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荊盆景價值大嗎?

小牧童


黃荊盆景價值大嗎?

黃荊是分佈在我國秦嶺山地及以南各地的一種落葉灌木,常生長在陽坡林下和灌叢中。它的分枝多,小枝四稜形;掌狀複葉有小葉五片,小葉片披針形,葉邊全緣或有稀少粗鋸齒,表面綠色,背面有密的灰白色絨毛。聚傘花序排列成圓錐狀,頂生,花朵淺紫色。核果圓球形。



黃荊是製作盆景的優質材料,它的主幹短,根系發達,根樁形狀奇特,枝條容易扭曲造型,耐修剪,葉片分裂美觀,製作的盆景具有自然、古樸、滄桑的感覺,雅觀別緻。觀賞價值尚高。


老姚談植物


黃荊價值的高低並不取決於它這個植物本身,更多的要根據盆景造型的程度來看,就它本身來看,分佈廣泛,耐貧瘠易生長,且沒有太大用處,除了小時候記憶中的籮筐外再沒發現有更多價值的可能,若非說有的話,那可能就是綠化了,然而,作為盆景,本就給它賦予了增值的可能,高低的關鍵也就和造型有了關聯,所謂的賣點,除了其造型以外還被加上了藝術的價值,讓其價值再上一個臺階,所以,價值大小的因素在造型的好壞。

黃荊本身的是無價的

這個無價說的是真的沒價,沒人愛見,漫山遍野都是,沒啥好稀罕的,在我老家,連燒火都不愛用它,牛羊也不吃,就連築巢的小鳥,也罕見在黃荊上面建窩,若是這樣的它,除了能綠化保水之外,實在是想不出還有啥其餘的價值,作為可用的盆景樹木,也沒和“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沾邊,且枝節和葉柄也長,不容易收頂,讓很多盆友不愛玩。

盆景本身是無價的

這個無價是真的無價,所謂的無價之寶,究其原因是因為有了創作和藝術的加成,且能讓作品巧奪天工,極其罕見,盆景就是這樣的存在,相對於能夠短時間做成的畫作,這個“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卻一定是需要時間的積累,不但是耗費創作者持續的心血,還凝結藝術的結合,根據樹木生長緩慢的特性,是非短時間能夠做成的,其價值的所在是時間、創意和心血的結合。

兩者結合是有價的

讓黃荊變成盆景,就有了價值的存在,通過對它的造型、修剪、蟠扎、養護等環節,都在不斷的給它增加價值,然而,這個價卻不是市場價,畢竟,心血無價,之所以有價是在於其造型有人喜歡,給自己“喜歡”所出的價,不好衡量高低,所謂價值大小也全部都在這個環節,因此,想要價值大,造型好才是關鍵,對於黃荊來說,造型難得、罕見、美觀、獨特等,都是給它增值的空間。

總結,黃荊盆景的價值也有高有低,沒辦法統一而論, 但是,造型上下功夫肯定是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