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仍是“核心”問題,5G能否hold得住物聯網?

5G 有望在2020 年步入商業化,將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5G將成為物聯網發展的推進器,提供用戶所需的連接靈活性,和提供驅動標準物聯網構建模塊通信所需的核心工具。物聯網和5G既有相關性,又具有獨立性。一句話概括,物聯網應用的支撐是5G網絡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但物聯網又不一定完全依賴5G網絡,目前物聯網的主流標準包括LoRa、NB-IoT、eMTC、SigFox,都是低功耗廣域網的技術標準,其中LoRa、SigFox是工作在非授權頻段的技術,而NB-IoT、eMTC是基於運營商網絡的物聯網方案,至少在我國是不大可能採用非標的廣域網組網方案的。

安全仍是“核心”問題,5G能否hold得住物聯網?

物聯網發展關鍵性條件

物聯網的發展與5G技術是息息相關的,其發展要具備兩大關鍵性條件:

一是要有完整的標準和網絡體系,必須有網絡覆蓋支持物的互聯與移動。當4G網絡全面覆蓋之後,推出的NB-IoT、eMTC等這些物聯網技術,才能在其基礎上形成真正支撐市場需求的全覆蓋網絡,滿足物聯網高可靠、低速率、低功耗等需求。

二是安全性,移動通信網絡天然對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有QOS的保障機制,再加上行業安全機制的要求來保障其安全性,物的互聯才有了可靠的安全保障,物聯網才具備了大規模發展的條件。而此前的一些技術尚不具備這種安全性保障的條件。

對於第一個問題,5G技術正在尋求突破,實現物聯網所需要的高速率數據傳輸能力。2018年6月13日,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會上,首個真正完整意義上的國際5G標準正式出爐。而國內的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也在積極佈局5G通訊網絡,據悉,中國移動物聯網連接規模達到了2.29億,居於世界首位。

對於第二問題,物聯網帶來的安全風險,一直是業界所擔憂的。去年勒索病毒的全面爆發讓人們意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而這也是物聯網發展過程中的巨大隱患和危機。

聯的越多,安全問題越多

隨著5G技術、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的發展,物聯網的具體發展將走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裝備、醫療器械、虛擬現實版遊戲、智慧社區、無人駕駛、智慧交通網絡等具體應用場景,並不斷蔓延,實現萬物之間的互聯互通。但是,“萬物互聯”的這個特徵讓物聯網被黑客攻擊的風險大大增加。像之前的比特幣勒索病毒,它沒有針對物聯網設備,但也讓很多聯網設備“中招”了。

物聯網設備不像傳統PC和服務器設備已經有了多年的防護經驗,當這些新科技設備受到大規模攻擊而又防禦不住的話,影響之大將不亞於以前出現過的任何一次網絡攻擊。以前最多就是大家的電腦掛了,而物聯網時代,你家裡的電視、音箱、空調、冰箱、熱水器等等一切設備可能都無法使用了,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更謹慎的安全策略

如何為減少物聯網安全故障的發生?如何有效抑制安全問題的出現?針對問題需要更嚴謹的安全策略:首先,在感知層中設立密鑰管理機制。雖然感知終端因終端屬性不同而具有多樣性,可能很難滿足統一的安全管理機制,但是採用一定技術手段保證感知層數據信息的機密性和認證性還是非常有必要的。鑑於感知層具有相對獨立的網絡環境,故現有的安全解決方案均可適用於感知層安全防護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為滿足更高的安全防護需求,儘量使用具有高安全等級的防護方案。

其次,對於傳輸層的安全機制可以在傳輸層各節點之間進行節點認證和密鑰協商協議處理,根據實際需要設定或者選擇適當的保密算法和數據完整性驗證服務。在端到端的安全防護中可以在採用密鑰協商協議的基礎上添加端到端的認證機制、數據完整性驗證機制和機密性算法選取機制等。具體的防護措施可以根據物聯網的具體傳輸模式進行制定。

再次,處理層涉及到數據的存儲和處理,可採取的安全防護措施有數據庫訪問控制機制、內容篩選機制、私密信息保護技術、數據加密技術、信息洩露追蹤技術、數據讀寫操作記錄技術、知識產權保護技術還有數據銷燬技術等。處理層處於整個物聯網的核心,對處理層的數據訪問必須進行限定,以保證物聯網信息安全。

5G時代會給物聯網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但安全問題同樣不容忽視。想要減少物聯網安全體系漏洞帶來的損失,就一定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

5G“萬物互聯”時代即將來臨,你準備好接受物聯網帶來的安全“考驗”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