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封老十四為“大將軍王”。為什麼卻沒給他真正的王號?

青燈問史


老三胤祉被封誠親王,老四胤祉被封雍親王,老八被封廉親王,老十三被封怡親王。從這些封號來看,封為親王的都有一個真正的親王名號,但是老十四胤禵,自康熙五十七年三月,被封為撫遠大將軍,遠征西北,除了叫為“大將軍王”之外,為什麼沒有真正的王號?

這是一個極為蹊蹺的事,眾所周知,大清朝的皇室宗親爵位等級是十分嚴格的,康熙本人的等級思想也十分嚴重,對於老十四胤禵的加封,為什麼採取了頭重腳輕的做法,實在是耐人尋味。

《雍正王朝》裡面,在鄔思道的分析下,老四胤禛舉薦了老十四胤禵為撫遠大將軍,出征西北平叛,而安排年羹堯為陝甘總督,以糧草牽制老十四。而老十四的這次出征,在朝野內外來看,都是他出徵嫡位最好的機會。太子胤礽二次被廢之後,康熙再也沒有立皇太子,眾皇子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本來依附於八爺黨的老十四胤禵,也分明見著機會來臨,樂得當這個大將軍,為爭取獲得康熙的青睞不懈努力。

現在,我們來看看清朝皇室宗親的爵位等級,這有利於我們分析胤禵爭奪嫡位的可能性有多大。

皇室宗室爵位,又稱宗室覺羅世爵,掌於宗人府,共分為十二級,只授予愛新覺羅氏族人,它們分別是(以男子為例):

高級爵位(四級):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貝子是當朝皇子高級爵位中最低的品級。除此之外,是貝子以下的品級,因為老十四不在貝子以下,所以我們省去不表,如要仔細瞭解,可上百度查詢。

皇子們要獲得更高的爵位等級,就必須做出相應的貢獻或者功績,不然,是不會有所升級的。如老四胤禛江南籌款賑災有功,被康熙封為郡王,全稱就叫做“多羅雍郡王”胤禛,簡稱雍郡王。直到一廢太子的時候,八大山莊事件中,康熙一口氣封了四個親王,其中就包括胤禛被封為雍親王,全稱叫做“和碩雍親王”胤禛。

然而,老十四在被封撫遠大將軍之前,就一直依附在老八的門下,雖然是老八集團核心成員之一外,並沒有多少建樹,老九胤禟和老十胤䄉的爵位都比他高。這也是康熙一直沒有對他有所加封的重要原因。

老十四胤禵在西北平叛開始階段是很成功的,獲得了來自於各方的稱讚,但是在取得一定的成功後,胤禵開始驕縱起來,貪汙索賄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大概都沒有逃脫康熙的眼睛。但是康熙對這位皇子的功勞還是十分認可的。

老十四胤禵雖然有大將軍王之稱,但是他的真實爵位卻依然還是個貝子,即固山貝子胤禵,處於皇子爵位第一層次的最低品級。為什麼康熙雖然認可胤禵,但是卻沒有再提升他的爵位,其主要原因在於:一是到康熙六十年,康熙本人因為身體和病痛,不再“英明神武”,對於這位老十四,還沒有來得及進行加封就病逝了。二是老十四胤禵在後期的行為多多少少影響了康熙的判斷,這位對皇子們十分嚴格的皇帝難以容忍任何瑕疵存在。三是康熙對奪嫡事件的忌憚,二廢太子讓他心思枯竭,焦頭爛額。如果對胤禵施以不斷加封,必然會讓胤禵也處於奪嫡的漩渦,這樣做,也可能更是出於一種保護。

貝子距離親王的爵位還差著貝勒和郡王三個等級,這之上才是皇太子,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是對他的栽培培養,但是太和殿上的位子,在康熙眼裡,胤禵似乎還不夠格。這或許也是康熙沒有對他加封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青燈問史


