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未來的經濟增長會集中在哪個城市?

忻州身邊事


山西是一個分散性的省份。作為核心的太原和強盛的地級市之間的聯繫並不大。

大同受北京輻射,長治受鄭州輻射,運城受西安輻射。所以太原對於其他地級市的吸引力不大。並且這種弱勢的聯繫會在今後的發展中持續放大。

大同因為這段事件紛紛擾擾的名城事件,使得未來發展存疑問。但我以為這不是什麼問題,大同既有北京的輻射以及自身的旅遊優勢,未來可期。

但是最具潛力的我以為是晉中,集中了晉商以及很多建築文化,使得在天然性的區位優勢上非常大。但是由於山西身居內陸,官本位思想嚴重,市場化引導弱,晉中想關政府的執政能力是否匹配晉中的旅遊業高度還有待驗證。


短刀客


山西一直有這麼幾個城市,號稱自己是山西的第二大城市,比如大同和運城,而且大同近幾年 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旅遊業,由於靠近北京,也有著北部交通樞紐的重要地位。

近年來,大同在經歷過煤炭經濟的輝煌之後,大力發展旅遊業,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了眾多國際性活動在大同落地生根,也將大同的知名度提升到了新的層次。

運城,靠近西安,有著“最早中國”的美譽,自古主要以農業為主,由於靠近西安,所以運城人喜歡到西安發展,畢竟西安的整體發展水平要比太原高很多。

有一個城市,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晉中市,晉中市緊靠太原市,可以直接享受到太原市城市發展的紅利,比如現在的太原和榆次同城化,太原部分產業開始轉移到了晉中市。而晉中市的大院旅遊資源,又是山西的一張名片,所以還是非常看好,晉中市未來的發展前景。不過,每一個人的看法或許會有不同,歡迎網友各抒己見。


太原看點


大家好,我是山西農家小夥,我認為山西未來的經濟增長點會集中在大同,有以下幾點為證

首先,任何一座城市的崛起,都需要優越區位的支持,而大同就是一座區位優勢非常明顯的城市,是山西、河北、內蒙古之咽喉要道,地理區位可謂得天獨厚,然而隨著大同到張家口高鐵🚄的開通,大同到西安高鐵🚄的全線貫通以及大同航空口岸的正式開放,人們不僅出行方便了,對城市經濟發展也有促進作用,大同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其次,大同是第二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入選後意味著大同的發展會得到國家政策、資金、項目、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大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風景名勝古蹟眾多,比如雲岡石窟、北嶽恆山、懸空寺、明代大同城牆等都會得到大力發展。

最後,大同近幾年在城市建設下了很大功夫,如舊城改造、修復古城、擴展新城、棚戶區改造,開闢並拓寬馬路、綠化環境等,都是史無前例地大踏步邁進,大同在人居環境上的確發生了翻天履地的變化,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大同!

大同祝你騰飛!


山西那點事


每個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毋庸置疑,最先想到的必先是省會城市!山西省就不用說了,龍城太原。

2019年山西省GDP超1.7萬億元。共11個地級市,但是GDP超過3000億元只有一個城市,就是省會城市太原,很不容易突破4000億元大關,大約為4029億元。

由此可見,太原一定是山西未來的經濟增長點。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古城太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發展質效雙升、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鄉發展統籌協調、生態環境優美宜居、人民生活富裕安康。我們每個人都經歷著、見證著,二青會成功舉辦、“手撕鋼”榮獲特等獎、地鐵2號線。。。。。。


最美河東


作為外省人看山西,最有發展的當屬太原。

山西的發展在全國相對落後,發展趨勢(不是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借鑑發達省份的經驗模式。

太原要發展,就會要人,從全國吸人大賽的情況看,太原也一定會不斷加大吸引人的力度,而相對便捷而又離家不遠的本省人口會是太原吸人工作的重點。

太原雖然地域不大,但省會省政府這兩詞比任何地方,任何大數據,任何歷史,任何不服都有分量。而地域是可以劃分的。

太原無論是在經濟還是交通,還是基建,還是文化,在省內基礎第一,即便如此在全國省會中排名都不高,這也說明集一省之力發展的潛力還是有的。誰會放下有基礎的省會不發展,主力發展其他城市?

發展是動態的,周邊城市再發展,省會只會發展的更好!發展是人為的,政策傾向哪裡,哪裡就有動力!發展是需要基礎的,一車棉花運到平原城市和運到山頂城市成本都可能不一樣,這還只是交通成本!發展是需要資金的,當然,又回到了政策問題!

