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為何起源於希臘,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追溯科學本源

現在,我們可以沐浴在科學的光輝下,接受它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比如手機上網,航天飛機,高鐵、人工智能等各種現代設備,享受科學的成就,這是非常奇妙的事。

我們有時候有一種錯覺,認為科學就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這是我們本來就擁有的。其實不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文明從來沒有過科學。

科學為何起源於希臘,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追溯科學本源

航天飛機

人類古代歷史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有金字塔;古巴比倫,有空中花園,巍峨雄偉的神廟;古印度,有泰姬陵;古中國,有帝王將相,萬里長城。這些文明都沒有科學的誕生。

科學到底是從哪裡開始的呢?為什麼有人說沒有希臘,就沒有科學,也就沒有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希臘有三個偉大的巨匠,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什麼說他們是公認的科學巨匠呢?

比如我們現在寫博士論文、碩士論文,並不是按照中國古代的寫文章的方式寫的吧。一般老師都會告訴我們提出問題,然後歷數關於這個問題前人做了那些貢獻,評價一下這些貢獻有哪些優缺點,然後再提出自己的觀點。這一套寫作模式是亞里士多德提出來的。

而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柏拉圖又是蘇格拉底的學生。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們對我們的深遠影響,光是這一種寫作模式,就教會我們如何思考,如何寫作。

科學為何起源於希臘,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追溯科學本源

亞里士多德

我們今天就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三個方面談談為什麼科學起源於希臘。

獨特的地理位置——開放與交流

科學為何起源於希臘,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追溯科學本源

四大文明古國及希臘地理位置

大家可以看到四大文明古國都在內陸地區,這裡的文明起始於農業的發展,它們擁有肥沃寬廣的土地,水源充足,便於灌溉。

而希臘不具備上述優渥的條件。希臘處於三面環山一面靠海,如今工人公認的科學發源地米利都位於愛琴海東部沿岸,因此這裡沒有河流,沒有適合耕種的平原,只有廣闊的海洋和貧瘠的山地。這樣的地理環境,不適宜建立大一統的國家,也不適宜發展農耕文化。

雖然希臘內部群山阻隔,但是沿海岸游泳很多出海口,與其他地區的交流極為方便,迅速形成了以航海為基礎的商業貿易,並且形成了相對富裕、互相獨立的獨立城邦。其中,米利都就是比較大的城邦之一。

可以想象,在希臘的各個港口,絡繹不絕、繁榮的景象。每天有來自北非的、來自腓尼基的、來自兩河流域的人、商船往來。他們來自世界各個地方,並且帶來不同的消息,不同的風土人情,不同的政治制度。


科學為何起源於希臘,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追溯科學本源

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希臘發展出了比較發達的工商業,經濟繁榮昌盛,形成了海洋文明。海洋文明與我們前面提到的四大古國的文明有什麼不一樣呢?

我們前面提到四大古國文明是農耕文明,基本上是定居的生活方式,周圍的人都是比較熟悉的,但是海洋文明每天都在和生人打交道。頻繁的生人之間貿易往來必然需要一個合適的社會秩序,也就是“契約精神”。契約文明要求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也就是西方國家所崇尚的“自由”。

希臘人認為培養出了自由的人,就應該追求自由的科學。

經濟繁榮——悠閒出智慧

亞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由科學的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閒暇,第二個條件是好奇心。

當你整天養家餬口,為了生活疲於奔命時,怎麼可能會有自由的科學呢?希臘這個地方的自由文明就很悠閒,我們前面也提到了商業繁榮,經濟發達。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這裡的科學問題指的是純粹的知識,並不是功用性知識。在希臘時代,他們把知識分為三類。


科學為何起源於希臘,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追溯科學本源

第一類是最高的知識:形而上學,也就是第一哲學,包括物理學、數學。很多人覺得我們現在數學、物理好像並沒有實際用處,就比如你出去買東西也不需要用函數,我們從樓上扔個東西也不需要去計算加速度。雖然這類知識看不出價值,但是在加速人類發展的歷程中,他們有不可磨滅的作用,這就是最高等知識的魅力。

第二類知識是實踐知識,包括政治學、倫理學、家政學。這一類知識是處理城邦事物、人間事物的,它本身也挺高貴的,但是因為它有用,所以不能算是最高等級。

第三類知識是製造的知識,比如戲劇、雕塑、畫畫等人類製造出來的東西或者經驗。像我們中國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對世界文明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是這隻能說是技術,但不能算是科學。

科學為何起源於希臘,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追溯科學本源

古希臘人有個倫理思想,他們認為富人是可以富的,但是內心需要自責,更不能顯富。如果有人家庭富裕到處顯擺那是非常可恥的行為。希臘人民的生活是非常簡單的,他們不追求奢侈的生活,因此他們就有了閒暇時間,有很大一部分人整天思考很多哲學、數學問題。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誕生了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畢達哥拉斯等人,他們開闢了以數學方式構建世界,認識到外在的世界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中國古代認為天人合一,不知道客觀世界的存在。)

