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建投資25萬億,普通人如何防止存款貶值?怎麼投資掙錢?

DarlingImback


時隔十二年一個輪迴,每個事物都有其發展週期,人生財富靠康波,上次是房價,這次是什麼呢?

中國基建再投資25萬億,普通人如何防止存款貶值?

一、如何看待中國基建再投資25萬億?

時隔十二年一個輪迴,疫情下中國基建再投資25萬億,就是為了推動消費,投資,出口,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要保住中國GDP經濟大車前進的輪子。任澤平觀點概要: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基建,有助於穩增長、穩就業,提升中國經濟競爭力。

這次中國基建重點在於新時代下“新基建”,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開年的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

總結:靠上市公司發展,經濟的轉型,推動中國GDP經濟大車繼續前進。

二、普通人如何防止存款貶值?

疫情下,全球央行都在降息,今日美聯儲緊急大幅降息50基點,而中國央行跟進也是遲早的事情,而普通人存款要想不貶值,就不能放在國債,銀行,寶寶類基金上。事物在輪迴,如果上次基建成就了房子,那這次新基建成就的就是股票。

A、首先基金

普通人一般都是股市小白,這時你出點手續費,讓專業人士幫你投資股市,分享上市公司發展帶來的紅利以及資產增值,何樂不為。

基金方面:

1)、主動型基金(主動股票型,混合型基金):

基金定投應選擇三年業績逐步增長的基金認購定投,不要選擇單年業績高,而往年業績不行的基金,這樣基金不穩定,收益波動太大。基金定投穩定收益才最重要。

2)、被動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基金ETF):

指數型基金ETF越來也受人追捧,年初至今科技類ETF漲幅50%左右,而在美國ETF更是許多散戶投資炒股利器,如果懶人,又是股市小白,可以基金定投其ETF聯接A基金,或則ETF聯接C基金,ETF聯接基金至少90%的資金投資於目標ETF,ETF聯接A基金適合長線投資,ETF聯接C基金適合短線投資,由於其費率不一樣。

B、股票

股票是未來幾年最好投資品,而普通人需要通過認真學習以及實際操作,才能上手。股票基礎知識紮實的話,就可以逢低分倉佈局績優股,例如貴州茅臺,格力電器,中國平安,恆瑞醫藥等白馬股,通過長期持有分享公司穩定增長的紅利以及資產增值,股票知識更強的話,就可以佈局大盤績優股,以及小盤科技股,這樣分配讓你收益會更加可觀。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其觀點,其實就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正確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你的一點則有緣,關注小甲,真誠感謝:第一時間分享股票,ETF基金,可轉債熱門資訊,一起走進投資財富人生。


甲先生520


遙想當年08年金融危機,我國一個4萬億計劃直接推高了房價,雖然工資也上漲了,但是如果這些年你沒有買房子,實質上資產已經大幅縮水。現在我國又推出25億元基建,如何理財確實是一個難題。

首先,投資房子在大部分地區已經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幾年房價已經出現了一個天花板,再也沒有出現大幅增長的情況。其中固然有國家各種調控工具的作用,最主要的還是房價已經進入到了不能再漲的高度。以我們這裡為例,人均工資能達到4000元就不錯了,而房價已經超過8000元,去年最高漲到了9500元左右。買100平米房子,總價在95萬元,首付4成即38萬元,然後每月還款大幾千,對於一個工薪階層來看太困難了。我認為現在只要不是一線城市,房子上漲空間有限,在國家一直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下,再投資一般城市房產沒有必要。

其次,我認為投資基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基金在這個假期之間確實火爆了一把,基金投資切記追漲殺跌。基金正確的投資方式應該是看好一個行業或者一個指數,然後在行情開始以前就投資,等待行情到來。比如最近很火的科技類基金,在去年一半年開始上升,到現在基本上漲了60%左右。投資基金還有一個簡單方式,直接投資滬深300指數基金,這個指數代表中國股市綜合行情,這25萬億基金可以帶動經濟發展,自然而然反饋到股市。

