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臨道歉了:請原諒我的虛榮心


翟天臨道歉了:請原諒我的虛榮心



翟天臨道歉了。


翟天臨道歉了:請原諒我的虛榮心


道歉信中,翟天臨表示“虛榮心和僥倖心讓我迷失了自己”“接受學院做出的一切決定”“正式申請退出北京大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相關工作”

對於這位原本的“優質偶像”來說,這或許是個起起伏伏的新年。上次曬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錄取通知書被贊“過分優秀”,此次便在直播回答粉絲提問時直言“不知道知網是什麼”,其所公開發表的論文被質疑抄襲,四川大學更是將其列入了“學術不端”案例。


翟天臨道歉了:請原諒我的虛榮心



翟天臨道歉了:請原諒我的虛榮心


如果說對於一個明星而言,不知道令無數學術民工頭禿的“中國知網”還情有可原,但翟天臨的人設中明明把“電影學博士”放大加粗擺在最顯眼的位置。加上最近剛剛升級為博後,翟天臨成功打造起了身兼學術演藝雙絕技的完美偶像人設,如今居然連這個本科生寫論文都常常用到的基本網站都不知道?

這不得不讓人懷疑翟天臨學歷的真實性。學術民工們憤憤不平,紛紛化身“檸檬精”,拿出寫論文時的禿頭精神,開始有理有據地嚴正質疑翟天臨的學術涉假行為——如果一個不知道學術常用網站的人都可以拿到博士學位,那用什麼來彌補我為了發C刊光榮犧牲的頭髮?


翟天臨道歉了:請原諒我的虛榮心


既然是一場battle,自然是有來有往,翟天臨的粉絲們也不甘示弱。在幾乎已經確鑿的證據面前,翟天臨的人設已然搖搖欲墜,粉絲仍然力挺自家愛豆。這樣的行為可能在圈外人看來毫無理智,但如今人設盛行的現象,早已不是少數。

我想,翟天臨一定進退兩難。網友實錘面前,校方調查之下,“學霸”人設還要不要扶一下,都掩不住難堪。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如果說在以往,娛樂圈還只是流行諸如顏值高、好父親、有愛心等等較為單一的人設,如今的人設模式已經有了更多元化、更日常化的要求。例如現今大火的朱一龍,人設是低調、演技好、會打籃球,會彈鋼琴;而以前被黑得一塌糊塗,現在又被眾星捧月的歐陽娜娜,通過曬出自己的生活日常,又收穫了“衣品好、不嬌氣、認真生活”的人設。

流量明星就像約好了一樣,演技另說,人設先行,把自己和大家普遍喜歡的性格特點、技能習慣進行“拉郎配”,以營造“反差萌”或“多元化”的形象。


翟天臨道歉了:請原諒我的虛榮心



如翟天臨所使用的學霸人設,放在普通人身上也十分有含金量,如此稀缺的特質置於已經小有所成的演員身上,更是要被聚光燈放大千萬倍,圈粉無數,彷彿演技已經被後置,先得有三五門拿得出手的愛好或一技之長。

這是我們常常提到的資本運作下的心理基礎——我們追追的不是明星,而是千千萬萬個我們希望自己擁有,卻不能擁有的品質或特點。

換言之,我們是在追夢想中的自己。

大眾希望自己被鎂光燈環繞,希望擁有鮮花掌聲,也希望自己善良正直,聰明風趣,顏值在線。但受限於種種因素,我們無法完成這樣的願景,所以我們把一部分“未達成”的自己,寄託給了自己的愛豆。

於是無數消費景觀下的幻象被推送出來,無論是以前代表著一定消費能力和時尚風潮的網紅“髒髒包”,還是現今不堪一擊的完美人設們,這些可以被購買的符號,滿足了人們心底最隱秘又真實的願望。

在翟天臨事件不斷髮酵的同時,BBC不聲不響地將屠呦呦的事蹟拍攝成紀錄片,用以讚揚這位將一生奉獻給科學的學者。沒有煽情和張揚,只有平淡樸實的敘述和記錄:真正有意義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

“永恆時光一件事”或許多了些浪漫主義的幻想和執拗,真正的多元幷包也切實存在,但絕不應該跳過時間和堅持的檢驗,也不該被盲目地包裝和售賣。

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凡多元,必得是實實在在的多元。在做不到全知全能之前,相較於購買資本廉價的包裝,或許誠實面對自己,腳踏實地地前進,才是每個人最好的選擇。

畢竟大仲馬說過:“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裡的,‘等待’和‘希望’”。

• end •


觀點流

有價值的觀點在流動中聚合

觀點 · 聚合 · 價值

主編 | 劉 昆

副主編 | 龔孟關

撰文 | 郝文慧

※本號內容專屬於光明日報 · 觀瀾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