指南》(The Procrastinator’s Handbook)的作者麗塔·埃米特(Rita Emmett)曾經在她稱之為“埃米特原理”中對此做過精妙總結:

“害怕完成任務所花的時間和精力,比完成任務本身所花的時間和精力要更多。”

所以,每次當你坐下來開始寫的那一刻,哪怕只開始了幾分鐘,你都會發現這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艱難。

古典:不知道寫什麼怎麼辦?

古典老師在《超級個體》中,對寫好一篇觀點式文章的建議是:

如果你不知道寫什麼,就轉述別人的好觀點,或者選擇系列主題。比如說“拆解20個名人成功之路”,“講20部豆瓣高分電影”都是很好的選題。記得寫你最有表達欲的東西。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如果你寫不下去,就先列出大綱,然後尋找資料,把所有的素材堆在一個文檔裡面,最後一個個板塊拼接,用編輯的方式寫作,不要企圖一氣呵成。

如果你沒有自己的觀點,哪怕固執的偏見都比平庸的和稀泥好。要知道,在一個很多知識都能在網上找到的時代,人們更期待聽到你的觀點。

傑克·凱魯亞克:自動寫作(automatic writing)

這是被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和“垮掉的一代”作家們在20世紀50年代普及開來的。它也被稱為昏睡寫作,該方法利用的是潛意識,不理睬內心的批評家,允許你突發奇想,扭曲你的想象、比喻和語言。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作者可以跟隨潛意識的指引,在思想和想象之間自由聯想。當然,在自動寫作時,必須遵循最基本的標點、語法和句式結構規則。

自動寫作是一種非常好的激發創意的方法,甚至能促生整個早期的草稿,尤其是對那些在行動之前比較傾向於完美主義的作家。自動寫作可以產生很多美妙的抒情段落,也可以激發語言和思想的大膽跳躍。如果它適合你,不妨用一用,只要你願意隨後修改。

巴里·蘭:封閉寫作

這個方法是巴里·蘭(Barry Lane)發明的,他在《寫作是一條自我發現之路》(Writing as a Road to Self-Discovery)一書當中使用到這種方法。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在封閉寫作中,你可以把文字和圖片混合起來,畫下一些和主題相關的圖畫,在任何想要它出現的頁面寫下文字。就像你根本不需要審查你的語言和你的圖畫一樣,畫下進入你腦海中的任何東西,它就像塗鴉,不需要思考很多。

寫下湧入你腦海中的任何文字,把它們寫在圖片旁邊,甚至插入圖片當中。巴里·蘭的封閉寫作基於的是他的封閉繪畫,這是一種簡單、原始又非常有力量的方法。

威廉·巴勒斯:剪切和粘貼

這個技巧的發明者是威廉·巴勒斯(William Burroughs),他會寫滿整個頁面,甚至是整個故事和小說,然後逐字逐句地把內容切開,並重新整理。有時候他會隨便把那些頁面扔到空中,根據它們掉在地板上的位置來組織故事。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當你在寫作時“卡住了”,這個方法可以作為一個解脫練習,它可以為你提供新的見解,新的可能的形式。你會發現有意思的排列,而之前這或許根本不會發生在你身上。

村上春樹:靈感對寫作很重要

村上春樹是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當他的第14部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在美國和英國面世時,《衛報》和《紐約時報》都對他做了採訪。在訪談中,村上分享了一些創作這本書的小故事。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在寫這本書時,村上將最早湧現出的想法,先很快寫出前面一兩節。如果思路停滯了,就把書稿放進抽屜,接受自己的笨拙,開始等待。為一部作品等待靈感的過程,也是作品創作的一部分。

但這是個不知會等待多久的過程。在這期間,村上訓練自己進入一種跟等待和平相處的狀態。他會慢跑,聽唱片,或者熨衣服。寫不下去時,他喜歡熨衣服。有時他會拿出一段時間,去翻譯別人的作品,這讓他覺得也是在寫作,但寫的不是自己的小說。直到有一天,靈感來了,他才一直寫下去。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當構思越成熟時,日常的寫作程序就越規律。村上春樹每天四點起床,寫作5到6個小時,然後跑步6英里或去游泳,晚上再修改。這樣每天能寫出10頁。最終,他完成了《刺殺騎士團長》這部700頁的作品。

他認為,寫作要相信勤奮、相信堅持,也要相信靈感。

普利策小說獎哈丁:用直覺把握語言的節奏

保羅·哈丁是美國一位頗有傳奇色彩的作家。他曾經做過一個搖滾樂隊冷水安瀾(Cold Water Flat)的鼓手。大學畢業之後,他一邊打工,一邊跟樂隊四處演出,並且出了兩張專輯。1996年,樂隊解散之後,保羅·哈丁決定嘗試寫小說。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哈丁寫的第一本小說叫《修補匠》。這本小說以黑馬的姿態奪得了2010年的普利策小說獎。在澎湃新聞刊對保羅·哈丁的訪談中,他分享了一些寫作的心得:

“音樂影響了我的寫作,這是絕對的。”哈丁在樂隊中的角色是鼓手,而鼓手就是樂隊中“掌管時間的人”,因為鼓手在表演中對時間的控制上,經常處在主導地位,鼓手對節奏的把握經常能決定整個樂隊的表演。

回到寫作,哈丁的觀點是,

“敘事也是掌管時間,是給予小說人物不同的時間體驗。我用耳朵寫作,用直覺把握節奏。我拿到一個文本,在我能讀出意思之前,常常能先感受到它的節奏、時間標記和重音。我把《修補匠》尤其看成抒情詩,就像咒語和歌謠。”

他的方式是不斷修改、不斷修改,不斷修改。哈丁說書裡的每一個句子他都改過不下一百遍。他希望通過語言的精確接近理想中的完美。

寫在最後

“寫作是對希望的踐行”,傑克•赫弗倫在他的書《作家創意手冊》的前言中提到:

這是一種在混沌中雕琢秩序、挑戰自身的信念和設想、打開心扉直面世界的方法。

想要獲得創意,想要寫得更好,你必須冒著敞開自己的危險。

寫不出來怪「句子迷」消失?學學9位大咖的寫作心機

願我們都能在寫作的堅持中,發現內心那個創造性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