最後,民營銀行存款。以上兩種投資方式都有較高的風險,目前低風險理財方式收益最高的就是民營銀行存款。從安全性上來看,民營銀行存款屬於存款產品安全性很高,基本沒有問題。從收益性上來看年化利率在4%到5%之間,在理財產品中相當高了。而且這種理財方式操作簡單,不用花費太多精力。

以上三種方式就是我認為未來普通人可以選擇的投資方式。


談財論道


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要想防止貨幣貶值就只有適應大勢了。現在的大勢是要進行25萬億的基建。很顯然我們就要參與到這25萬億中去,才能夠獲得這大勢的助力,才能較為容易的賺錢以實現個人財產的保值和增值。

目前這25萬億的基建投資,大部分是投向老基建。還有一少部分是投向新基建。

老基建是鐵路、公路、港口、機場、房地產等,很顯然普通人如果在這些行業內找工作或就職,在今後幾年會有更大的機會包括工資提升、升職等提高收入的機會。因為這些行業在今後一二年獲得了政策的扶持,普通人在這個行業中工作當然會日子好過一些。

新基建是指5G基站、特高壓、充電樁、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而這些高科技行業普通人大多很難參與其中。

怎麼辦呢?我認為普通人可以投資5G、特高壓、人工智能等這些高科技行業的股票或基金,藉助這些行業的迅速發展而獲得收益。

具體辦法是普通人可以購買這些高科技ETF基金或5G相關行業主題基金,以分享新基建行業帶來的政策經利。因為這些行業在未來幾年內必然會高速發展。

普通人也可以投資滬深300或上證50相關的指數基金,這些基金都是行業的龍頭公司。經濟的增長必將帶動這些龍頭公司的業績增長,買這些基金也是很好的選擇。


孟可的思想空間


這幾天陸續有十幾個省份公佈了基建投資計劃,總額超過25萬億元。但投資者不應竊喜,沒有參與的也不應該悲傷。原因如下:

  1. 總投資25萬億元是多年重點項目合計

這次的25萬億元和之前的4萬億有本質區別,這次的投資總額是各重大項目合計金額,每個項目投資可能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我們應該識別區分開來,不能看見金額大就以為國家又開始大放水搞大基建。當然今年為了穩定就業,穩定經濟增長,新增的基建項目肯定是會比以往要多一些的,對於基建行業來說,今明兩年都會是基建的大年,很多地區都把延後的項目提前來做了,加速審批,就是為了保今年的經濟。

2.新基建代替傳統基建

過去我們以為的基建就是修路,架橋,修鐵路,建軌道,建房子建基地。如今的基建與以往有了新的概念引入,一個是5G、一個是智慧,5G的建設各個省市都在加速,5G是個重頭戲,國家通信行業想要在世界站穩腳跟,5G的領先尤為重要。這次基建投資中5G建設含有很重要的成分。另一個是智慧城市,經過這次疫情,智慧城市更多的為人民所理解,相應的大數據建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等都是傳統基建內容上的升級版。

3.貨幣寬鬆,但總體可控

央行在近期也公佈了,更多的是採取手段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放出去的一定額度,也通過公開操作回籠了資金,讓更低成本的資金在市場上流動,減少企業成本,因此對於人民的貶值大可不必擔心,不會因為投資多了,而貶值,人行對於總額的把控還是很精準的。在貨幣寬鬆的情況下,投資金融市場是短期內較好的選擇,實體可能要等疫情過後在考慮會好一點。

總體來說,不必太過擔心大基建的衝擊,現在的中國早已今非昔比,這樣的體量是能承受得了的。每一次風險都是機會,疫情也一樣,加速了新基建的投資,也為國家更好的發展科技打下堅實的基礎。


股中軍師


中國基建投資25萬億,普通人如何防止個人存款貶值?

這個政策的出臺非常及時的,也為大家打了一個強心劑,大力發展基建行業能快速拉動整個社會的經濟,同時也會增加很多就業崗位,對於疫情過後的社會快速復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對於普通人又有什麼影響呢?

