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故事

興隆山傳說

在榆中的民間說起道士劉一明,或許有人不知道。但要說起興隆山的“劉爺”,卻是婦孺皆知。在民間,鄉親們對德高望重的長者,對對一方水土發展有貢獻的人士,對扶危救困的仗義之士,往往以“某爺”來稱呼,所以,在民間人們說的“劉爺”、“李爺”,是一方百姓對他們所作所為的肯定,和家族無關,與歲數無關。這也能看出我們榆中人對“劉爺”的尊崇之情。

說起興隆山的傳說,就要說到劉爺。劉爺名劉一明,劉一明道號悟元子,又號素樸子,生於清世宗雍正十二年,是山西曲沃人。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他是怎麼到了興隆山的呢?這裡面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在乾隆十八年時,劉一明到甘肅探望父親,看到榆中興隆山一帶山水相連,風光旖旎,就有了留在這裡修行的想法。不過這時候,他還年輕,修道的想法也只是個願望。後來,他在讀《呂祖傳》中黃梁夢一節之時,遂產生出塵脫俗的念頭。這樣,他就開始了四處遊歷,增長見識,開闊視野,他遊歷到了很多地方,其中西北的甘肅、陝西、寧夏、青海等地方都有他的足跡。在遊歷中,他漸漸堅定了修道之心,先後拜龕谷老人和風翔齊丈人為師,皈依道門。

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他再次來到甘肅榆中興隆山。這時,他視野開闊,閱歷豐富,知識淵博,想起曾經的願望,最終決定,在興隆山上駐足。此後的幾十年裡,他在興隆山完成了道教著作22種,募化修建了靈官殿、洗心亭、三清殿等62座建築,最終形成了今天興隆山道教叢林。

在興隆山上劉一明居住的地方,非常有特色,號稱“自在窩”。“自在窩”在興隆山西峰雷祖殿南側山彎中石洞內,存放著各種書籍、雕版,是“劉爺”著書、誦經、修煉處。據說,那裡也是考驗人心的地方。

原來,通往“自在窩”的路非常險峻,人們取了一個名字叫“捨身崖”。所謂“捨身崖”,原稱“煉真巖”,通過艱險的山路來考驗,修道之人是否有心志,心志是否堅定。路是非常狹窄的,就是一條羊腸小道,寬不盈尺,下為百米山崖,稍有疏忽,就有性命之憂。

現在人們覺得,他將讀書居住地選在這裡,其實是為了避免一些人打擾。果然,修道之人想法就是與眾不同。

劉一明在興隆山四十餘年,不僅募化修繕恢復山間建築,更在這裡弘揚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作為自己的要旨。別的不說,劉一明本人就有著非常高超的醫術,他編寫過《眼科啟蒙》、《經驗奇方》等多種治病救人的醫藥書籍,而他在興隆山,他培養出的弟子就有300多人,在缺醫少藥的年代裡,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

不過“劉爺”的弟子雖多,但真正出名的卻只有3人。民間傳說,他們是“懶馮道”、“髒康道”和“唐爺”三個弟子。這些年,我在興隆山周圍進行過一些尋訪,不少人給我講過故事,說起流傳在興隆山的劉爺的故事,那是滔滔不絕。居住在馬銜山山腳石古岔的單萬成,當時雖然78歲了,可他說起“劉爺”和弟子們的故事,那是精彩紛呈。

“懶馮道”的故事是這樣的:“懶馮道”名叫馮陽貴,山西人,13歲時父母還願送其從道。剛到山上他非常勤快,每天不是打掃殿內外,就是劈柴擔水。幹完這些活後,找一個靜室誦讀經書,研究內丹學說。果然,幾年後,他的學問大為精進。不過,人卻變了一個樣,他整日睡覺,不誦經,不幹活,不練功,不去香火田裡動一鏟一鋤,不上山打柴。一句話,啥都不做,於是就給他送了一個外號“懶馮道”。自然,這樣也就遭受到其他人的白眼。

山上,開飯的時間是固定的,幾十年不變。“懶馮道”總是在開飯時到,一點也不懶。不過有人就惡作劇了。有幾次,就故意把開飯時間變了,或提前,或推後,但卻不通知馮道人。誰知,“懶馮道”卻將開飯時間把握得非常準確,不遲不早,飯熟即到。這下,大家覺得他有點道行了。不過,還要試一試。於是,火工把“懶馮道”的吃飯碗藏了起來,看你這次有啥高招。果然,他還是揣著飯碗來了。

有一次,劉一明外出募化很久才回來。看到師父來了,“懶馮道”非常高興。劉一明說:“渴了想喝口水。”“懶馮道”說:“師父您待在這兒,我給您去端水”。這下奇怪了,這人變勤快了。功夫不大,馮道人端了一碗水進來說,“師父,這是太白泉的水”。太白泉遠著呢,半個時辰回不來。於是,劉一明故意打翻水,再要一碗。他跟到後面偷偷看,原來馮道人端碗到院子裡,找了幾根樹枝一接,水就來了。據說,後來馮道人就坐化成仙了。

而“髒康道”,名叫康陽全,鞏昌人,他常年不洗臉,起早貪黑,讀書鑽研醫學,為人治病,別人給他酬金,分文不收。民間傳說,他是在某一年“六月六”修成的。第二天,道友們去找他,發現“髒康道”已經坐化。桌上留著他的偈語:“多積德行善,少燒香磕頭。”

可見,劉一明教育弟子,依據性格,各有不同的方法,所謂因材施教就是如此。他的第三個弟子,就是清代甘肅著名書畫家唐璉,劉一明的畫像、墓誌銘,都出自唐璉之手。

不過,在民間傳說中,唐璉是和劉爺同時學道的。故事是這樣:劉一明在沒有成道之前,叫悟元子,他雖一心向道,可卻遲遲成不了正果,只能暗自著急。

一天,山上來了個叫花子老頭,要在劉一明修道的地方借住一夜。不過這個老頭,也太不講究了,破棉襖沾滿垢痂,一雙鞋早已破得不成樣子了,還流著鼻涕。劉一明不願意別人打攪他的修道,就拒絕了老人的要求。就在這時,唐璉上山來了,他問老人家有啥事。老人不要吃,不要錢,也不說住宿的事。唐璉追問他要啥,老人說:“要娘娘的簪子兩雙,南海水晶裝兩筐。”這下,唐璉驚呆了,這到哪裡去找。可是,老人卻笑眯眯地拉他進了唐璉的房間。

於是,兩人交流了一夜,唐璉學到不少真傳。第二天,唐璉送老人下山。誰知,老人卻半山腰沖天而起走了。劉一明趕緊問唐璉,原來這就是龕谷老人。此後,劉一明就搬到山崖上的巖洞裡,讀書修煉,苦心鑽研醫術,後來終於修成正果。

這些流傳在興隆山的民間傳說,雖然帶著神話色彩,但卻反映了人們心中的願望。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不可當真,不可細究,但故事中的行善積德、扶危濟困、勤奮好學、苦心鑽研,卻是永遠值得人們學習的。


榆中--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