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不要慫!這些股民我勸你多買這類股票

大跌?不要慫!這些股民我勸你多買這類股票



小柒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熱貼:


年薪30萬的碼農,還不如一個省委辦公廳公務員嗎?



只要腦子還清醒,都不會覺得程序員能比得過省委辦公廳公務員好。因為,他要是憑自己本事進去的,我等肯定自愧不如;憑關係進去的,更惹不起了。

小柒經常聽老一輩唸叨,發現在他們眼裡,觀念確實跟年輕人不一樣:你在體制外,哪怕月薪3萬,就是比不過月薪5000的公務員,因為人家不僅穩定,地位還高,倍兒有面。

小柒今天心血來潮,查了下數據,發現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有700多萬名公務員......

但是,這一大群收入穩定、社會地位高、但“掙得少”的特殊人群,甚至包括醫生、教師、銀行體制內職員,這些同等性質的群體,他們的資產配置,跟普通白領全然不同。

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大跌?不要慫!這些股民我勸你多買這類股票


先來複習下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是把相關程度低的資產形成一個組合。比如,國債風險比較低,但收益也很低;股票風險比較高,在一定時間段收益也很高,把股票和債券按一定的比例配在一起,這就是資產配置。


在配置比例上,一般都看年齡結構。


年輕人造富能力強,風險承受能力也強,資產配置上就可以向高風險產品傾斜,博取一個高收益的機會。哪怕都虧光了,未來也有機會和時間再賺回來。


但中年人或者老年人,就得以安全、穩定為主,少碰那些大起大落、刺激的理財產品。


小柒把年齡結構,替換成了勞動力,這個原則同樣適用。


工作穩定,有穩定的現金流入,就像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扛風險能力強,投資失敗了也比較容易滿血復活,東山再起;從理財角度看,就相當於一款債券;


工作不穩定,這個月你月薪2萬,下個月可能就得捲鋪蓋走人,再遇上投資失敗,一家老小可能都沒飯吃了;他們就像股票,風險非常高。


大跌?不要慫!這些股民我勸你多買這類股票


今天小柒要說的是公務員,他們不光是債券,還是一款優質的債券,評級在AAA級以上的那種,穩定、安全係數高。尤其是在你未來丈母孃眼裡,是值得長期投資的優質債券。


為啥公務員有債券屬性呢?


因為公務員穩定性非常高,是雷打不動的鐵飯碗。根據2011年的《公務員法》,全國600多萬公務員裡,5年內累計才辭退了4778名,平均每年辭退率只有0.016%。


你想啊,六七十人搶的一個崗位,甚至是2000多人搶一個熱門崗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擠破腦袋才能拿下的offer,自然不會輕易讓你滾蛋。


既然公務員是優質債券,本身就是一塊壓艙石,在做資產配置的時候,就可以加大股票這種高風險投資,博取更高收益。


那高風險投資到底要配置多少呢?


大跌?不要慫!這些股民我勸你多買這類股票


資產配置中,有一個“80定律”,就是高風險投資所佔的比重,要看投資者的年齡。


具體的計算是:高風險投資佔總資產的合理比重=(80-你的年齡)*100%。


比如說,如果你30歲,高風險投資佔比就應該是50%。


按這個公式,30歲的公務員,也應該配置50%的高風險產品,50%的中低風險產品。但別忘了,公務員本身就是優質債券,如果還按這個公式,低風險配比明顯多了。


所以,小柒是建議,公務員的高風險投資佔比,可以在“80定律”的基礎上,再加10%。也就是說,30歲的公務員,高風險投資佔比應該是60%。


小柒也給大家梳理了具體的中低高理財產品:


無風險資產:銀行存款、證券公司的固定收益憑證;


低風險資產:銀行理財(管理人是銀行自己)、貨幣基金、債券、債券基金等;


中等風險資產:信託計劃、資管計劃、股票型基金、私募證券基金等;


高風險資產:股票、期貨、股權投資基金等。


我們買高風險產品,很多都會選股票,但業餘還能懂股票的人,不多。不懂就投,等於賭博。要投資股市,你可以買股票基金、定投指數基金,

把高風險投資佔比分配一半到中等風險產品裡,讓專業的基金經理幫你打理。


不過,像P2P、比特幣、金交所產品,這些是高風險產品,也是屬於管理人缺位的另類投資品,一旦出現出險的風險,基本上只能只認倒黴,千萬別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