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劇本,愛與責任之間的艱難抉擇

這部名為《團圓》的電影,實際上並不團圓。編劇的構思很精巧,她以大大小小的“團圓飯”串聯起了整部電影的時間線,團圓飯是東方倫理的最佳詮釋。對每個中國家庭來說,它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影片中的衝突都發生在飯桌上,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卻各懷心思,暗潮洶湧。影片格局不大,卻異常有力量,柏林電影節編劇銀熊獎實至名歸。

《團圓》|第60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劇本,愛與責任之間的艱難抉擇

《團圓》海報

臺灣老兵劉燕生跟隨返鄉團回到上海,尋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妻子喬玉娥和從未謀面的兒子。這時,喬玉娥已經和陸善民組成家庭,並且育有兩個女兒。劉燕生希望能帶著喬玉娥和他一起到臺灣生活,並承諾拿出自己一生的積蓄,來補償這個即將被他拆散的家庭……喬玉娥在這整個過程中備受煎熬,一邊是久別重逢的愛人,一邊是她生活無望時,給予了她無限溫暖與愛護的親人。

愛情與責任永遠是一道艱難的選擇題。人生就是不斷地重複著錯過與重逢,得了恩情,就會失去愛情。最後連接我們的,是永遠斷不了的親情。

相隔半個世紀的再見,更多的卻是彷徨與尷尬。

時代和命運的捉弄,讓燕生和玉娥結婚一年後分隔兩地,他們自此失去了聯繫,在兩岸分別組建了新的家庭。時隔多年之後,海峽兩岸恢復交流,燕生的寄回一封書信。他在信中說:他要回到故鄉看一看。

這封信是玉娥的外孫女在飯桌前當著全家的面讀的,玉娥在聽到燕生在臺灣的妻子已經去世時,起身乘湯,她的內心是無比酸楚的。有些事情,憋在心裡是個結,說出來了是個疤。

時隔幾十年後,玉娥對能和燕生再次相見既期待又害怕。她在心裡一定想象了許多他們再次相見的情景,但是唯獨沒有想到,場面會如此的尷尬與客套。

《團圓》|第60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劇本,愛與責任之間的艱難抉擇

尷尬的“團圓飯”

因客觀原因得不到的愛人,永遠是我們不能企及的夢。在虛幻美好的夢境中,我們是那麼的熟悉,但是真正面對面站著,卻像隔著星辰大海。我們手足無措地望著彼此,不知道該不該勇敢一點伸出手,不知道下一腳應該踩在哪裡。

衝動喚起了塵封已久的愛情,可是它太單薄了。

玉娥帶著燕生去她未來的新家,這一幢沒有建成的大樓,就像他們之間的愛情。殘缺又孤獨地佇立在一片空地上,四周空蕩蕩。

沒有到過臺灣,永遠不可能知道老兵們當時的無奈。走過了漫長的時空,他們終於站在了一起。

玉娥沒有一絲猶豫,她決定跟燕生去臺灣。可是當老陸提著100塊一隻的螃蟹回家時,她到底是沒有忍心把離開的話說出口,之後一次三人飯局上,燕生向老陸攤了牌。沒想到的是,老陸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但是孩子們卻不能接受母親這樣的決定,金錢終究是取代不了一個家。

《團圓》|第60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劇本,愛與責任之間的艱難抉擇

攤牌

為自己而活沒有錯,追求愛情也沒有錯,但是我們不能忘了自己身上揹負的責任。我們可以允許慾望和衝動暫時性地佔據我們的思維,但是請別放縱它,迴歸理智時再去做決定。

時光再難倒回,過去只能是過去。

老陸要和玉娥離婚,但是他們沒有領過結婚證。為了離婚,他們去辦了結婚證,可是事情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順利。因為財產無法分割,民政局不給他們辦離婚。做了幾十年夫妻,到離婚那天才合法,如此荒唐!

這一切荒謬的事情在老陸中風住院的那天戛然而止。老陸這一病,終於讓玉娥清醒了過來,無所謂報恩,幾十年的感情終究在她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老陸一家在弄堂裡擺了一桌家宴,打算為燕生送行,這一次的團圓飯讓人倍感心酸。大雨下的很突然,大家驚慌失措跑到屋簷下躲雨,齊齊看著大雨潑在一桌子的團圓飯上,氣氛尷尬又讓人心疼。

《團圓》|第60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劇本,愛與責任之間的艱難抉擇

被一場大雨打破的團圓

時光不能倒回,團圓是每個人的期望,現實裡的這一場大雨,就能輕易地將其打破那些虛假的平衡。往事只能用來回味,愛與不愛、對與不對,都在一念之間。

結語

上了年紀的人,每一次分開都會當成永別,碼頭上依偎著嚶嚶哭泣的兩個白髮老人,折射出現實中許多人的無奈。上一次的分離是因為時代和命運的捉弄,這一次玉娥卻被家庭拖住了身,可悲的是,放棄自由和愛情還是她心甘情願的選擇。

《團圓》|第60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劇本,愛與責任之間的艱難抉擇

經此一別,不知何時再能相見

片尾,玉娥和老陸搬進了新家,可是卻異常冷清。一桌子菜只有三個人吃,為了兒女和責任做出的犧牲最後卻換來一個落寞的新屋。玉娥也只能在團圓飯上為一隻空碗夾菜,這一別,萬水千山再難相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