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超市顧客選自助收銀者增多,但徹底無人收銀還需這些高科技

南都訊 記者徐異菲 陳盈珊 復工以來,消費逐步回溫。由於疫情尚未結束,超市成為人們日常出行到訪最多的目的地之一。早在兩年前,各超市就在佈局“自助收銀”,解決顧客花時間排隊結賬等煩惱。而這一便民通道,在疫情期間,成為人們最喜歡的結賬通道。據商家介紹,“自助收銀”功能剛上線時,很明顯是年輕族群接受度更高。隨著現場工作人員長時間操作指導,有不少年長的客人也開始願意嘗試使用。特別疫情期間,人們希望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消費,自助收銀通道能夠讓他們在公共場所內更有“安全感”的消費,家樂福方面表示,在當下抗疫期間,使用“自助收銀”方式的顧客明顯增多,比例多達60%以上。

現狀

超市推出結算優惠等方式,鼓勵使用自助收銀

據瞭解,目前家樂福每家門店平均擁有“自助收銀”機器約20個,日常營業中全部開啟。消費者在結算時不用排隊等待,自行掃描商品條碼再用手機支付即可離場。

記者在百佳永輝超市走訪時發現,工作人員更鼓勵與倡議顧客走自助收銀通道,不時會有工作人員在旁時刻提醒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而眾多超市也表示,在疫情之前經過一到兩年的顧客教育,這種收銀辦法頗受消費者認可。

在疫情期間,自助收銀的便利性以及方便指數更讓其廣受好評。疫情過後,是否會增加自助收銀通道比例?超市紛紛表示會根據服務人群以及服務區域來確定,不同區域的消費人群有著些微變化,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評判是否會增加。

家樂福方面表示,未來,“自助收銀”機器將會逐漸增加到整體收銀比例三分之二以上。人工收銀的調度也將變得更為靈活。比如,在客流高峰期,可以加派工作人員支援,開啟全線人工收銀以疏導排隊等待時間;在客流相對比較少時,僅保留部分人工機臺。通過這樣的方式,超市的工作人員配置也將更為科學、高效。

據瞭解,超市方面也會結合營銷節點,聯動支付平臺推出自助收銀方式的結算優惠,鼓勵更多的市民使用自助收銀。當然,他們提到老年人是逛超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顧及她們的感受,還需要時間去普及。

問題

仍需逐個商品購買,沒有最大化節約時間

有業內人士不客氣地指出,自助收銀與想象中差距甚遠,認為是技術不成熟導致,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即便在自助收銀通道,仍舊需要逐個商品購買,沒有最大化節約時間。業內人士表示,最理想的狀態是否應該是商品一拿出場,就能自動在賬戶中扣錢。當然,這需要極大投入以及快速鋪開市場。當然,這很大程度是科技場景應用問題,如果科技不能達到這個程度,目前的自助收銀已經是能提供給消費者的最佳辦法了。

而無法徹底用自助收銀取代人工收銀的原因很明顯,比如說,消費者想用現金買單,自助收銀暫無法做到。這也取決於消費者本身是否能夠徹底去現金化,接受徹底全盤的數字化。

發展

超市的自助科技,背後還有待整個電子鏈路的打通

如果說,自助收銀只是未來無人銷售場景的一個前站。而推動構建這個無人銷售場景的因素應該是各個環節的“電子化”。據瞭解,在天虹的到家業務中,半自助的揀貨早已上線。揀貨員可以通過電子指引,迅速找到商品位於哪個貨架。在天虹、沃爾瑪,與以新零售為標籤的盒馬鮮生來說,揀貨環節都會引入電子價籤來提高揀貨效率。但完全無人化操作,仍舊為時尚早。電子價籤的引入,或者更大點說,超市的自助科技,背後都是整個電子鏈路的打通。

有業內人士透露,以無人揀貨為例,在現實場景中不太現實,包括有一捏就爛的水蜜桃、草莓、或者說雞蛋這些易碎商品,如果真採用機器人揀貨,那損耗率太高了。此外,物流方面,肉菜蛋奶等生鮮產品都必須全程冷鏈運輸,而生鮮產品的毛利是極低的,如果依靠無人物流,這個成本也極難控制。

關於無人場景的應用,在超市如何應用,可能還是個需要繼續深化的問題,毫無疑問的是,眼下的疫情也讓人們開始重視自助收銀這個環境,通過疫情期間高效有序的市場教育,或許能為未來無人銷售場景埋下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