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老話:“一母能養七個兒,七兒難養一個媽”這是為什麼呢

農村有句老話:“一母能養七個兒,七兒難養一個媽”這是為什麼呢?

子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每一個做父母的,沒有不疼愛自己子女的。特別是母親,忍受孩子十月懷胎的艱辛,又一把屎一把尿的撫養子女長大成人。父母老去的時候,子女懂得報答養育之恩,給他們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嗎?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還真有做不到的子女。這也就是“一母能養七個兒,七兒難養一個媽”的俗語所說的這種情況。這到底為啥呢?

農村有句老話:“一母能養七個兒,七兒難養一個媽”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國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之前,一個家庭有六七個孩子都是挺正常的事。我的母親就生育了我們姊妹七人。那時候父輩們也多,本來窮困潦倒的家還要被分家起灶。有個做飯的鍋,吃飯的碗都不錯了。那時候,大人衣服改小了孩子穿,老大穿了,老二、老三……輪流著。那還有個男娃女娃衣服的區別,就是鞋子也一樣。有粗糧吃,能吃飽肚子就不錯了。儘管在這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艱難歲月,父母還是要儘可量地讓每一個子女吃飽穿暖,生怕被凍著,被餓著。一位母親能把六七個,甚至是七八個孩子拉扯大,不知付出了多少艱辛和淚水。不能不說這就是母親的偉大,也是對“一母能養七個兒”的最好詮釋。

農村有句老話:“一母能養七個兒,七兒難養一個媽”這是為什麼呢

一個家庭生有這麼多的孩子,而照顧孩子的重任一般都落在母親的肩上,等母親辛辛苦苦把孩子都拉扯成人,自己也兩鬢斑白,慢慢的老去。由於年輕的時候勞累所致,到年老的時候很多疾病都慢慢的開始顯示出來了。此時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可是這些孩子都開始找各種藉口,說自己無法照顧母親。這種現象不僅在以前有,在今天也是有很多這樣的兒子。

農村有句老話:“一母能養七個兒,七兒難養一個媽”這是為什麼呢

老人明明有幾個兒女,到了晚年卻是孤苦伶仃​,甚至有些老人明明生病了卻沒人照顧。他們的子女們相互推脫,父母本應該享受晚年的幸福,可是這些兒子卻撒手不管,沒有一個贍養老人的,做母親的心酸極了。這也就是“七兒難養一個媽”的難腸。

俗語“一母能養七個兒,七兒難養一個媽”,說的也是有道理的。母親只有一個,可以一心為子女,而眾多的子女卻不能齊心為父母。“百善孝為先”,要把孝道放在第一位,不管到什麼時候,孝敬父母,贍養老人,這都是我們做兒女應該做的。

農村有句老話:“一母能養七個兒,七兒難養一個媽”這是為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