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第二忠臣的悲壯人生,歷史上梁山好漢敗在他手裡

《水滸傳》有四個典型奸臣,分別是蔡京、高俅、童貫、楊戩,與之對應的忠臣有兩個代表人物,第一位是太尉宿元景,這是個虛構人物,第二位則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濟州太守張叔夜。

《水滸》第二忠臣的悲壯人生,歷史上梁山好漢敗在他手裡


梁山軍兩破童貫,三敗高俅的輝煌戰績嚇壞了趙宋朝廷,於是徽宗皇帝就像吳用預料的那樣派人來招安了,但因為先後兩位欽差大人都不能讓梁山好漢滿意,所以兩次招安都交了白卷。在這種情況下,濟州太守張叔夜挺身而出,自告奮勇親赴梁山泊與義軍商談,在他的勸說下,招安終於水到渠成,結成正果。宋江為了感激張叔夜的斡旋之舉酬以重金,但張叔夜始終堅辭不受。

後來,張叔夜以招討之職指揮宋江、盧俊義兩支梁山軍成功平定了在江南造反稱帝的方臘,凱旋迴京後得到朝廷嘉獎,封以重爵。

那麼,張叔夜這個跨越兩部名著的忠臣義士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歷史上的張叔夜的確和宋江義軍有著密切關係,但具體情況卻和《水滸傳》大相徑庭。

《水滸》第二忠臣的悲壯人生,歷史上梁山好漢敗在他手裡


關於此事,《宋史》中的記載是這樣的:

宋江在河朔地區起兵,轉戰於十幾個州郡,各地官軍都抵擋不住,“莫敢攖其鋒”。後來他們進入海洲境內,佔據海濱,劫得十餘艘大型戰船,準備載著戰利品到海上找個地方去快活,海州太守張叔夜得到情況以後,招募一千餘名死士,準備和起義軍決一死戰。

海州之戰充分展示了張叔夜的軍事能力:他把主力埋伏在海州城外,等待甕中捉鱉,接著讓一部分軍隊去海邊設伏,準備端掉敵人的老窩,然後派剩下的士兵去和起義軍正面接觸,誘敵深入。宋江他們真就上了當,跟著對方進入了埋伏圈,結果副頭領盧進義等人被俘,宋江原計劃回到海邊繼續抵抗,卻發現戰船已被燒燬,根據地已落入敵人手中,自己也已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最後只得接受張叔夜的招安,投降大宋朝廷。

《水滸》第二忠臣的悲壯人生,歷史上梁山好漢敗在他手裡


由此可見,張叔夜是以誘敵設伏之計打敗宋江義軍並迫使其投降朝廷的,《水滸傳》中所描寫的和平談判之情景在真實的歷史上並沒有出現。

張叔夜收降宋江起義軍固然是大功一件,但他能夠青史留名,主要是因為他是一位充滿悲情的抗金英雄。

北宋末期的1126 年,北方剛剛興起的的金國派兵大舉南下,向趙宋帝國發起進攻,不堪一擊的宋軍兵敗如山倒,金兵一路告捷,離東京汴梁越來越近。

《水滸》第二忠臣的悲壯人生,歷史上梁山好漢敗在他手裡


當時在山東任職的張叔夜火速上書朝廷,提出了一個非常高明的主張,他請求率領騎兵抄到金兵背後,斷其歸路,然後再合力破敵。可惜這一奏議未能得到朝廷重視,但皇帝注意到了張叔夜的耿耿忠心,緊急調他到鄧州任南道都總管,為抗金籌集兵馬,此時金兵已經逼近了東京汴梁。

張叔夜剛剛到任,就接到了宋欽宗讓他帶兵勤王的手札,他便親自率領三萬部下日夜兼程,趕往東京救駕。當張叔夜趕到離都城不到百里的尉氏縣時,正好和入侵的金兵不期而遇,他率軍英勇殺敵,且戰且進,十一月底終於勝利到達京城。

倍感欣慰的宋欽宗在南薰門親自接見了浴血奮戰前來勤王的張叔夜,賜予他延康殿學士之銜以表嘉獎,不久又升為資政殿學士,同時授予簽署樞密院之職,把統籌指揮軍事全局的權力委任於他。

《水滸》第二忠臣的悲壯人生,歷史上梁山好漢敗在他手裡


  這時,金兵進一步加緊了對東京的圍攻。臨危受命的張叔夜組織宋軍開展了緊張激烈的東京保衛戰,他親自率軍與金兵連戰四天,斬殺俘虜了大量敵兵,取得了局部範圍的戰鬥勝利。

宋欽宗大喜過望,派遣使者到全國各地宣傳張叔夜的戰功,並下令州郡長官率兵勤王。然而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宋欽宗等了一天又一天,各地始終沒有一軍一馬前來救援,東京最後還是在金兵的強大攻勢下失陷了。

年過花甲的張叔夜親自參加了抵抗金兵的戰鬥,在鏖戰中他多處負傷,仍然懷著一顆忠心苦戰不已。

陷入絕望的宋欽宗不得已決定向金人投降。當皇帝的車駕駛出郊外前往金營時,聽到消息的張叔夜聞訊飛速趕來,他緊緊挽住御車的轡繩,極力勸諫不讓車駕前行,宋欽宗無奈地說:“為免生靈塗炭,朕是不得不親往金營啊!”張叔夜禁不住大聲號哭,向宋欽宗再三跪拜。在場的大宋軍民見此情景,無不失聲痛哭,卻也只能目送著皇帝的車駕漸漸消失在漫天硝煙之中。

張叔夜並沒有因為皇帝投降而放棄,他一直在作殊死的抵抗,他是在為做人的氣節而戰,他是在為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百姓而戰,遺憾的是,他最後因寡不敵眾不幸落入敵手。

1127年4月,金人在把漢奸張邦昌立為偽楚皇帝后北撤回國,不僅擄走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和所有北宋皇族,而且下令押解張叔夜、李若水等拒絕擁立張邦昌的大臣隨從徽欽二帝北上。

《水滸》第二忠臣的悲壯人生,歷史上梁山好漢敗在他手裡


從被迫離開東京汴梁的那天起,張叔夜就開始以絕食表示反抗。他拒絕任何食物,只是偶爾喝點水而已,所以經常處於昏睡狀態。

當被押解著北上的大宋君臣們走到宋金兩國之間的界河白溝時,雖已是五月天氣,北地卻猶自颯颯風寒,草木不春。眾人登船渡河之際,張叔夜聽到押運的人說:“這裡就是界河啦,過了白溝就不再是宋國故土了。”老將軍聞聽此言,按捺不住悲憤之情, 矍然坐起,翹首南望,仰天長嘯,淚流不止。

第二天,滿腔悲憤的張叔夜帶著未酬的報國之志盍然逝去,以一腔熱血為北宋王朝寫下了一曲悲壯的輓歌。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憶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