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帶娃,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老人一席話,讓人唏噓

導語

關於“老人到底應不應該給兒女帶娃”這個話題,似乎一直是寶媽們討論的焦點,但始終沒有一個令每個人滿意的答案。有的人會認為老人就應該幫忙帶孩子,自己一輩子操心操勞過來的,應該可以理解年輕人奮鬥的艱辛。


而有的人卻覺得老人為兒女操勞了半輩子,到了晚年,有權利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而不是再為了自己的孫子孫女或外孫操心。所以作為兒女們的我們,必須要認清楚這一點:“老人沒有義務幫自己帶娃”。

“給女兒帶娃,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老人一席話,讓人唏噓

但往往有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這一點,認為自己平日裡的生活比較忙,這時候老人就應該出面,幫忙給自己帶孩子。有的老人也很樂意幫忙,但是有很多時候,子女理所應當的這種態度,讓很多老人都寒了心。

尤其是在帶娃的過程當中,一個不合子女的心意,還很有可能面臨“挑剔”,可謂是出力不討好。

就在前段時間,李女士一個電話,就把自己的母親從老家“召喚”回來。原來是自己這段時間工作比較忙,老公在外出差,三歲的女兒獨自在家,根本就沒人照顧,所以李女士便想讓自己的母親過來幫忙。平日裡能夠做做飯,照料女兒的日常起居就可以,也不累。

“給女兒帶娃,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老人一席話,讓人唏噓

老太太一聽女兒需要幫忙了,也是趕忙的連夜坐車過去,幫自己的閨女照顧外孫女。每天變著花樣的給孩子做飯,帶著孩子去公園,可如此過了三兩天,李女士便開始“抱怨”起來了。

“媽,你看看你做的這個飯,這麼鹹,孩子的腸胃能吸收的了嗎?”“媽,能不能不要給孩子裹這麼多衣服,直接穿一個大襖多舒服呀?”“媽,你是怎麼照顧的佳佳?孩子怎麼突然感冒咳嗽了呢?”各種各樣的事情層出不窮,媽媽親自做的每件事就沒有讓李女士滿意過。

“給女兒帶娃,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老人一席話,讓人唏噓

終於,在又一次的抱怨當中,老太太也是不耐煩了,直接一拍桌子:“我照顧不好你閨女,還是你自己來吧。”說完這句話,便是直接收拾自己的行李走了,留下一臉呆愣的李女士,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而老太太回家之後對親戚說的最多的話就是:“給女兒帶娃,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

其實,有很多家庭都在面臨著這種狀況。老人幫忙帶孩子,老人幫忙做家務,有時候卻出力不討好,硬生生的被子女寒了心。所以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好好孝順父母,遵從父母的意願,哪怕是讓父母來幫忙,也應該懂得尊重和心疼父母。

“給女兒帶娃,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老人一席話,讓人唏噓

父母並沒有義務幫我們照顧子女,即便是我們有事,請求父母前來“支援”,也必須要堅持以下三點原則。

1.秉承老人自願的原則

讓老人過來帶孩子,首先要看老人到底願不願意,一旦這其中有強迫的意思,年輕人還是就此罷手為好。

我們應該尊重老人的意願,他們忙活了半輩子,應該有自己的生活要過,而不是一輩子都圍著自己的子女操心。這秉承老人自願的原則,一定要放在首位。

2.尊重老人的帶娃方式

有很多老人幫忙帶孩子,總是得到出力不討好的結局,各種各樣的生活和帶娃方式讓子女看不過去。

既然把孩子交給了爸媽,那就要給予爸媽一定的信任。有很多人總是各種挑剔且直接兇老人,這種行為卻直接傷了老人的心,也打消了老人的積極性。

所以一定要尊重老人的帶娃方式,畢竟老人的帶娃經驗比年輕人多,有時候老人的話還是要做一個參考的。

3.心疼老人的帶娃付出

與此同時,千萬不要把老人帶娃的付出,當成一種理所應當。沒有人願意給別人看孩子,所以一定要心疼老人的付出,不要過分的挑剔老人。

平時能自己來就自己來,不要全部依賴老人,不要讓老人過於勞累,以免因過度疲勞而傷了老人的身體。

老人幫年輕人帶娃是情分,不幫帶娃是本分,所以我們不能強迫老人必須幫忙帶孩子,如果不幫,我們也要理解支持。如果老人願意帶孩子的話,一定要堅持以上三點原則,本著老人自願的原則,尊重老人,心疼老人,這樣才能讓老人的心裡得到一絲的安慰。希望每一個子女都能夠做到這一點,不要讓父母們寒了心。

你會要求老人幫忙帶孩子嗎?關於有的老人不願意帶孩子,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評論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