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一帶,從除夕夜到元宵節,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棗山”?

在河南,特別是在豫北和豫東一帶,過春節有個習俗,那就是在年三十(除夕夜)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把棗山恭恭敬敬請上祖宗靈位進行朝拜,一直供奉到過了元宵節後才能請下來。那麼河南人為什麼要供奉“棗山”呢?

在河南一帶,從除夕夜到元宵節,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棗山”?

若要追溯這個習俗的由來,那還真有一段久遠的歷史。

一、關於供奉“棗山”的由來

據說這是對“老根“——山西省洪洞縣棗林莊大槐樹的紀念。

根據文獻記載,元末明初,地處黃河中下游和華中地區,素有“中原”、“中州”之稱的河南是兵荒天災的重點地區:土地荒蕪,人煙稀少,到處都是一片慘景,如《明太祖實錄》載:“洪武三十一年間,水災、旱災、蝗災、雹災、地震、瘟疫等就有三百餘起,幾乎年年有災,處處有災,在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襲下,中原人就大量減少,加上幾十年的戰禍,中原一帶田地荒蕪,滿目瘡痍,曾經富庶的中原地區也變得人煙稀少,荊棘滿地。”關於此在《明史.地理志》也有載:“中原諸州,元季戰爭,受禍最慘,積骸成丘,居民鮮少......今喪亂之後,中原草莽,人民稀少。”

而此時作為鄰省的山西,不但戰火沒有波及到,大部分地區連水災、蝗災都沒有,可謂是風調雨順。再加上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年年豐收不說,還經濟繁榮、人丁興盛、社會穩定。

在河南一帶,從除夕夜到元宵節,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棗山”?

於是,鄰省的難民湧入山西,導致山西的人口數量暴增。根據《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載:“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189.1萬人,河北人口189.3萬人,而山西人口403.04萬人,是河北和河南兩省人口的總和還多25萬人。”

由於山西的人口,大多集中於晉南和晉東南,而擁有汾河水和霍泉水滋潤、氣候溫潤、土地肥沃、災害較少的洪洞又是晉南人口最多的縣,當時洪洞一個縣的人口甚至比河南一個省的人口還多。

其次,受古代交通發展和交通工具的制約,執行移民政策,最首要想到的就是如何讓移民更便捷、更順利的走出去。因此人們通常會選擇距離最少的道路,如官道出行。而洪洞縣是山西省南北交通的要道,古官道就從廣濟寺旁的大槐樹通過,形成了幾條重要的運糧通道。在明代,山西澤、潞,汾、沁等州的民眾想要走出省外,洪洞是必經之地,即便是從上黨盆地和呂梁山區走出去,也必定要經過洪洞。因此擁有便捷的交通條件的洪洞,自然成為了移民的首選。

在河南一帶,從除夕夜到元宵節,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棗山”?

再次,洪洞大槐樹的先民們傳承著一種濃厚的堯舜遺風。柳宗元在《晉問》中曾說:“堯舜三地,風教因殊,其民有先王遺教,群子深思,小人簡陋,性多剛直,好氣任俠,有溫恭克之情。”

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孕育了洪洞人濃厚的民俗和民風,他們總是質樸厚道、淳樸勤儉,男耕女織,但求溫飽,過著恬淡的生活,他們是古老先民遺風最忠實的傳承者,是古樸的一族。

因此,洪洞自然就成為了移民的重點和集合地,各地的移民匯聚於此,統一集合外遷。

根據文獻記載,明朝時期的移民是一種官方行為,是政府強制進行的。當時的明代政府規定“四口之家遷一,六口之家遷二,八口之家遷三。”而其中男性壯丁是移民的主要對象,由於遷移又不是全家移民,在這種情況下,妻離子散,骨肉分離的現象隨處可見,一家人從此一別,生死茫茫,相見不知何時。

因此,百姓都不願意往外遷移,官府也明白這其中的緣由。於是在第一次移民時,官府就使用了“騙”的方式發佈公告:“凡不願外遷者,三天之內到大槐樹下登記,願意外遷的人可以在家等候消息。”人們信以為真,結果都拖家帶口的來到了大槐樹下。

這時,好幾對官兵突然就把人群給包圍了起來,並亮出聖旨文告:“凡來大槐樹下者,一律外遷。”人們這時才知道上當受騙了,但為時已晚,許多百姓哭著喊著,被繩捆索綁、押解上路,這是山西洪洞的第一次移民。

在河南一帶,從除夕夜到元宵節,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棗山”?