在第一次廢太子之後,在康熙心目中已經是有自己合適的人選了,但他只藏在心上,秘而不宣。在議舉新太子鬧出一場風波後,康熙突然晉封了老四、老十四的生母為貴妃,那時候宮中並沒有皇后,皇貴妃等同六宮之首的皇后,提高二人生母的地位,也就意味著未來的接班人會是其中一人,很明顯這個人就是老四,當時胤禛是雍親王,按慣例基本上等同於儲君了,因為其時同是有親王銜頭的老三、老八二人雖是都是親王,但他們的生母並不是皇貴妃,從這點來看區別就很大了。後來在議舉大將軍人選的時候,康熙也是對老四進行一次別樣的“考核”,看看他心中默定的這個接班人會推舉什麼樣的人做大將軍,也看看他是否公私分明,真正地從大局出發,為國舉賢,所幸的是,胤禛聽從了鄔思道的建議,推舉了老十四為大將軍,這樣也令康熙心中寬慰,沒有令其失望。其實康熙也是為胤禛鋪好路了,就算是老十四沒有舉薦年羹為陝甘總督,康熙也是會下一道聖旨讓年擔任此職的,因為年是老四的人,康熙也深知這個位置的重要性,把這個要職給了老四的人,也就是讓老四將來能夠把握得住西北局勢,所謂的大將軍如果沒有了陝甘的後勤供應,就算是有一百萬大軍在手,也是無濟於事,無所作為。所以,從老十四被欽命為大將軍王,率西征之師出京時,他就已經不可能是未來的接班人了,因為歷史上是沒有讓儲君率軍到笫一線打仗的,所以康熙也是不會晉封老十四親王銜了,因為如果這樣做會為日後老十四及老八他們留下名正言順的奪謫口實,但為了顧及老十四的皇子身分,還是在大將軍後面加個王字以示區別,同時也以此迷惑八爺黨等人,認為老十四就是皇帝默定的皇位繼承人,這樣做的目的也是讓老四藏得更深,讓他在更平靜的環境裡韜光養晦,不會成為黨爭打擊的對象,這也是康熙的高明更是為人父親的一片苦心!


用戶歷史


在《雍正王朝》中,胤禵身為“大將軍王”,卻在爵位上未能再進一步,可以說是有面子沒裡子。康熙之所以這麼安排,原因有三:



第一,封胤禵“大將軍王”是為了他統帥大軍能壓得住陣。大軍出征西北,要從各地抽調精銳力量,糧草軍械的轉運依靠也要中央和地方各省的支持,對於統帥的資歷和權力要求極高。如果統帥既無資歷又無權力,很難壓住各方面的勢力。胤禵是皇子,多年主政兵部,資歷尚可,康熙再給他一個“大將軍王”的名號,他便有足夠的權力去統帥西北大軍,不至於產生內部矛盾。



第二,不給胤禵更高的爵位,是為了避免他權力過大,影響新君的繼位。胤禩手握重兵,此番西北戰事又取得大捷,在軍中的威望臻於鼎盛。如果他再獲得更高的爵位,難免不會得隴望蜀,窺伺皇位,說不好還會在未來利用手中兵權,干預傳位事宜。所以康熙並沒有晉升他的爵位,仍讓他以較低的爵位率軍出征,這樣有助於今後對他的控制。



第三,康熙本人冊封皇子的習慣使然。對於一母所生的皇子,康熙一般只冊封一個較高的爵位,而對於其子嗣則只給予較低的爵位,以便平衡勢力。比如五阿哥胤祺是親王,九阿哥胤禟就只是貝勒;同樣的,四阿哥胤禛已經是親王了,那麼十四阿哥胤禵就只能是貝子了。要不然烏雅氏這一脈兩個都是親王,地位就太顯赫了,今後不好控制。


