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的成長史


浙江省的成長史

浙江 [zhè jiāng]

浙江,簡稱“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界於東經118°01'-123°10',北緯27°02'-31°11'之間,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浙江省總面積10.55萬平方千米。

浙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複雜。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鰲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島嶼構成。浙江省地處亞熱帶中部,屬季風性溼潤氣候,自然條件較優越。

浙江省的成長史

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下轄11個省轄市(其中兩個副省級市),20個縣級市,32個縣,1個自治縣,37個市轄區。

截至2018年末,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56197億元,比上年增長7.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3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0萬人。2019年10月,入選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中文名稱

浙江

外文名稱

Zhejiang

別名

之江、魚米之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華東地區

地形地貌

浙江山地和丘陵佔74.63%,平坦地佔20.32%,河流和湖泊佔5.05%,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浙江省的成長史

浙江地形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

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島(舟山群島主島)為中國第四大島, 在《大清一統輿圖》上,中國最大的島嶼是東北一隅的庫頁島, 比臺灣島、 海南島、 崇明島加在一起還要大. 1860年,沙皇俄羅斯通過《中俄北京條約》逼迫清朝政府割讓該島. 從此,這個歷史上的中國第一大島變成了現在俄羅斯第一大島, 中國第一大島從庫頁島變成臺灣島,中國第四大島從崇明島變成舟山島, 原來的中國的第五大島舟山島變成中國第四大島。

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區的山區,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脈、盆地為主。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寧紹平原(寧波、紹興)、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溫臺平原(溫州、台州)。

浙江省的成長史

氣候

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溼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年平均氣溫15~18℃,1月、7月分別為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為集中降雨期。極端最高氣溫44.1℃,極端最低氣溫-17.4℃;浙江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

浙江省的成長史

春季,東亞季風處於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的交替季節,南北氣流交會頻繁,低氣壓和鋒面活動加劇。浙江春季氣候特點為陰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時常出現大風,浙江省雨水增多,天氣晴雨不定,正所謂“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浙江春季平均氣溫13~18℃,氣溫分佈特點為由內陸地區向沿海及海島地區遞減;浙江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佈為由西南地區向東北沿海地區逐步遞減;浙江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氣象災害有陰雨、倒春寒等。

夏季,隨著夏季風環流系統建立,浙江境內盛行東南風,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活動對浙江天氣有重要影響,而北方南下冷空氣對浙江天氣仍有一定影響。浙江省各地雨日為32~55天。夏季主要氣象災害有颱風、暴雨、旱澇等。

秋季,夏季風逐步減弱,並向冬季風的過渡,氣旋活動頻繁,鋒面降水較多,氣溫冷暖變化較大。浙江省秋季平均氣溫16~21℃,東南沿海和中部地區氣溫度偏高,西北山區氣溫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區降水量較多,東北部地區雖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際變化較大;浙江省各地雨日28~42天。

冬季,東亞冬季風的強弱主要取決於蒙古冷高壓的活動情況,浙江天氣受制於北方冷氣團(即冬季風)的影響,天氣過程種類相對較少。冬季氣候特點是晴冷少雨、空氣乾燥。冬季平均氣溫3~9℃,氣溫分佈特點為由南向北遞減,由東向西遞減;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東北部海島偏少明顯外,其餘各地差異不大;浙江省各地雨日為28~41天。冬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寒潮、雨雪等。

浙江省的成長史

水文

浙江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靈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八大水系,錢塘江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運河外,其餘均獨流入海。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浙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為1600毫米左右,是中國降水較豐富的地區之一。

浙江省的成長史


錢塘江大潮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但由於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最少的舟山等海島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600立方米。

浙江打出“詩畫浙江”的旅遊品牌,力求全面建成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提出了浙江全省“大花園建設”的具體舉措。

浙江文化屬於典型的“中國東南文化區”,其主體構成是吳越文化。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8處,省級321處,市縣級1674處,共有文物保護點近4萬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3個。

浙江省的成長史

浙江風景名勝

浙江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水域景觀200多處,生物景觀100多處,人文景觀100多處;18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4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6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2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個,國家森林公園35個。浙江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27處,國家自然保護區65處,是森林公園最多的省,有絲綢、茶葉、服裝、南宋官窯等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