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把家產都留給兒子,卻讓女兒出贍養費,女兒果斷拒絕,大家怎麼看?

伊沫至真


這是一對兒多麼糊塗的老人,自己是農村的老人,手裡如果沒有兩個錢,真的是養老就成了問題,想一想農村的養老真的是很有壓力的事情,老人看病老人的生活如果沒有體力了,自然要靠兒女或者靠自己的積蓄,如果你把自己的積蓄全部給了兒子,讓自己的女兒心甘情願的在掏錢撫養你們這樣的老人,是不是做得有欠於公平,有悖於常理。所以我說作為老人最英明的就是應該把錢先留在自己的身邊或者是房子等房產也先放在自己的名下,如果說自己真的在百年之後,誰能孝順到最後,誰能關懷體貼到老人,最後這筆財產自然就要歸孝順的兒女。可是如果老人自己先把錢財都給了兒子,然後還想讓女兒再掏點兒錢,來給自己養老,你這等於是刮女兒的財富養自己的兒子。我想你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妥的,鄰里鄉親或者是親屬都會覺得你這做事的方式太有些糊塗了。


財產分割現在是家庭兒女都少,如果說要分的話可以多給兒子一些少給女兒一些或者是兩家平分,但怎麼也不能把錢財都給了兒子,然後把自己的養老問題拋給女兒,這真的是沒處說理呀。所以我說現在這種情況你也只能向你兒子要錢,讓你兒子照顧,如果說你女兒不情願給你撫養費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要是撕破臉你告到法庭,你的女兒還是要給你付養老費的,但是一點你做的事情能心安嗎?


反正我認為做事情公平公正,作為老人的一碗水端平,這才是最好的做老人的方式,可別把什麼都偏向兒子,到最後讓女兒買單,這樣的做法真的讓人覺得不太合乎情理啦。而且我覺得女兒拒絕你,人家的想法自然是委屈,覺得不公平,我覺得女兒的想法可以理解。


伊春美食美客


其實大部分農村老人不會那樣要求的。即便兒子確實困難,也只會讓女兒幫一幫,不會“牛不喝水強按頭”。

個別現象確實存在,但不顧女兒死活硬要出錢的也少。

我們村有個老頭,得了癌症,需要手術。老頭就問,“誰出錢”?倆閨女說,“我倆出”。老頭聽了就“呵呵”一笑說,“那就做做吧”!閨女反問,“要是讓你兒子出錢呢”?“那就等死”,老頭回答。

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事實就是這樣。不過,一般情況下,女兒也很少和父母計較的。題主說的老人是少之又少的。

針對題主說的情況,無論老人怎麼說,作為子女還是不能計較的。因為他是你父親。若你看著不管,讓他死,作為兒女未免有些不人道。無論出於親情,還是人道,還是應該出錢看病的。

至於財產分配,老人活著,給誰不給誰,是老人的權力。法律上稱為“贈予權”。按照法律規定是不能以財產為理由不承擔贍養義務的。有病不看,也涉嫌遺棄罪。

若老人去世,可以要求兒子共同分割財產,行使繼承權。若兒子不同意 可以通過司法手段解決。因為法律規定男女是同權的。


羊娃唱風


我老家也是農村的,自幼就知道老家有這麼一個不成文的說法:家中有兒女的,自女孩出嫁後就不用贍養父母了。當然每年父母生日,端午節,中秋節,春節期間還是要回家探望老人的,至於每次回家要買什麼東西或者拿多少錢給父母那就取於女兒本人的心意了。如果老人生病產生的費用,都是由家裡承擔或由兒子解決,女兒拿不拿錢,拿多少錢出來給老人看病都是由本人自願,不強求。如果老人去世產生的喪葬費用,女兒也不用分擔,她們只隨禮。說實話,生活在農村,雖然老人辛苦並勞碌了一輩子,要說家產,大不了就是幾間能遮風避雨的房子。要說老人存了多少錢財,根本不現實。平時大不了就是兒女們給他們一點兒零花錢,自己又沒有養老金,老人的存款又從何而來。當然,絕大多數家庭的兄弟姊妹對於供養老人方面也不會過於的去相互計較什麼,有錢的多出點兒錢,沒有錢的多出出力。個人認為,這都是過去式,屬陳規陋習,應該破除。其實贍養父母是每一個子女的責任和義務,父母養我小我養父母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不管父母有沒有家產,留沒有留錢財,家產怎麼分,那都不是贍養不贍養老人的理由和藉口。能讓父母愉快的安享晚年生活這才是最主要的也是重要的核心問題!也是最值得兒女們必須要去做要去實行的大事和好事。


奔六途中


我總結一下,現在男女婚姻中男方處於的局面,女方口口聲聲“1.我父母養育我20多年,嫁到你家,給你們生孩子,給個幾十萬彩禮還多嗎?”2.我找對象必須有車有房有存款,誰結婚不買房子?房子必須加我名3.我就這麼一個弟弟,父母生我養我不容易,我要幫他買房結婚,這也是報答我父母的養育之恩4.今年去我家過年吧?生倆孩子得有一個隨我姓;這周帶孩子去我家吧?給我父母多買點東西