達摩說


很簡單,康熙不想給。

這事兒必須要從康熙身上找原因。

康熙是位傑出的帝王,合格的政治家,深諳權謀、制衡之道,可他並不是個好父親。其性格特點為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我覺得你好就什麼都好,覺得你不好,就哪兒哪兒都不好,說白了,有權,任性。這一點從二廢太子中提現的我為明顯。毫無節制的寵溺太子,毫不留情的廢棄太子,為穩定時局再立太子,而後再廢,完全不考慮太子怎麼想,別的兒子又怎麼想,說不定還走了一把摟草打兔子,敲山震虎,隔山打牛的操作,果不其然大爺黨、八爺黨中招了。太子固然有他自己的問題,兒子們也都有各自的小心思,但康熙作為父親,心腸太狠。

十四完全是被親爹給坑了。但他也不冤,都說無欲則剛,誰叫你有欲還所圖甚大呢?親爹的龍椅都敢想,關鍵是沒搞清楚他爹讓不讓他想。上有賜不敢辭,上不賜你想都不要想,想了就是原罪。在這一點上,他四哥做的比他,比所有兄弟都要好。

康熙沒有想過要將皇位傳給十四,至少在決定讓十四出兵平叛時就已經定了章程。所以他不會給即將出徵的兒子過高的身份,萬一得了軍功,又將如何封賞?一個不好尾大不掉,讓後繼之君怎麼辦?

再者,康熙是什麼人?御極數十載,早就大權獨攬,說一不二,他要想給,沒有任何事可以成為阻礙,譬如他的資歷不夠啊,前邊還有沒封王的哥哥啊什麼的。結果只能是康熙沒想給。

還有一點,康熙做的不地道,就是你不給就不給吧,還非得弄個西貝貨,不給房子不給地,也不給漲工錢,忽悠著這個兒子賣苦力,還產生了一種皇位唾手可得的錯覺,結果傻了吧?


哥舒未帶刀


十四阿哥胤禵有功於西藏,維護了國家領土完整,是民族英雄。下面稱呼其本名胤禵,以示尊重。

胤禵西征,被封為“大將軍王”,實際爵位是固山貝子。那麼,康熙為什麼不賜給他一個真正的王爵呢?

(胤禵劇照)

兩點原因:第一,封大將軍王的身份便於幹活;第二,不賜王爵是怕他想多了。

胤禵不僅西征出征時沒賜王爵;七個月後,西征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將策妄阿拉布坦趕出了西藏,仍舊沒封王爵;終整個康熙朝,胤禵的爵位都止步於固山貝子。


(胤禵劇照)

胤禵不被賜王爵,原因如下:

固山貝子和親王之間是差著段位的,固山貝子往上走依次是多羅貝勒、多羅郡王,最後才是和碩親王。胤禛的雍親王就是和碩親王。

第一,胤禵西征是康熙五十七年,那時,康熙帝已聖心默定繼承人。胤禵西征本來就是代天子出征來處理西疆軍務,如果再加上王爵,就會讓人誤會胤禵是皇位繼承人。

康熙晚年,國家已承平,皇子也成年。參照雍正、乾隆、嘉慶都是以親王的身份繼位,在國家沒有特殊情況發生,繼位人一般有鋪墊的過程,爵位越高,繼位的可能性越大。

舉個例子來說:咱選市長,總得從市委常委或者平級的幹部中挑選,咱不可能提拔鄉長當市長吧!怎麼說呢?跨度太大就會形成地位落差和心理落差,承平年代,咱有時間來提前鋪墊,避開這些鬧彆扭的情況發生。

康熙不賜胤禵王爵,就是想告訴他:孩子,幹好本份事,咱別惦記那個位子了。

第二,康熙始終不給胤禵抬爵,是為了留下胤禵的爵位提升空間,以便繼位者對他施恩。

皇子們對親王爵的嚮往,就好像頭條創作者對大V的期盼,如果夠努力,終究都會有。然而,當皇子望眼欲穿的時候,新皇賜其王爵,皇子就會對新皇產生感恩戴德的心理。

從這點講,康熙作為父親,真是設身處地地替胤禛和胤禵來考慮,父愛偉大!

