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兒時回家喊的第一句話嗎?

靜湖冷月


兒時到今天已經成為了幾十年的故事了,現在想起來覺得還很溫馨和心酸。記得我回家時的第一句話是:媽,我回來了,肚子已經很餓了。媽媽就回答說:看你滿頭大汗的,沒和人家跳高吧(這裡說的跳高是指一群小孩貪玩從高處往低處跳,看看誰最大膽和跳得多少次為榮的遊戲,一般是沒有多大危險的),等你回來吃的稀飯和鍋頭煮熟的紅薯都已經涼了,你妹妹已經吃過了,待媽媽幫你煮熱才吃呀。兒時家裡雖然很窮,生活也困難,一家六口人一日三攴能夠保持有稀飯吃算是不錯的了,家裡雖然窮是窮但還是很溫馨的,恐怕天下間的父母都是很疼愛小孩的,基本上大人他們都是吃稀飯的稀飯(米粒比較少),而給我們小孩吃的卻是稀飯中的稠飯好多了(米粒比較多)。所以每當我們從外面玩耍回到家喊的第一句話就是先叫媽媽後叫爸爸(因為媽媽比較疼兒子),有時餓得太那個時遠遠就叫起媽媽來了,媽媽一聽到孩子回來了就覺得很高興,有時還會當著你的面認真的端祥你一番,意思是說生活儘管那麼艱苦但孩子卻慢慢的長大了,這對含辛捱苦的爸爸媽媽來說是個極大的安慰啊。

今天,我們也已老了,想起父母過去把我們養大成人勞碌了一輩子,而我們做兒女的一輩子也無法報答不了父母的恩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





溪叔夜話


我相信只要是跟著父母長大的孩子,每當放學或玩耍回來的時候,幾乎是百分之百的都是人還沒有進大門就遠遠的大聲喊叫著:媽媽!媽媽!我回來啦!

小的時候,媽媽就是兒女避風的港灣,媽媽就是兒女最安全的依靠。媽媽和兒女的骨肉之親,讓兒女十分的願意粘著媽媽。媽媽在孩子心裡就是天,所以只要回到家中自然而然喊的就是媽媽。而一旦媽媽應答了兒女,兒女就十分的滿足和安心了。相反如果媽媽沒有應答,兒女就會不安的問:媽媽去哪兒了?並且十分的牽掛,到處的尋找。直到找著了媽媽才破涕為笑。

我兒時就是這個樣子的。記得有一次回家不見了母親,我就一路叫著媽媽.一路哭.一路找的尋找著母親,走了很遠很遠的路。等我又按原路返回家中的時候,看見母親正在門口焦急的張望著。我一下子就撲在了母親的懷裡,悲從中來大哭了起來!小小年紀想法很是可怕:媽媽丟了該怎麼辦啊!沒有了媽媽可怎麼活呀!我好可憐啊!好在母親緊緊的摟著我.安慰著我.囑咐著我:媽媽不會走遠,你乖乖的在門口等著不要亂跑,丟了可怎麼辦?

到了我孩子的兒童時代,他放學或玩耍回來的第一句話仍然是在樓下大喊:媽媽!我回來啦!




2689春天的花兒


俺記得小時候從外邊玩耍回來,或是放學回來,回到家的第一句話是:娘俺餓了。

現在的孩子可能很少有餓的感覺,我們小時候餓可是一種常態。特別是到了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幾乎家家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所以,在我們老家那兒,人們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吃飯了沒?

直到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有一天早晨起床後餓的夠嗆,在家裡到處翻騰找吃的東西。翻騰半天也沒找到一點吃的,我哭著喊著往池塘跑去,那時候俺大概四五歲吧,就要跳水塘自殺。幸虧被鄰居攔住,把我領到他們家,給了俺一小塊饃吃了,到現在一些當年的老人見到我,說起這件事還笑話我呢。

五六十年代的人,差不多都嘗過捱餓的滋味,我們都知道糧食對人有多麼的重要。現在富裕了,人人都能吃飽飯了,但是,也要居安思危,要格外重視農業,格外珍惜糧食。


大山160420529


兒時回到家喊得最多的一句話應該是媽媽,可是也有不少人象我一樣喊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奶奶,因為我的兒童時代象現在的很多農村留守兒童一樣,爸媽因工作長時間的把我丟棄再家裡。直到慢慢長大。

記憶無邊,歲月悠長。我的兒童時代,是奶奶的辛勤勞作將我扶養,很早就失去了爺爺,爸媽又不在身旁,吃一頓飯,穿一件衣,都是奶奶叮囑在耳旁。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上小學二三年級的那段日子,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都能經常和媽媽在一起玩樂,可我很孤獨無助,只好跟在奶奶的身後,天天嚷嚷著奶奶,我想見媽媽!