一,

這裡所說的大基建其實是指的一些基礎建設,比如高速路,高鐵,機場,環保項目,民生項目等,這些基建會極大的帶動很多上下游的產業,如沙子,水泥,木材,鋼鐵,煤炭等。在人員方面會有很多人又走向了工作崗位,而大家賺到錢了後自然又拉動了其他產業比如服務行業中的零售業,餐飲業,旅遊業,教育,家居行業等。所以並不是說大基建就只會建設很多商品房,當然房地產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

那未來什麼行業比較有前景呢?

5G時代的到來,互聯網被大家廣泛應用,農村用戶的不斷增多,會讓很多行業再次走向線上。這裡不說普通人做不了的那些高大上的行業,什麼雲計算,大數據,智能機器人等,只說一些普通人能做的事情。

1.教育行業:知識改變命運再一次被印證!

2.自媒體:未來居家工作,小規模辦公將成常態,所以打造個人IP還是非常重要。

3.健康領域:人會對自己的健康更加重視。

4.便利店:做到服務夠全面,依然適用未來。

5.旅遊業:未來人更懂得享受生活。


霍偉光


基建投資25萬億,要看具體落地情況,此次疫情確實對經濟創傷很大,遠遠超過非典,為了緩解經濟下行壓力,投資基建是不得已而為之。歷史上每一次擴大債務拉動投資都伴隨著貨幣的購買力減弱,但基建投資也會帶來機會,那就是週期性較強的鋼鐵煤炭水泥類股票,因為這些行業是直接受益的品種,所以居民可以投資這些行業的龍頭股


獰貓獵手


這幾天各省基建項目逐漸公佈,總額上升到,34萬億,而且不排除,總基建項目繼續增加。

買房,萬年不變的道理,雖然房價已經高位,雖然房租回報率非常低,如果你不是出於暴富為目標的投資,房產依然是投資的良好項目。

如果沒錢可以考慮買複式公寓,一般不超過50㎡,面積小成本低,面積利用率高,缺點就是商住兩用,水電費等等是商用價。

買黃金,但是注意黃金是避險工具,要看行情。

外匯,風險是真的大。

股市,基金,你得看行情,行情好,就是躺贏,只買長線,操作不難。股市如果行情不好,就買業績好,分紅高的,跑贏通貨膨脹還是不難的。

然後紀念幣(紀念幣現在投資門檻非常低,而且可以說不會賠,畢竟等額,雖然回報率也不高,但是萬一碰到泰山幣了)。

集郵,古董,書畫,等等你要是愛好這些,作為投資也可以。


撫長劍兮


近日傳出消息,為提振現在受損嚴重的經濟,七省總計出臺了25萬億的基建投資項目。由於08年時4萬億對通貨膨脹和房價的影響仍歷歷在目,很多人不禁對這次的貨幣流動性釋放擔憂,如何才能防止財富不縮水呢?

首先,存錢肯定是不行的。非常時期大家的收入都受影響,很多人都知道了存錢的重要性。雖然儲備一部分現金以備不時之需是必須的,但只要保證一、二年的生活支出就足夠了,大部分的財富還是不能存銀行,即便沒有這次25萬億的基建投資也是如此。因為刺激經濟增長的原因,通貨膨脹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有時多、有時少而已,無論何時存錢都是跑不贏通脹的。

其次,炒股票也不靠譜。其實和近年來價格瘋長的樓市相比,股市的泡沫明顯要小的多,按理說應該是合適的投資選擇。但小編髮現炒股票明顯不靠譜,以最近的股市走勢來看,現在大部分行業都損失慘重,按理說股市應該大幅下跌才對,但股市卻連續拉出大陽線,這根本就不合理。這證明股市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和普通人的想法相反的,這和炒股的人十賭九輸的境遇是一致的。所以,為了控制風險小編是真不敢碰,膽大的人去炒吧!