第三,不賜胤禵王爵,是防著新皇登基後胤禵造反,爵位低方便收拾他。

康熙希望胤禵和新皇和睦相處,可是也得防著胤禵不服管後造反。同樣是擁兵造反,胤禵爵位越高,話語權和影響力就越大,這樣給新皇帶來的麻煩更多。

在正史中,康熙過世的第二天,雍正就把胤禵手下的將軍延信由國公升格為固山貝子,讓他接管胤禵的平西大將軍印信。從雍正給延信晉爵、使其與胤禵對等這個細節看,康熙不予胤禵王爵,絕對是有深意的!

胤禵西征,年羹堯是四川總督並且負責後勤保障,這也是康熙制約胤禵造反的另一手準備。年羹堯是胤禛的人,一旦胤禵有異動,年羹堯就會斷其糧草,使其軍心不穩。

那麼,康熙讓胤禵徵西,封個徵西大將軍就完了,為什麼還要加個不倫不類的“王”呢?

胤禵西征的對象是策妄阿拉布坦,他是噶爾丹的侄子。噶爾丹大家都知道,那是被康熙爺御駕親征揍過的。噶爾丹在和清朝對陣時,策妄阿拉布坦趁機佔了他的領地,把自己的叔叔逼死了。後來,他就成了準噶爾的大汗。



康熙五十七年春,草肥馬壯,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西藏、攻佔拉薩。

康熙一看,野心勃勃。好傢伙!這是要不服天朝管啦!


(康熙劇照)

如果回去二十年,康熙會象親征噶爾丹一樣親征策妄阿拉布坦。但年歲不饒人,就只得派兒子胤禵替父出征了。

康熙見識過準噶爾人的厲害,當初他打敗噶爾丹,也是藉助其它蒙古部落的力量。為了讓胤禵更有勝算,他得加重胤禵的權威,所以就有了“大將軍王”的封號。

史載:胤禵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胤禵統帥西征之師起程時,康熙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同時,康熙帝還降旨青海蒙古王公,說:“大將軍王是我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爾等惟應和睦,身心如一,奮勉力行。”

以上,不論封胤禵為“大將軍王”,或是讓他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還是旨令蒙古王公,都是為了突出胤禵的地位、加重他的權柄,最終的目的是贏得西征的勝利。

作者心語:祝朋友們閱讀愉快。


鏈天絕


康熙為什麼要封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呢,因為當時朝廷派去平定西北叛亂的六萬大軍全軍覆沒,朝廷需要一個有地位的人能去穩定軍心,而這個人無疑最好是一位皇子。皇子眾多,派哪一個去才是最好的選擇呢?

當時正值奪嫡的關鍵時刻,如果選不好這個大將軍王的人選,可能會對皇太子之位的繼承有所影響。所以康熙對這個“大將軍王”的人選是經過多方考量,這才決定讓老十四去領兵的。當時最能擔此大任的人只能在老十三和老十四中選,所以康熙決定讓老十四去,把老十三留在帝都為新帝登機護航。更何況,第一次西北戰局的失利完全是因為八阿哥黨為了自身謀權才造成的,所以由八阿哥黨派的人出任也合情理。派出老十四既把八阿哥的嫡系支開,又保證了戰事的順利進行。

再說老十四,他為人耿直,不擅帝王之術,所以他有領兵的能力,卻無治國之才,清朝需要的是一個精明幹練的君主,所以康熙給了老十四一個殊榮,賜他“大將軍王”,雖不是真正的封號,卻也是一種對他認可的榮耀。

