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過世,父母隨禮了,晚輩還需要隨禮嗎?

用戶742178548700


農村長輩去世,本家族要上供,街坊叫隨禮。比如,村民去世了,在以前,送把鞭,到靈前行個禮。後耒生活好了,家家送塊布,叫帳,以示哀思。再後耒送帳變成現金了,有的送20元,有的送30元,50元。錢多的送成百上千的都有,以示幫助。既送禮,就要記賬,以後人家有事,按賬面上的錢數再給人家送禮。長期以耒,相互耒往,這就叫隨禮了。隨禮以家為單位,不分輩份高低。

你所說隨禮,實際上是說的上供。本家族上輩去世了,下輩是要上供的。以前上供上的是肉十碗,饃25個,現在也都送錢了。多少也各有不同。也是記賬上,以兔忘記。

上輩去世了,父母上供了,即祖父去世,父輩上供了,孫輩要不要上供?這也是一個隨禮的問題。

一般家族內祖輩去世,父輩這一輩堂兄堂弟不止一家,孫輩這一輩就更多了。隨與不隨,一般是族內協商,或高輩決定。風俗是結了婚的才能考慮。

如是自已的親生父母,親生祖父母,去世,倒不上供隨禮,只負責全部操辦。出門的女兒,一定要上供隨禮,出門的孫女也是要上供隨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