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去年夏天,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點開《陳情令》,算是回應朋友們的推薦。

結果肖戰的魏無羨一開始就讓我這個沒有看過原著的路人嘖嘖稱讚,甚至後期一頓開啟“屏蔽”功能,即騰訊視頻推出的“只看肖戰”模式。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少年,可愛,單純,正義,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想報恩,想復仇,想保護身邊人。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在小說中的模樣,但這確是他在這部劇中給我留下的印象。

肖戰的一言一行,一顰一蹙都無比契合角色,同時隨著情節推進,感情漸變。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而且整部劇的節奏也很好。

雖然開始的“扮豬吃虎”有點尷尬,但也是極快極地交待清楚了前塵,借城中的說書人之口,算是一手妙招。

然後通過“招陰旗”、“尋妖羅盤”等法器多次提到“夷陵老祖”,“引著”我們不斷將那位十六年前的魔道祖師和眼前這位騎驢少年聯繫起來。

如此讓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能夠順利建立起對角色的初步印象,不至於看不懂。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這樣通過物件、臺詞(兩個小仙友的爭執)交待背景還有個好處。

設置懸念。

夷陵老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忘恩負義,欺師叛祖,殺人如麻?

但眼前這個騎驢傻笑的少年又不太像。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那為什麼有的人敬仰他?有的人厭惡他?

無數人恨不得將他挫骨揚灰,卻又用他留下來的東西降妖伏魔……

他和含光君之間到底有什麼故事?

懸念直到“鬼將軍”溫寧的出場,達到頂峰,於是便順勢追溯前塵……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於是便有了十六年前在雲深不知處的求學,見到了還是少年的江澄,只聞其名的師姐江厭離,還不是含光君的藍家二公子藍湛,天真單純的溫寧,以及一心護著弟弟和族人的溫情……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之後便一直講當年的故事,我本以為會回憶與現實雙線穿插,沒想到導演直接講到了不夜天殺人夜,魏無羨跌落懸崖。

直到33集才“回到現實”,這樣的安排自然有好有壞,好處是不論“有功”與否,至少無錯,避免了雙線敘事可能造成的混亂,讓觀眾實現“浸入式體驗”,壞處自然就是“杜絕”了更加出色的可能。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雖然我時刻期待著“重返現實”,對我這個路人黨來說,重生後的故事更有吸引力,“小孩子”的故事看看可以,多了難免覺得有些幼稚重複。

但其實前塵往事也不乏精彩,比如魏無羨劍斬玄武,挖金丹救人,“墮落”修鬼道……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在電視劇中,魏無羨“自墮”修鬼道,完全是因為金丹被毀,為了復仇只能選擇握起那把“邪劍”,儘管之前在雲深不知處修學時提到他有“利用怨氣”制敵的想法,但終究伏筆太少。

聽說在原著,除了無奈外,天賦異稟也是他轉修鬼道的原因之一。

個人覺得原著的安排更加合理,為什麼就一定得是被逼無奈呢?到底還是眾人心中有著所謂的“正邪”之分。

這樣安排也讓之後情節更加合理,否則何以修鬼短短三月,便能以一己之力對抗仙門百家?

不過回頭看,魏無羨在雲深不知處和師長的“爭辯”也算是一個小伏筆。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看得最爽的情節,自然是他拿劍復仇,時隔多年,讓我重新找到了當初讀《基督山伯爵》的衝動。

復仇和“獄中求學”一直是我最鍾愛的通俗小說情節。

愛德蒙監獄苦修天文地理,張無忌崖底絕境學會九陽神功,張小凡滴血洞中得天書一卷……

除此之外,亂葬崗轉修鬼道,也是故事的一大拐點。

進亂葬崗前他是世家公子榜上排行第四的魏公子,佩劍“隨便”,出亂葬崗後,他便是魔道先師,夷陵老祖,有笛“陳情”。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接下來就是報仇了,不知原著如何,就劇中篇幅,我覺得講得有些太快了,畢竟是滅門之仇。

而且剛經歷一場鉅變,觀眾需要時間來仔細感受魏無羨身上的變化。

相比之下,前面世家求學種種講得又太多了,幾處情節都有重複之嫌,相似的貧嘴調侃,少年情誼。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簡而言之,還沒“爽”夠,馬上又要“舉世皆敵”了

在投催淚彈之前,不得把糖發夠呀?

