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加快縣域經濟創新驅動發展

普洱市加快縣域經濟創新驅動發展


為培育壯大經濟實力,增強可持續發展後勁,我市採取措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縣域經濟創新驅動發展。

加快推動縣域產業轉型升級。我市圍繞重點產業,突出重點,謀劃佈局,面向國內、國際市場需求,優化產業發展環境,釋放產業科技創新活力,促進產業鏈延伸和產業聚集發展,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新格局,打造區域創新高地。

同時,支持城鎮化地區整合集聚創新資源,推動菸草、茶葉、林業、咖啡、橡膠、水電、冶金、化工、能源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大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究開發,以及新一代信息網絡、綠色製造等產業關鍵技術推廣應用,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集群,發展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打造以思寧都市區為核心,墨江、江城為核心區的外圍區,景東、景谷、鎮沅和瀾滄、西盟、孟連為兩翼的協同聯動發展格局。

普洱市加快縣域經濟創新驅動發展

培育縣域科技創新載體。引導產業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國際科技合作示範基地、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面向縣域開展創新服務,支持縣域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擇優納入“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給予支持。支持有條件的縣域企事業單位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

引導創新創業人才向縣域集聚。充分發揮普洱作為雲南省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基地這個平臺,積極爭取國家“萬名專家服務基層行動計劃”“西部和東北地區人才援助計劃”“中國博士後科技服務團”和省“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服務項目支持。並積極爭取建設國家級創新型縣(區)、創新型鄉(鎮),力爭到2020年以前,建成2個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示範縣(區),完成10縣(區)縣域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建設,切實推進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