後來,明朝政府也意識到騙取老百姓移民的手段已經不管用了,所以官府就採取強制性的手段、強迫人們登記造冊,同時給予移民一些優惠政策,如免費向他們提供農具、種子和耕牛,減免數年賦稅等,根據人丁的數量,政府統一劃撥耕地,或50畝,或80畝,以此來安定民心,此後又大大小小發生了十幾次的移民。

根據新編地名錄和新篡地方誌,河南百分之幾十以上的縣(市)中都有洪洞大槐樹移民分佈的明確記載。如《輝縣市志.人口》載:洪武二十四年15268口,永樂十年38497口,二十一年中增長1.5倍,乃是明洪武二年至永樂十四年,多次從山西洪洞等地往輝縣移民所致。”

又如周口市鹿邑縣的《劉氏家譜》載:“始祖原籍山西省洪洞縣棗林莊,明洪武二十年遷至河南歸德府鹿邑縣西南二十五里褚固堆村。”

據不完全統計,明朝時,自山西洪洞大槐樹至河南的移民主要分佈在106個縣(市),如鄭州、周口、商水、扶溝、西華、太康、鄲城、許昌、漯河、鹿邑、開封、平頂山、洛陽、焦作、鶴壁、新鄭、蘭考等等(在此不一一列舉)。

在河南一帶,從除夕夜到元宵節,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棗山”?

移民在進入河南之後,在地方官的監督下,以屯、營為單位定居下來。如《濟源市地名志》載:“元末明初,二十多年戰亂,明洪武年間實行了移民政策,由山西洪洞等地前來的移民,大部分是重新建村,另取村名,有48部家譜,72通石碑記載為山西洪洞遷民......”

雖然,山西洪洞縣棗林莊人在河南一帶落了戶,重建了家園。可大家還想著故土,年頭歲尾更加懷念老家。於是在年三十(除夕夜)的晚上,家家戶戶都把“棗山”恭恭敬敬地請上祖宗靈位,以示對祖先、對親人的思念。

在河南一帶,從除夕夜到元宵節,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棗山”?

二、其實最初懷念“老根”的儀式並不是供奉“棗山”

起初,人們懷念“老根“的儀式並不是供奉棗山,而是在除夕的晚上,大家相聚在一起,默默地祝願遠隔千山萬水的親人吉祥如意。

後來,人們又修建了宗廟,把棗林莊的山水樹木都塑出來,每到年首歲尾,人們就來到宗廟裡朝拜、祭奠祖宗。

再後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山西洪洞縣移民的子孫後代人數越來越多,祭拜時很難容下。到廟裡朝拜非常擁擠,排隊又浪費時間。

於是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泥塑一座山,寓意山稀,稀同西同音,就代表山西,泥山上安很多棗核,代表棗林莊,由於冬天沒有槐樹葉,就用竹竿代替,插在泥山前,代表大槐樹,再用一根紅線串些銅錢把兩根竹竿連起來,合在一起就是紅銅縣,即洪洞縣,整個連貫起來就是山西省洪洞縣棗林莊前兩顆大槐樹。人們就把這一套放在屋裡,在年頭歲尾進行朝拜,就不用再到廟裡去朝拜了。

在河南一帶,從除夕夜到元宵節,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棗山”?


再後來,人們又把泥塑的棗山改成了面做的棗山饃,棗核換成了大紅棗。在除夕夜的晚上就把棗山擺到香案上,再在棗山前插兩根竹竿枝兒(我們這叫喜竹),喜竹上掛滿紅棗,再用串有銅錢的紅線將兩根喜竹連起來等過了正月十五再拿下來吃掉。這個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往下傳。

直到現在,不少農村還這麼做呢。只不過是,人們在棗山前擺放的貢品則換成了寓意吉祥的水果,如代表財運的白菜、菠菜,代表日子節節高的甘蔗,代表生意興隆的火龍果、橙子和香蕉,以及祈求平安和子孫繁衍的蘋果、柚子和葡萄等等。

在河南一帶,從除夕夜到元宵節,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棗山”?

三、結語

總之,這種供奉棗山以示不忘“老根”——山西省洪洞縣棗林莊大槐樹的“根祖文化”,是廣大移民後裔600多年來所形成的一種傳統文化,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的瑰寶,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樹高千尺、葉落歸根、血脈相連、衍德崇宗、綠葉對根的傳統情感觀念,更代表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民族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