因為四阿哥繼位,而老十四是八阿哥一黨的,所以很難獲得更高和更有實權的稱號。


輕擷棠梨


康熙57年,為了驅準保藏,但是康熙自己年紀不饒人,不能親征了,所以必須從自己的兒子裡選一個出來代替自己出徵。


所以此事說白了是一件“欽差”,康熙欽命的“撫遠大將軍王”也就不可能是一個爵位,而是一個職務,雖然這個職務裡帶一個“王”字,卻是一個代表康熙當然欽差職務。

十四阿哥胤禵真正的爵位只不過是一個貝子,也就是在清朝皇室爵位裡排名較末的。比起四阿哥胤禛的雍親王,差著好幾個等級呢。

在劇中八大山莊事件時,康熙一口氣封了四個親王,這使得大家誤以為清朝的親王爵位不值錢,太容易辦到了。實際上這種事情只能在劇情中發生。


因為爵位代表的不單單是名譽,還有世襲罔替的待遇,所以爵位絕對不是隨隨便便封的。

到了乾隆年間,由於親王爵位的稀缺,乾隆甚至把自己的弟弟弘曕過繼給沒後的果親王,就是為了繼承那個親王爵位。

其實八阿哥胤禩的廉親王並不是康熙在八大山莊事件中封的,而是雍正即位後為了穩定大局,籠絡胤禩,給封的親王。

連胤禩都不是真正的親王,而康熙更沒有給年幼的兒子們更過王爵,所以胤禵離親王的路就更遠了。


但是因為胤禵兼著皇差,在西北代表著康熙,所以胤禵的待遇那是一般貝子貝勒都無法比擬的,甚至由於某些親王。

胤禵不但享受著與親王同等的用度待遇外,自己的兒子弘春、弘明等也是被康熙接進宮去照看過的。當然大多數人可能只知道弘曆被康熙養在宮裡半年,但是卻不知道康熙的很多孫子都有類似經歷。其中養在宮裡時間最長,最受寵的是弘晳,胤礽的長子。

特別是胤禵西征立功之後,康熙甚至對他的獎賞是,除了給錢,另外他家裡的用度直接按親王標準由康熙內帑供應,甚至給了他一個牌子,自己缺什麼,就直接到內帑領。


胤禵的待遇甚至超過了一般的親王。但是,康熙唯獨沒有對他的爵位進行提拔封賞。

因為這就代表了,胤禵有功,康熙在用度方面絕對不虧待,但是對於“奪嫡”,你最好不要有任何不切實際的想法。

回到《雍正王朝》,這條線索就更加明確了,因為在劇情中,康熙讓胤禵出任“撫遠大將軍王”,目的就是為了拆散八王集團,分裂胤禩和胤禵的結盟,讓他們反目成仇,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為胤禛上位佈局的。

所以康熙越是物質上補足胤禵,實際上也就意味著他離爵位越來越遠,也因此根本不在康熙考慮嫡位的範圍之內。




炒米視角


“大將軍王”,並不是爵位的名稱,只是一個職務和稱號,而在歷史上,清朝時期的“大將軍王”幾乎可以特指十四阿哥胤禵了。

清朝歷史上沒有什麼“撫遠大將軍王”,有的只有“大將軍王”,並且獲封的只有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那個時候他還叫胤禎,後來因為雍正登基後為了避諱,才改為了允禵。

清朝時期的宗室王公的爵位包括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鎮國將軍等十二個等級。而這些王公貴胄們獲得爵位的高低,一要看功勳和貢獻,二就是要看和皇帝的關係了。比如,《雍正王朝》中,當時還是多羅貝勒級別的雍正,江南籌款賑災非常成功,就被康熙加封為了郡王,後來晉封為親王;十三爺胤祥在同雍正同往江南的時候只是個固山貝子,後來也沒有太多的晉封,還被康熙圈禁了十年,雍正剛一登基,就直接被晉封為和碩怡親王。

十四阿哥胤禵在康熙朝時期,只被康熙冊封為固山貝子,並沒有再獲得過晉封,所以十四阿哥在康熙朝的爵位一直是固山貝子,距離他同父同母的哥哥,已經獲封雍親王的雍正,差著三個級別。

“大將軍王”雖然帶著一個“王”字,但是這個“王”,不是親王、郡王,僅僅是表明他皇子的身份。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噶爾丹的侄子,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叛亂,十四阿哥胤禵受封大將軍王,領朝廷十萬大軍前去平叛,按照康熙的意思,十四阿哥就是代替他領兵出征的,所以允許他“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這些都是皇帝御駕親征親征的規格禮儀。並且康熙還專門下旨給蒙藏地區的王公:

“大將軍王是我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爾等惟應和睦,身心如一,奮勉力行。”

所以,這個王只是一個稱呼,只是一個身份的象徵,真正的起作用的是前面的“大將軍”,所以“大將軍王”就只是一個職務和稱呼,並不是什麼爵位。

這裡再做一個類比,康熙御駕親征噶爾丹的時候,也有宗室王公隨同前往統兵作戰,被封為了“撫遠大將軍”,沒有帶“王”,這就是康熙的親哥哥,裕親王福全。“裕親王”是福全的爵位,“撫遠大將軍”是他的職務,由於康熙是御駕親征,而不是福全代為征討,所以福全的這個“撫遠大將軍”沒有帶這個“王”的後綴。


康熙之所以只冊封了“大將軍王”的頭銜,卻不給十四阿哥晉封王爵,歸根結底還是為了雍正的繼位再做考量。

首先,十四阿哥胤禵是雍正舉薦的,如果在委以重任的基礎上再加以晉封,難免會引得別人的猜忌。

因為在這個時候,對於康熙而言,首要的任務就是要保護繼位人。既然康熙已經選定雍正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就不能讓外界看出自己的心思,以免發生意外。而這次雍正推舉自己的親弟弟出任大將軍王,儘管二人分屬不同的政治集團,但是終歸是血親,康熙太過於看重十四阿哥,反而會讓所有人的目光都鎖定在二人身上,這樣不利於保護他心中真正的繼位人。

其次,十四阿哥終歸是八爺黨的人,為了保證雍正的登基,不能再去增強八爺黨的實力。

八爺黨雖然經過之前的幾次失敗,但依然是人多勢眾、兵強馬壯,在朝堂之上擁有很強的實力和極高的聲望。儘管是雍正保舉了十四阿哥,表面上看兩人和氣一團,但是康熙非常清楚,分屬不同政治集團爭鬥了十多年的矛盾不會如此輕易的化解。

如果這個時候在將十四阿哥晉封王爵,無疑又是在變相增加八爺黨的實力,也將給雍正最後的順利登基增加困難,也不便於雍正登基後很好的控制政局。

再次,就是康熙把冊封爵位的機會留給了雍正,以便於雍正更好的使用和利用十四阿哥。

康熙在臨終前撤掉了張廷玉、馬齊等人的職務,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人不限於皇子之間的爭鬥,讓其能為新君所用。

其實,康熙不晉封十四阿哥王爵也有著這樣的打算,把這個冊封的機會留給雍正,為的就是讓雍正登基之後,能夠對十四阿哥加以冊封和重用,讓十四阿哥能拋棄成見,感恩戴德的站在雍正這一邊,支持雍正,而不是繼續同八爺黨一道反對雍正。

而這也是為了雍正登基之初的政局穩定而做的深遠考量,所以康熙也就封了“大將軍王”,而沒有真正的冊封為王爵了。


雍親王府


關於“大將軍王”這個不倫不類的王,存在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允禵是皇子,雖然彼時的爵位僅僅是貝子,但卻是打著“天子旌旗”出征的,有那麼點兒代父親征的意思。因此,清聖祖封其為“大將軍王”既是抬高了允禵的地位、便於統兵,同時也是在強調自身作為帝王的權威。另一種說法是,允禵之前的撫遠大將軍除了名將圖海和清世祖的小舅子費揚古之外,都是王,他們是豫通親王多鐸的孫子、信郡王鄂扎和清聖祖的二哥裕憲親王福全。因此,宗室王公擔任撫遠大將軍時也被稱為大將軍王。



個人認為,第二種說法站不住腳。因為史籍對鄂扎和福全的記載中從來沒有出現過“撫遠大將軍王”或者“大將軍王”的稱呼,他們的職務只是撫遠大將軍。而史籍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現的“大將軍王”就是允禵,沒有之一!因此,第二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大將軍王”就是清聖祖為兒子允禵特設的封號,沒有先例可尋,也再無來者。那麼,為什麼清聖祖不直接冊封允禵為親王或者郡王,而是給了他這麼一個不倫不類的“大將軍王”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開篇提到的,允禵是打著“天子旌旗”出征的,有著濃厚的代父親征的意義,將允禵提高到王的級別,既是為了加強身無寸功的允禵的權威、便於統兵,同時也是為了強調清聖祖自身的帝王權威。



