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農村越來越多的“少奶奶”,不用幹活,為啥家人最擔心她出去打工?

棒奔霸


隨著城鄉經濟的統籌發展,農村的經濟狀況也有了很大的改觀。而原來靠天吃飯的農民朋友也有了更多的收入方式,生活水平提高了。“少奶奶”現象也越來越多了。

你們村有沒有不幹活、不打工的“少奶奶”?應該是有,她們在家不幹農活和重活,基本就是做一些不費力氣的家務活。這樣的“少奶奶”們,有的是娶進來的兒媳婦,有的是待字閨中的寶貝女兒。她們也往往都是比較注重打扮自己,對所有的事情都有潔癖一樣的“神仙姐姐”。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力,我們又當怎樣看待這種“少奶奶”現象呢?


▼ 農村“少奶奶”出現的原因。

1、家庭條件比較好。從小就嬌生慣養,所以很多結婚了和沒結婚的都改不了哪種習慣了。她們的潛意識裡就是要人伺候,把這些當作理所當然。

2、男女比例失衡。長期以來的社會因素導致了女孩子偏少,農活什麼的都被家長和男孩子承擔掉了,久而久之女孩就不會做家務了,得過且過。

3、嫁人後沒負擔。“少奶奶”形成的原因從未嫁到嫁人後都有,很多年輕人結婚後被父母催著要孩子,於是順理成章的成了不理家務只生娃的“少奶奶”。


▼ 擔心“少奶奶”出去打工的原因。

1、個人原因。這些農村少媳婦沒有什麼社會閱歷,動手能力差,如果出去找工作都是一個大難題。更重要的是她們習慣了被人照顧,未必受得了那樣的辛苦。

2、社會原因。她們沒有工作經歷,嚴重缺乏社會經驗,出去打工容易上當受騙。並且她們沒受過什麼挫折,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受傷的還是自己。

▼ 這樣下去“少奶奶”們如何是好?

不管是還沒出嫁的還是為人媳婦的,父母總是會老的,總有一天還是要自己獨立面對社會。現在是新時代新風氣,封建時期的“少奶奶”是要不得的。以嫁出去的這類“少奶奶”為例,一年兩年還行,再長時間這樣下去,家公家婆都要嫌棄你,最後男人也會感覺就是娶了一個“累贅”,那麼到最後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女人一定要有女人的形象,而不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少奶奶”。有知識有文化,更要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和協調溝通能力,能夠把一個家裡的家務事安排的妥當,或者有一份事業,才是真正的少奶奶。而不是儀仗自己是“稀有動物”就遊手好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