再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奶奶和媽媽的影像逐漸淡出了腦海和視線,但是每每想到曾經的兒時歲月,她們那親切慈祥的關愛,尤其是我童年時奶奶長期的撫養一種思念驟然升騰激盪,沒有她們的辛勞,談何在這裡和朋友們風輕雲淡,論短說長!

遠去了,兒時的親情,呼喚您的聲音將化作永恆的力量!


望斷秋愁1


兒時是個有趣,不知憂愁的時光。在記憶中,很難忘記的是,每當放學回家,那時從學校回家,要走三里多路。走到家。看到了母親,心中自然會問。媽媽我肚子餓了,當時的生活條件是很苦的,學校裡去早上帶的菜沒有多少油。現在想起,猶如昨天。在七十年代的人。這樣的日子,記憶是最深刻的。這一句話。對母親是一種無奈裡。夾著一絲絲的歉意。當時是沒有什麼可以有多餘的東西吃。連口糧都是很緊張的。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一句話,提起,心中無限感慨。不忘初心,才知道他的可貴之處。


情感自拍自寫


小時候家裡的大人們主要以種地為主,每當大人們抗起農具,我都十分的好奇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一臺木製的播種機,前面兩個像倆跟象牙的槓桿!後邊像坦克一樣的傢伙!!!每當放學回家,都會晚點。不是和小夥伴捉魚就是打麵包!就是把兩張紙疊成一個四方塊的東西,我忘記時間的和小夥伴奮力搏殺!!直到滿載而歸!!心裡那個美啊!回家難免一頓胖揍!到家後看著找我找的發狂的父親!……揍完了,罰我站在牆壁!面壁,我好奇的發現我家牆上有方格子中間有五角星!!裡邊有女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現在是小喇叭開始廣播了!!!我好氣的大量著!!!


雲畫裡的月光


我的母親是個很好強的女人!記憶中我們家像媽媽的人是爸爸!爸爸呵護了我的童年!溫馨柔軟!爸爸從來不罵我們,更不會打我們!每天進家門,總是先找爸爸!媽媽總是在幹活兒!媽媽是個很優秀的裁縫,做的一手好活兒!我們每年對媽媽的期待就是過年的新衣服,快過年了,媽媽一直在趕顧客的活兒!臘月二十九了,媽媽還沒有做我們的衣服,我們就哭,急得跳腳!晚上都睡不踏實!每次醒來的時候,都看見媽媽在踩縫紉機!大年三十的早上,睜開眼睛的時候,嶄新的衣服擺在枕邊!現在我也做了媽媽,才理解了媽媽!媽媽的愛更深沉!因此現在獨獨對媽媽是愧疚的!此生無機會報答!


嵐虹



王發財62708626


記得小時候上學了會跟父母告別,“爸,媽”我去上學了。放學進了家門,“爸,媽”我回來了。媽,我餓了。

當大家工作了,上班時會說“我走了”父母會說“孩子早點回來給你準備飯。”下班了進了家門你有可能不會說什麼,這時父母會說“孩子上班累壞了吧,趕緊洗洗手吃飯吧。”

當大家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一年到頭能回家幾次呢?每次回家了會說“爸媽我回來看你們來了”,父母也會準備一桌子飯菜等著你們回家。而你們走的時候父母會依依不捨的送你們,目送你們走了,父母才回家,等估計你們到家時候會給你們打個電話詢問是否平安。“兒行千里母擔憂”

覺得我回答不錯,請選為優質答案,評論轉發➕關注,謝謝


義彩雲


在農村長大的我,小時候總想著要是城裡娃該多好,可現在安家在城裡了,每天面對著生活的壓力,感覺在城裡怎麼這麼累,特別懷念在農村生活的樣子,特別輕鬆,舒服,再想想小時候上學都是和小朋友走著去,要走挺遠的路才到學校,也不用父母接送,每天都感覺好開心,每次放學回到家肯定是找媽了,看看媽幹啥呢,在家嗎?有沒有好吃的呀?進屋第一句話就是喊“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