所以不管有多愛自己家鄉,事實就是事實,感情代替不了事實。再說,出了省,省會好也是家鄉好。所以,再怎麼抬槓,哪個都不可能超過太原的!


理智鍋


有一個城市,大家都忽略了,那就是山西省陽泉市,作為中共成立的第一座人民城市,山西向東開發橋頭堡的晉東明珠城,曾經號稱小香港的陽泉市,2019年依舊沒有火車站,切斷了與周邊地區往來的效率,人口外流嚴重,沒幾個企業空氣質量確實一直墊底,很奇怪,但是最近我們有在修廁所,豪華的那種,很期待。

但是陽泉人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堅信未來會更好。



屋寬不如心藍的大海


本人作為傳統的山西人很榮幸在大學期間去江浙上學,這心裡的落差久不久不能平息,從小沒出過遠門,高考完去上海看世博會感受到上海的繁華,大學又在南京,還說杭州,蘇州,無錫,嘉興等城市。大學期間還去過深圳,近幾年還去過廣州,西安,瀋陽,哈爾濱等城市。被這些城市發展感到震撼,客觀講江浙的一個小縣城都甩山西地級市好幾條街。但我們山西主要也因為地處北方,經濟沒啥支柱產業,又沒啥好政策自然發展不起來,也沒啥辦法,這幾年經濟年年倒數,雙十一也是倒數省份。和山西談經濟真心是傷不起。

\n

廢話說太多了,回顧主題。太原是省會就不說了,比底下的小弟發達太多,除了大同,運城城建相對好一點,其他城市給人感覺像縣城,一市一區,城市化發展太落後。感覺運城,大同,晉中,臨汾都應該不錯的發展。以前有個調查說山西外地人最容易投資做生意的城市,一個是運城另一個是大同。其他地方人思想保守,還想賺回扣,本來就不賺錢還想要回扣,嚇跑了投資者。電視新聞上經常看到大同和運城在全國各地招商優惠政策巨資吸引企業。真是給全省其他地級市做了表率作用,希望其他市也一樣為了經濟和群眾更好的生活,放棄自己的私利給城市經濟添磚加瓦,這樣才會有財政城市建設。

\n

1.運城政府思想開拓,由於缺乏煤炭資源,對煤炭依賴度比較弱,有句話就窮則變變則通這句用在運城很適合,運城只有河津產煤,煤炭比其他城市缺乏,GDP 卻比他們強,政府招商引資很強進,各種大型的工廠企業項目都引進,不論從華潤啤酒,今麥郎方便麵,康師傅礦泉水等企業建廠,房地產企業碧桂園的入駐,萬達廣場開工。以及麥當勞優衣庫的相繼開業看出這個城市的商業發展活力,麥當勞(太原,大同,臨汾,陽泉,運城有)。交通發達,機場是全山西第二大機場,北上廣深等大城市一天好幾班,其他二線城市每天都有,並且還開通香港,曼谷航線,離西安近。沒有山區所以比山西其他城市好發展,商業也比較發達。

\n

2.大同,招商引資很強進,商業化繁華程度山西第二(品牌專賣店是山西除了省會太原最多的城市,但近年來有被晉中榆次趕超的趨勢),方特,大潤發,萬達廣場項目的開業增加了不少活力,大同政府任然還在大力在各地招商引資,而且大同還是古都,旅遊資源發達,未來應該也會不錯。

\n

3.晉中這幾年和太原同城化發展取得許多成就,太原土地有限只能往榆次發展。許多優質的資源都落戶榆次,地鐵,奧特萊斯,大學城,萬達廣場,萬豪等項目,據說未來還有更多項目,榆次太原同城指日可待,晉中本身旅遊資源就是山西最多最發達的,旅遊收入也不錯。

\n

4.臨汾雖然政府思想不如運城和大同開放,懶政等行為跟兄弟城市長治一樣。長臨高速作為國家級高速公路就是修不好。喊了多少年去年才開工。這兩個城市可真是極品啊!臨汾城建主要是不發展和建設老城區,光建設東城和河西。17年間老城區沒有一點變化,道路狹窄,車輛增多。城建真不如大同,運城,長治。不過臨汾政府這幾年有趕超長治的勁頭。雖然發展緩慢,但也在慢慢向前走,機場開通航線少,道路擴建,城市棚戶區也開始大拆,相信未來會破釜沉舟的大幹一場,畢竟因為老城區破舊,道路狹窄交通不便,喪失了許多發展機會和項目。

