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效益不好辭退自己,去其他公司面試時,應該說公司效益不好裁員,還是個人原因主動離職呢?

懷舊的平常


【劍心觀點】:面試過程中,最好誠實地回答個人離職原因。當然,誠實不代表“過於實在”,跟面試官坦白一切。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避重就輕,選擇性地回答面試官的提問。

在某電視節目中,易中天教授接受觀眾提問:如何才能保證自己只講真話?

易中天教授的回答很巧妙,大致內容是:如果一件事中有真有假,我要麼避而不談,要麼只說這件事中“真”的那部分。這種做法,既能保證讓自己做到“說真話”,也避免了因為說真話,而給自己帶來不利的影響。

這裡不談論道德因素,說說為什麼面試中要儘量誠實作答以及如何回答離職原因。

一、面試中說謊,很難做到不被專業的HR識破。

在做人力資源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我面試過的人數有500+。坦白的說,求職人員撒謊的時候,我大多數情況都可以識破,而我只是“半路出家”的HR。專業的HR,都是精通心理學的高手,“閱人無數”的老手。連我都能做到,更不用說他們了。

也許有人會反駁我:我以前就在面試中撒謊了,還不是照樣被錄取了?我只能說,要麼是面試你的人不靠譜、不專業,要麼你撒的小謊,無關緊要,面試官就沒打算深究。

另一方面,就算你面試僥倖矇混過關,別忘了,還有“背景調查”這道程序呢!現在很多管理正規的公司,就連基礎崗位都會做簡單的背景調查,更不用說核心骨幹崗位和管理層崗位了。

二、企業招聘,最希望招到“匹配的人”,而不是“完美的人”。

衡量招聘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標準,是招到的人與企業是否能做到“人職匹配”,包括勝任力匹配、價值觀匹配、成本匹配等等。從這個角度來說,企業並非要求求職者要“完美無瑕”,而是希望求職者與工作崗位匹配。

比如,一個工作能力非常強的求職者,到一家小企業參加面試。就算你意願很強烈,人家也未必敢要你。為什麼呢?因為“廟小容不了大菩薩”,人家擔心你的穩定性問題。

因此,求職者沒必要說謊話。只要你的缺點無關緊要,對你面試成功與否,並沒有決定性的影響。話說回來,就算你隱瞞關鍵信息而順利入職,你真的可以勝任工作嗎?

三、面試過程中,如何回答離職原因?

面試官問求職者離職原因,主要是考察兩方面:第一,求職者的跳槽動機,擔心同樣的問題發生在本公司;第二,求職者的職業素養,包括工作能力、個人品質等等。

這裡有兩種回答方式,可供參考。

第一種:如實回答。

這種方式,適用於求職者因為客觀原因離職的情況。客觀原因,包括公司搬遷,離家太遠、公司業務調整,大面積裁員、家庭原因等等。

這種情況下,如實作答即可。因為這是求職者無法左右的情況,面試官也能理解。

第二種:避重就輕地回答。

如果是因為個人主觀原因離職,比如工作能力低下、態度不積極、與同事人際關係緊張等等,就需要好好的思考一下怎麼回答了。

大體的思路,就是避重就輕,選擇一些無關緊要的原因,即選擇那些對你面試成敗影響最小的原因來回答。

比如因為工作能力低被辭退,你可以說是因為與自己職業規劃不符才離職。


總之,在面試中,儘量要做到誠實回答。回答離職原因,儘量找一些客觀原因,這樣既能做到說真話,又不會對自己的面試產生不利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