我估計導演也是想趕緊回到十六年後,而接下來不夜天一戰又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如此一來只能選擇犧牲“魏公子復仇計”的時間了。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在不夜天一戰前,有一段戲頗為出彩,也算是奠定了大戰的基調,那便是江澄來找魏無羨,勸他殺溫寧以回“正道”。

其中一番話,頗為精彩:

在四大家族面前,你是豪傑,奇俠,是一枝獨秀……

但只要你發出和他們不一樣的聲音,你就是喪心病狂,邪魔外道。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這讓我想到初中看韓寒《長安亂》裡的一段對話,大意是:

師父,暗器不是我們少林鄙夷的歪門邪道嗎?

胡說,這只是旁門左道。

那什麼是歪門邪道?

他們用就是歪門邪道。

讓人不禁自問,所謂正邪是非是否只是“立場”不同?

除此之外,溫情,溫寧兩姐妹“請罪”的戲份也頗具張力,也是接下里的不夜天之戰的導火索。

於我個人,更有私心,因為這對姐弟真是太可憐了……

雖說溫情是脫離原著生造出的“女一號”(我猜測的,畢竟原著不需要),但不得不說人物塑造得很豐滿,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積蓄已久的不夜天之戰,也沒有讓人失望。

魏無羨獨身依在屋簷之上,當真是“舉世皆敵”。

武鬥之前的“文鬥”也很精彩,一人懟仙門百家,讓人看得即舒心又揪心,舒心的是一人當千萬人!揪心的也是一人,當千萬人……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在這裡,忍不住再次誇獎肖戰的演技,含淚的笑,站在屋簷上的既是那個單純善良的魏公子,也是世人眼裡的魔頭夷陵老祖。

肖戰太適合這個角色了,除了帥,還有那股難得的“氣”,介於靈邪之間。

看到這一幕,我心想,他就是魏無羨。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不夜天之戰後,夷陵老祖跌落懸崖。

而此時進度條已經到33集了,觀劇之人也彷彿大夢一場。

重生後的魏無羨,面臨著一大堆問題,比如他為什麼會“復活”?溫寧怎麼還活著?莫家莊事件的幕後之人是誰?

原諒沒看過原著的我也不知道答案……只能和魏無羨一起矇在鼓裡,看著他一步步地撥開迷霧見真相。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好在魏無羨沒有讓我失望,立馬就等到了一場“碟中諜”,薛洋假扮曉星塵一節當真精彩。

既有欺騙又有真情,明明是仇人卻救了對方,明明想救人卻殺人無數……

同時又將故事背景放在“義莊”,言情的同時又夾雜了恐怖,那句“爾等身後之人”更是深諳恐怖片之神髓。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不過小說改編有一個通病,就是臺詞的轉換。

有些臺詞,放在書中合理,但如果一個活生生的人在你以前,有時候便顯得有些奇怪。

比如薛洋和魏無羨的“商業互吹”,當然如果他的目的是逗笑我的話,那他成功了。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除此之外,這部劇還有點小瑕疵。

就是我在第一集就猜測這個劇組是不是缺錢?

有的特效做得太爛,而且集中在頭兩集,拉低了整部劇的檔次。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比說這僵硬的傷口,以及莫家莊的劣質牌匾……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但總體而言,《陳情令》足夠良心,對沒看過原著的路人也足夠友好。

情節緊湊,懸念十足,服道化也能夠看得出用心,想要還原一個架空的玄幻世界頗為不易。

最優秀的還是選角,肖戰演魏無羨太合適了,含光君的演技漸入佳境,溫寧,溫情,溫晁,薛洋等配角的表現也都為劇情增色不少。

他們值得火。

一曲《陳情令》,天涯何處覓知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