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早年的張作霖不但是亂世梟雄,更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不看不知道:早年的張作霖不但是亂世梟雄,更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電影《投名狀》)

安遇吾打入蒙匪內部後,有一天,張作霖大營附近突然來了一群蒙軍騎兵,張作霖聞報立即率部迎擊。這些蒙軍騎兵打了幾槍就逃走了,不過臨走前卻在樹上掛了一件東西。大家近前一看,發現是一個包袱,取下來一瞧,竟然是安遇吾被卸成幾塊的屍體!

安遇吾遇害了,顯然蒙軍是在用這種方式向張作霖示威:你派來的偵察員不中用,我們已經把他給殺死了,看以後還有誰敢再來冒這個險。

張作霖見狀如遭雷擊,不由得放聲大哭起來。哭罷,他趕緊讓人把安遇吾的屍體洗淨,再用針線縫在一起,以便裝入棺內,送回原籍安葬。

就在刷洗屍體時,有人發現安遇吾的腿上有一處已經潰爛的刀傷,而且傷口裡似乎還藏著什麼東西。掰開一瞧,裡面有一個小油紙包,打開油紙包,呈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張手繪的路線圖。

原來安遇吾打入敵營不久,就摸清了蒙軍老巢的位置以及外界通往其老巢的道路。在將這些記好畫下來後,本來已經完成了任務,可以逃回來了,但他還想再刺殺一名蒙軍頭目,以便瓦解其力量。

不看不知道:早年的張作霖不但是亂世梟雄,更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電影《投名狀》)

為了避免逃回來的途中發生意外,安遇吾將路線圖藏在傷口裡,隨後才去進行刺殺。不料尚未展開行動,他的意圖就被蒙軍發現了,後者將他殺死,又大卸成幾塊送來張作霖處示威,但唯獨沒有對安遇吾的傷口處進行仔細搜查。

路線圖彷彿給黑暗中的張作霖送來了一盞明燈。1908年6月12日,他按圖索驥,率部突襲蒙軍老巢。蒙軍猝不及防,慌忙潰逃,卻又在潰逃途中遭遇伏擊。白音大賚手下得力干將巴塔爾被俘,張作霖下令將其斬首示眾,以振軍威。

6月28日,張作霖再次分四路發起攻擊。牙什驅和他手下頭目黑虎竄地龍等人被擊斃,他的兩個兒子被俘。白音大賚雖然逃走,但是也頂不住張作霖的窮追猛打,不久受傷被捕,幾天後即因傷重身亡。

牙什驅、白音大賚這邊一垮,陶克陶胡遂陷於孤掌難鳴的境地,被迫逃往大興安嶺北部的索倫山區。1909年1月,正值朝野上下歡天喜地慶賀新年之際,張作霖率軍深入索倫山區,在林海雪原中對陶克陶胡部發起猛攻。

這是張作霖在剿匪過程中所經歷的最激烈一仗,蒙軍設置了多處險要工事,火力也非常猛烈。張作霖在此役中身先士卒,衝鋒在前,雖然尖兵隊員紛紛中彈倒下,仍堅決不肯後退,最後他終於一鼓作氣,親自率隊衝上了山頂。蒙軍殘部難以抵擋,遂丟下山寨,向巴林旗方向潰逃。

1910年4月,在沙俄特務和俄國駐哈爾濱總領館的安排下,陶克陶胡繞道外蒙逃入俄境,當時他身邊僅剩下了幾名護衛。至此,內蒙局勢趨於穩定,沙俄分裂中國的圖謀也宣告破產。

不看不知道:早年的張作霖不但是亂世梟雄,更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電影《弓馬嘯西風》)

張作霖深知安遇吾在其中所建之功,他除了派人把其靈柩送回八角颱風光大葬外,還將安遇吾的兩個兒子一人補一個哨官,帶到洮南進行安置。可是安遇吾留下的這兩個孩子在性格上都隨父親,不願受差事約束。他們幾次故意犯錯,希望張作霖能夠開除他們,而張作霖始終記著大哥的恩情,總是一味包涵,不肯加責。

最終,兩孩子還是開小差離開了軍營,去往哪裡,誰也不知道。一直到“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局勢混亂,重又盜匪蜂起。一股土匪打進八角臺,向當地商會勒索十萬元。就在這時,突然又殺出一股土匪,把先前的土匪給打跑了。商會代表想把錢交給新來的這一股,誰知那位“大當家的”聽了卻哈哈大笑,說:“我回來是保護家鄉的,誰拿出來的錢就還給誰,我是拿不起的。”

說完之後,這股人就走了。有人認識“大當家的”,說他就是安遇吾的兒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