嫁過來以後呢?男人就是一坨屎,沒用的男人,男人就應該怎麼樣怎麼樣,要創造好的生活;婆婆就應該帶孩子,不給生活費,而且不給孫子孫女買東西也會落不是,帶孩子帶不好也不是;不帶孩子更不行,哪怕就是出去拼死拼活掙錢貼補兒子兒媳也沒人心疼,還得被人說婆婆沒幫忙帶孩子,姥姥看孩子就是幫忙,婆婆看孩子就是天經地義,還得忍氣吞聲。越來越想不通所謂的男女平等到底是怎麼說的,花大價錢娶回來的媳婦,婆婆還得哄著她,而且自始至終人家都是靠孃家近,舔著一張逼臉整天說娶不起別娶,公婆在沙發上躺著看會電視就發抖音嫌棄,給公婆買點東西心裡記著那是公婆欠自己的,岳父母把錢全給兒子後,生病沒錢治,沒法養老還得靠女兒孝順,岳父母帶一會孩子就說父母不容易要孝順,公婆帶一輩子孩子都是理所應當而且還不孝順,說是男方家的孩子其實孩子跟誰近?公婆能指望孫子孫女養老嗎?十歲以後的男孩子跟父親總是有點隔閡,媳婦想帶著孩子回孃家,老公能不跟著去嗎?難道要一直分開?男的要養家餬口難免會做一些危險的工作也不會太注意身體,男方去世後公婆都面臨老年喪子的痛,還沒錢養老,因為都給兒子了,以後能不能見孫子一面都不好說,所有財產及補償款都會留給自己和孩子,有些人會說女人不也一樣嗎?絕對不一樣,因為男人有擔當男人就是累


大大0817


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我們婆家也是三個姐姐,我們最小,公公今年八十歲,婆婆七十六歲,婆婆長年身體不好,我老公在家服侍他們二老五年半,沒有工作,去年我們搬到城裡住,公公婆婆不願進城,不在老家,因為老公幾年不工作,加上婆婆生病,積蓄花光了,我們也要生活,這就提出來,三個姐姐,一家一月一百塊養老錢給老人,我們一月出三百(水,電,話費,燃料),我們全包,她們也挺不樂意,感覺她們和我們漸行漸遠,說到家產,試問一下,以前的人把房產,田地,山林都留給了兒子,現在這些東西還值錢嘛,誰稀罕,她們那個年代出嫁,做傢俱都做一兩個月,帶走,那應該叫什麼呢?還有,那時她們結婚早,老公還在讀書,家裡種的,她們要什麼拿什麼,糧食都不收回家,直接從地裡裝車拉走了,那又該怎麼說呢?如今,父母老了,病了,每月兩個老人給一百塊錢生活費都不願意,合適嗎?並且,她們日子過得還算好的。


用戶7074379051116


本人就是很好的例子,岳父年邁,有一兒三女,現和兒子、兒媳一起住在農村,岳父的財產都歸兒子,岳父年老體弱,可兒子、兒媳根本不管老人最基本的生活,幾乎任何有關老人的事都不管,包括吃、穿、住院等,而且看到老人非但不叫一聲父親,更是陰沉著臉色,我老婆一人實際已經擔起了謄養老人的擔子,柴米油鹽都買好送去,每週做幾樣葷菜給老人送去,保證一個星期的量,所以這個兒子肯定會遭報應的


手機用戶52055139293


我父母其實也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但對我和我姐也是實心實意的。我的想法一直是他們養我小,我養他們老。我曾經跟媽媽說過,我並不大富大貴,但提供給她和我爸最基本生活的能力還有。只要她不嫌棄這種生活簡單,我養他們。至於給錢,真的是量力而行。需要了,我有還是會給。


romoon


農村都這樣。我姐妹六個。兩個哥哥。姐妹四個。我母親我們四個人跟他兩個人一樣的養。我養活的最多。我媽媽願意跟著我。不要說那麼孃家的東西。給你一快田你去中嗎?吃虧佔便宜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可是父母也生你了呀,把你養那麼大。 不要糾結這些事,都是農村的風俗。閨女也有不贍養父母的,兒子也有不贍養父母的。我沒村有一個。老太太混賬!兒子剛死問兒媳婦要1萬塊錢,叫他閨女養。這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兒媳婦還有兩個孩子還小。沒有辦法弄不過婆婆給小姑子。有過調解。給他1萬塊錢管六年。一年兩年死了還給養兒媳婦的。老太太一年半她女兒磕磣死了。錢也沒給兒媳婦的。


善待每個人平安家人


這樣的事得應情而定,我農村的上有兩姐下有一妹我父母生病基本我承擔的,應為沒有必要事事都找他們,但我父母親過世她們主動承擔喪葬弗用我很感激,應為農村弗用很大,走個老人沒十萬八萬下不來但我姐姐妹妹從來沒有和我第家產的事。


用戶7999895939437


典型的重男輕女,贍養應該由姐弟二人共同負責。雖然老人把房產給了兒子,但是女兒也有贍養的義務。我岳父臨終遺囑是,我走以後老伴兒就住閨女家。根本就沒有他兒子贍養的事。我岳母把工資卡扔給兒子就住閨女家。我們得負擔岳母的生活費,住院費,平時吃藥的費用。後來閨女知道了工資卡一直在哥哥手裡並且花了精光。閨女也不管了,岳母在閨女在住了17年,於2017年讓她回兒子家了。岳母自知理虧。閨女再也沒有給一份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