備註:畢達哥拉斯是數學之父,提出勾股定理

如果沒有自然的數學化,我們無法去外太空探索宇宙,也不可能微信語音,更不可能用實驗的方法改變生物的遺傳進化。

科學為何起源於希臘,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追溯科學本源

數字的奧秘

我們現在人應該向希臘人學習這種“悠閒”的精神,這有點像我們古代詩人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正是因為悠閒、對物質生活淡泊才能寫出這樣動人的詩句。

現在很多人學習知識、讀研、讀博都是比較功利性的,都只是希望藉助讀書獲得一份高薪的工作,並不是真正地熱愛科學本身。這其實和發展科學相悖甚遠,很少有人專心做研究,提出新的觀點,很難有科學的創新。

思想文化——自由批判

希臘是典型的城邦國家,也就是城市國家,每個城市相對獨立,有自己的立法和法律。這樣的體制決定是它的自由民主,政治權利不在一個人身上,雖然也有神廟但是沒有階層利益。整個城邦經濟繁榮,政治活躍,思想活躍,鼓勵大家自由交流自由討論。

每個小小的城邦裡都有偉大的人物出現,雖然一個城邦可能只有幾千人、幾萬人。在一個時代,畢達哥拉斯和泰勒斯都是偉人,他們倆人的家直線距離也就是二三公里。

備註:泰勒斯是科學之父,是公認的哲學史第一人,第一個提出“世界的本源”。


科學為何起源於希臘,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追溯科學本源

泰勒斯

城邦裡有一個叫 agora 的地方,它是一個既可以賣菜又可以商談正義、法律問題的廣場。人們可以在這裡探討各種問題,學術氛圍是非常好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對事物的理解。

學生可以對老師所教的知識提出質疑。柏拉圖不相信事物內部存在自己的本質,認為事物的本性在外面,而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事物具有其本身。雖然他們是師生,但是亞里士多德能夠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理解,並且這奠定了物理學的基礎。

只有敢於質疑,敢於向權威挑戰,才可能會有創新。我們知道科學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不斷髮展不斷修正的過程。

比如地心說是當時最偉大的科學理論,後來又被推翻是日心說。哥白尼時代認為宇宙是有中心的,但是現代科學證明宇宙是沒有中心的。當牛頓提出經典力學無法解釋微觀粒子的運動,又有愛因斯坦等人提出量子力學(微觀物理學)。

在科學發展的歷程中,需要有人具備探索精神,具備真正的科學精神。

科學復興之路——給我們現代人的啟示

獨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開放、自由的海洋文明,經濟繁榮,時間充足,並且熱愛學習本身,不追求功利,敢於挑戰和批判,使得科學起源於希臘這個神奇的地方。

中國古代沒有出現科學,沒有對外界開放,進行及時的交流,雖然我們有兩千多年的文明,還是落後於西方國家。

現在,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才有了高速發展的局面,我們可以慢慢地在世界的舞臺上看到中國科技的進步。屠呦呦得了諾貝爾獎,袁隆平研製了雜交水稻,我們可以在這些偉大的人身上看到稀缺的科學精神他們繼承了真正的自由科學的思想,其實這也正是我們大部分人缺乏的。

科學為何起源於希臘,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追溯科學本源

袁隆平和雜交水稻

科學復興之路,並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我們需要切實做到科學復興,必須要將自由的科學精神融入到我們中華民族仁愛的土壤中。如果我們單純帶著功利性的目的去研究科學,很難走到世界前列,只能跟著別人的腳步走。

我們都知道科學是第一生產力,那我們能夠怎麼做呢?也許我們不能直接影響科技,但是我們可以用科學方式教育孩子。

1、保持開放、交流的心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平等地周圍的人溝通、交流,特別是孩子,尊重孩子的奇特的想法,他們也許就是中國未來的科技力量。

2、營造一個良好的非功利性的的氛圍。學習是需要一個閒暇的環境的,我們要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現在社會節奏很快,孩子很容易在娛樂環境中迷失,我們需要適當引導孩子,追求科學精神並非物質生活。

科學為何起源於希臘,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追溯科學本源

孩子是中國的未來

3、讓孩子用於批判、質疑的精神。我們從小的教育相對來說是填鴨式,孩子很難提出不同的聲音。有時候孩子有不同意見時,我們很多時候會扼殺孩子的這種精神。

真正在危機時刻,發揮作用的一定是科研水平,這關係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有時候我們覺得科學離我們很遠,其實它離我們很近。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學習科學精神,用科學的思維認識這個世界,影響身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