讓小編選擇的話,小編還是會尋找合適的時機買房子。因為這些年來房子是最穩的,對普通人來說幾乎是唯一能跑贏通脹的理財手段。當然這只是小編的一家之言,小編是保守的人,就喜歡做保守的事。


雨桐撩樓市


我正好有一隻中國建築的股票,最近得益於中國未來在基建投資上25萬億,所以表現還挺好。

這個思想構思其實就是從美國的羅斯福新政而來,當年美國要走出1929的全球大蕭條,啟動了基礎基建投資的高潮,全國的主要幹線高速公路以及部分鐵路都是那在那時候修建的,他極大的促進了就業,給美國未來成為世界第一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但其實基建投資同,存款貶值之間的關聯性不大。基建投資並不是增發貨幣供應,更多的是解決社會就業問題,是從調整社會的需求結構,社會公平穩定發展這個角度來開始的。而存款貶值更多的是經濟膨脹,這個是主要由於經濟結構不合理以及產品的供給需求不平衡而造成的。

此次基建投資25萬億,主要面向地區,應該是一些新的領域,新的地區。如果主要投向了城鎮化建設,以及新的產業領域。那麼對於個人的投資理財來說,也有有了前進的方向。

1.新的地區主要提升城鎮化率,那麼就會圍繞核心城市和大城市進行城市化集群的建設。那麼在這些地方就會成為新的人口湧入熱點,新的就業機會,新的投資點以及房產投資都會成為可能。其實截止目前還是主要看好長三角和粵港澳地區。未來這兩塊地區的房產價格還是非常有持續上漲期望的。

2.投向了新的產業領域,那麼除了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鐵路,公路,軌道交通這些傳統基建領域,其實在互聯網下的新基建領域也正在凸顯,那就是5G、人工智能、物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等。

所以基建投資已經早已超越過去的含義,在移動互聯網下,這些領域它都是最基本的建設方向,而且需要大規模去進行投資整理部署。

目前已經有7個省份發佈了各省的重點項目名單,雄心勃勃的想趁著這股東風,對於本省的基建進行大筆投資。這不僅僅讓人感到一定的擔憂啊。原來政府的地方債都還沒有解決問題,問題還一大把。如果現在放寬,由地方去主導大規模基建的投資號角,會不會未來就是為將來的基建債埋下禍根啊?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讓我教你怎麼看透金融邏輯和理財中的所有門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今年由於發生了疫情,全國各地都推遲了復工,雖然目前我國的疫情情況出現了明顯的好轉,但海外疫情又開始讓人擔憂。疫情的衝擊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家宏觀經濟受到很大的影響,給經濟增長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疫情結束後,亟需儘快恢復實體經濟,投資基建是最立竿見影的。

因此,近期全國多個省份出臺了2020年龐大的投資計劃,總額接近25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的投資近3.5萬億元,計劃涉及省份包括有河南、雲南、福建、四川、重慶、陝西、河北等。

近幾年,我國一直在進行基建投資,以此來拉動經濟增長。過去二十年裡國際宏觀經濟受到衝擊時,其他國家也有通過投資基建穩定經濟的做法,例如在1998年發生亞洲金融危機時,各國增發了特別國債加強基建;在2008年美國次貸引發的金融危機時,美國推出了“4萬億”的基建投資。一方面,投資基建可以創造大量崗位,全面保障國內的就業,從而全面穩定宏觀經濟;另一方面,基建可以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從而推動經濟的擴張。

目前國家公佈的25萬億投資是一個整體計劃,涉及的領域包括人工智能、物聯、5G等支撐科技產業的“新基建”領域,需要分步實施。對於普通人來說,由於沒有資金實力,也專業知識、投資門檻和投資渠道,除了在相關領域找份工作,是無法直接參與基建建設的,因此只能夠通過間接投資的方式進行投資。

從股票市場的表現來看,目前一些老基建標的處於相對低位,目前也具備估值優勢。在市場資金充足的前提下,由於基礎基建是市場的必需品,短期拉昇一下也是情理之中。

同時不可忽視的是,本輪開始,啟動新基建的關鍵是在於新,需要用改革和創新的方式來推動新一輪基建。所以整體上不會走老路,更多的將會調整投資的領域。比如在補充傳統基建的基礎上,大力發展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以及智慧醫療、智慧城市和教育等等,這才是新基建的主要方向。

因此,在配置股票標的時,要注意投資新基建板塊。新基建的重點在5G、新能源汽車、雲計算、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等方面。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科技類基金或投資有實力的科技股,分享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