\n

5.晉城2011年去過感覺當時很牛逼,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是山西除了太原商業性銀行最多的城市,並且還有萬達影城,屈臣氏,美特好,全聚德等感覺是除了大同以外的第二牛的地級市。就是城市老城區道路狹窄,小衚衕還走公交車,道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跟重慶一樣。現在6年過去了不知道發展的咋樣,不過聽說今年優衣庫和運城一起開業了,想必應該不錯。

\n

5.長治城建比臨汾好,長治就是商業化發展不行,五星級酒店很少,商業銀行少,品牌專賣店跟呂梁忻州朔州一樣少少的可憐。(嚴重不如大同,運城,晉城,臨汾的牌子多),交通落後,機場跟車站一樣小(輸給了這幾年剛蓋好的呂梁,臨汾,五臺山機場,這幾年煤炭形式不好想必長治政府也沒錢擴建,也不知道最近開始擴建了沒),旅遊資源也少的可憐沒啥出名景點。不過長治有錢人到是不少,GDP 全山西第二,估計大部分來自煤炭。聽說萬達廣場也開工了,看來長治也開始認識到自己的落後了,步入正規了。

\n

陽泉,忻州,朔州只是坐火車路過,感覺沒什麼存在感。本人才疏學淺,不足的地方請大家指正。論實力經濟發展好運城>大同>晉中。其他城市繼續努力,希望大家山西人能夠轉變發展思維,不要過度依靠煤炭。遲早有一天會被挖完的。希望家鄉能越來越好認清當前經濟問題。


LeeYingxuan


我是文水的,現在定居運城,個人感覺兩個地方是特別好的,一個大同,能利用好北京的輻射圈,和張家口,北京連一片,經濟發展啥就不說了,離北京近,能沾多少光就沾多少光,好多大同人在呼市,包頭的也比較多,促進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的交流。

另外一個城市就是運城,人口大市,晉陝豫(離湖北也挺近)交界處,能受關中經濟圈和鄭州經濟圈的輻射,處於中間地方,運城離三門峽,西安都是一個小時的高鐵時間,旅遊資源也比較豐富

作為山西省轉型的時機,要抓住這兩個市的經濟圈,特別是高鐵和這些地方的貫通,一南一北,同時抓緊太原經濟的開發,相信山西一定可以新興經濟繁榮的


疼痛康復管家


山西目前發展的道路很尷尬,為什麼這麼說呢,山西是煤炭大省,以前的觀念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提倡環保,作為資源大省也要謀求其他發展了。

太原依舊是龍頭,給全省做示範未來經濟增長,就看哪個城市有好的方法了。運城和太原,誰第二,不便過多評論,爭了好多年。

1.運城。位於山西和陝西的交界處,區域優勢.因運城地理位置,戰略意義十分重要,黃河又在這裡拐了個彎是晉,秦,豫的金三角地帶,所以被列為黃河流域二個城市之一.

目前的關公機場擴建將超過4E標準,達到能容納空客A380,波因787等大型飛機.為將來飛國際航班作準備.快速開通全國省會和一線城市的航班. 開通其他重要城市列車.

2.大同。大同煤炭資源眾多,可以尋找其他出路。大同雲崗石窟,古城,北嶽恆山等旅遊資源,等高鐵修到大同,可以加強和山西南部聯繫,增強人們出行速度,帶來便利。


趣聞視圖


山西自古是中國的富饒之地。東有太行與河北分隔西、南有黃河與陝、豫分隔。這個封閉的地理卻造就山西的不俗。河北等地蝗災因太行山而阻擋,眾多的汾河支流灌溉著廣大的農田。晉商的努力為山西在全國贏得很好的形象。

曾幾何時,晉省的煤使山西富甲天下,四周饑荒獨晉省無流民。當歷史進入新世紀,由於能源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山西在全國的地位在不斷下降。

出路只有多元發展,搞活經濟,引進人才,引進資金。這方面我認為太原應做出表率,中西部城市都在大力發展省會城市經濟,以圖以點代面,不斷輻射全省,最後全面開花。

太原有省會的優勢,距京、津、西安、鄭州都不遠,應在政策上和體制上做出改革,吸引資金人才,發展經濟。做大太原,爭取榆次和太原同城化。其它城市大同、長治等體量太小,都無法完成這個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