第二個原因也正是因為前面提到的這個身無寸功。允禵在康熙五十七年被封為“大將軍王”、統兵西征之前,基本上一直是作為“廉黨”、也就是所謂“八爺黨”的邊緣人物出現的。換句話說,其本身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功績。清朝的皇子不同於明朝,並不是生來的親王,皇子想要封王,要麼母家地位崇高,要麼自身幹出點兒名堂,這一點在清初顯得尤為突出。允禵的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是包衣出身,終康熙一朝,止步德妃,沒能更進一步。換句話說,允禵想要像他十哥允䄉那樣、靠拼出身封王,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允禵在康熙四十八年清聖祖給兒子們“批發”爵位時,只獲得了一個貝子的爵位,這幾乎是皇子封爵的最低標準了。康熙五十七年清聖祖如果給身無寸功的允禵封親王或者郡王,名不正、言不順,只能退而求其次,搞出了這麼一個不倫不類的“大將軍王”。



第三個原因是為了避免群臣“站隊”。康熙五十一年,廢太子、理密親王允礽第二次被廢之後,清聖祖“諸子奪嫡”已經近乎白熱化了。皇子結黨、群臣“站隊”幾乎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彼時,皇八子允禩已經被清聖祖公開否決了皇位繼承資格,允禩也在極力推允禵出頭,企圖藉此翻盤。到這個時候,儲位之爭實際上已經成為一母同胞的清世宗與允禵之間的角逐。清聖祖於康熙五十七年委允禵以兵權,本來已經讓群臣產生了很多想法,如果再給允禵封王,勢必給群臣造成一種錯覺,儲位非允禵莫屬。接下來,群臣“站隊”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從後來的歷史來看,實際上清聖祖內心默定的繼承人選並不是允禵,此舉對於清聖祖默定的繼承人選而言,無疑是增加了壓力和威脅。因此,清聖祖給允禵封這麼一個不倫不類的“大將軍王”,實際上也是在給群臣玩“迷魂陣”,讓眾人摸不著頭腦,不敢輕易“站隊”。



第四個原因可能也是清聖祖給兒子允禵使的“迷魂陣”。先給兒子一點兒甜頭,封個“大將軍王”,讓兒子心中有想法、有盼頭——“既給兵權又封王,老爺子是不是打算讓我接班啊?”同時,又不給允禵正式封王,讓允禵覺得自己似乎還有哪兒做得不夠,不確定皇位到底能不能落到自己頭上,不敢躺著等“接班”。於是,只能拼命立功表現。可實際上呢?清聖祖只是利用帶兵把允禵支得遠遠的,讓他無法摻和朝中皇子的爭鬥。或許,清聖祖此舉也是為了保護這個兒子,免得他泥足深陷,將來不得善終。畢竟康熙五十七年清聖祖已經到了垂暮之年,他不得不為自己的身後之事作出考慮和安排了。而封允禵為“大將軍王”、統兵西征恰恰就是這身後事的安排之一。


農民工歪說歷史


老十四在本劇裡是一個特例,他有時依附在老八身邊,有時又想獨立,但總歸在於其和老四一媽所生,從小嬌慣。

1老四老八等沉穩內斂,老十四尚且年輕,所以考驗以及封爵還是有機會的。

2老十四邊關有功,還沒來的及封康熙已死,這也是隻能在大將軍王這個層面的原因,當然其恃才放曠,認為自己有功也做了些許不好的事。

3老四老十四一媽所生,老四已經很成熟了,老十四可以不必被禁封。

綜上所述,老十四有機會,還需要更多的沉澱,可是時間不等人,以及站隊問題也導致其後來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