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何處是

“海寧”何處是

作者|彭妙豔

由於文獻記載的斷層和混亂,歷史留下了很多謎團,“海寧”何處是是其中一個問題。

庚子元旦無事可做,重讀自己數年前所輯的《潮州圖經志》,至於《建置沿革》一章,產生寫作這篇短文的念頭。

“海寧”何處是


這部舊志把潮州的歷史沿革,從東晉寫起,前此俱略去。

其文雲:“晉成帝時,屬東官郡。安帝義熙五年,始以揭陽縣地別置義安郡,嶺縣五,曰海陽、綏安、潮陽、海寧、義昭。”又寫到,“唐武德間,改郡復為潮州。開元二十一年,隸福建。次年,復隸嶺南。天寶元年,改州為潮陽郡,隸福建。九年,又隸嶺南。乾元元年,改郡復為潮州。廢海寧、萬川二縣,領縣三,曰海陽、潮陽、程鄉。”

如果這處記載絕對正確,這個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取消的縣份,自晉安帝義熙五年(409)成立至今,存在共349年,比之唐宋明清哪個朝代都長,顯然是研究揭陽史、潮州史以及嶺南史者所不能忽視的。但事實上,真正稱得上研究的文章,“古往今來”並不多見。若干年前,已故學者蔡起賢曾發有《“海寧”考》一文,算是比較有份量的一篇。蔡先生於此文所持的觀點,古之海寧縣即今之惠來,當然不失為一家之言。而又有論者,以為應在今之惠來西,我傾向於這一說法,即認為古之海豐縣(今之汕尾市),就是從海寧縣改稱而成。

秦漢時,揭陽屬於南海郡。晉成帝時,從南海郡分出東官郡(廣東沿海地區),揭陽屬東官郡。晉安帝義熙五年(409),以揭陽縣地設置義安郡。“升格”後,古揭陽縣自此消亡。以其原來轄地設立的五縣,海陽即今之潮州及今揭陽市榕城、揭東兩區、汕頭市北部區域、豐順縣南部。綏安則是福建漳州市大部分地區,潮陽即今潮陽、潮南兩區、普寧市(南陽山區除外)、惠來縣隆江鎮以東地域。義昭則是今梅州地區。剩下的海寧在哪?我以為,就是惠來隆江以西各鎮,普寧西南部山區原屬惠來各鄉鎮,以及整個汕尾市和揭西縣的五雲、上砂一帶。地域與今之揭陽市相埒乃至略大,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

這方面沒有具體的歷史記載,只是從原海豐縣的歷史文獻中尋找“蛛絲馬跡”。海豐舊志記及,其地在漢屬於傅羅縣。咸和間從南海郡割出東部地區設立東官郡,海豐於此時從傅羅縣析出,隸於東官。同年,原揭陽縣設義安縣,建海陽、潮陽、綏安、海寧諸縣。從傅羅析出隸於東官的海豐縣轄地包括現汕尾市全境及惠來、普寧、揭西的部分地區。這不正好與海寧縣的設立巧合?由此推知,海豐從傅羅析出獨立成縣時,可能就稱海寧,叫做海豐,應是唐乾元元年潮州行政區劃再次調整時的事。歷史文獻稱海豐曾由受隸東官而改循州,其實與其仍隸東官析出的義安郡,即後來的潮州沒有矛盾。因為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嶺南俚帥楊世略以循、潮二州來降,遂被唐朝政府封為循州總管。當時的這個循州總管府轄地包括循、潮、韶三州,幾乎佔今廣東一半,海豐曾因隸屬義安、潮州而受其轄是自然中事,與脫離義安郡、潮州無關。

正因為有這個親緣關係,汕尾東部沿海地區語言與潮州、漳州相近,而明嘉靖三年(1524)惠來建縣,要從潮陽、海豐各割部分地盤組成。

也正因為汕尾可能就是漢晉的海寧縣,所以汕尾之語言、風俗等便與潮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把汕尾歸入潮系民俗為主體的粵東地區、潮汕地區,便因有著歷史上的這個親緣關係而名正言順。

我當然也明白這一“說法”只是一家之言,合理與否,還需方家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