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浙江人不僅硬核,還有暖愛

​ 丨中國有一個愛的浙江丨

疫情下,浙江人不僅硬核,還有暖愛


這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

大年夜,沒有更多家人,一家四口靜靜地吃完了飯,打開電視,心還是念念系掛著武漢的疫情,終究無法再看下去。

窗戶外面,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鞭炮稀稀疏疏,那是近一點的村子傳過來,到了古鎮上,聲音漸漸落沉。

這是浙江的小鎮。離杭州開車大約二個小時左右的路程。杭州是我們的省會城市。


疫情下,浙江人不僅硬核,還有暖愛

-01-

浙江,杭州,是一座美麗秀人的城市。然而,我想更動人的是:一座城市裡的人們,所居住人顯示的內核,它不僅硬核,還散發著濃郁人情之味。

危難現人性,落難見真情。對於武漢人,給予的是一座城市的溫情接納。

24日的TR188次航班從新加坡到達杭州蕭山機場,機上335名乘客中有武漢客人116名。

上級領導們作了最好的按排。隔離的隔離,觀察的觀察。在突如其來的重大事件面前,我深深感知,領導決策人英明決策的重要:真實,透明,雷厲風行,大刀闊斧。

就像一個讀者說的:


1.一級響應啟動最早一批省份有浙江

2.疫情信息披露透明的省份有浙江

3.疫情應對思路清晰的省份是浙江

4.最早研判疫情的專家中有浙大教授

5.最早通過法定檢測機構檢驗的試劑生產商是浙大校友企業

6.除夕夜,135名浙江省第一批醫療隊隊員整裝待發,馳援武漢,其中15名是浙大醫生


我們自豪我們是浙江人。在別人有難時,我們伸出了雙手,擁抱了別人。


疫情下,浙江人不僅硬核,還有暖愛

-02-

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說:

“目前全國形勢的防控,武漢打的是一場大決戰,其他地區和城市打的則是保衛戰。這個時候比的不是勇氣,而是理性、耐心和科學,這是一個比較長期的持久仗。武漢很困難,其他輸入病例城市將面臨更大挑戰。”

對武漢人的一波又一波愛心接納,作為普通人的我也深深擔心過:浙江得病人數一直居前,是湖北外,患病最多的省。我們究竟是否有能力,有餘力來承擔這份責任和壓力?

武漢市長周先旺表示,因為春節和疫情的影響,目前有500多萬人離開武漢,還有900萬人留在城裡。

而這五百多萬人中,我們浙江又有多少?而他們所接觸的人又有多少?

“武漢肺炎”,它潛伏期普遍很長,在出現症狀之前,它依然具有傳染性,這和之前非典明顯不同。而每個人所表現症狀又各異。這其中的不定數,不可控性太多。

我不知道,末來局面會怎樣,但我信任他們:一支強有力的領導隊伍,帶著一支同樣優秀的醫療隊伍在作戰。男有鍾南山,女有李蘭娟。浙江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她頻頻以權威專家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奮戰一線。

而浙大一院是名副其實的“國家隊”,傳染病科連續六年名列全國第一,並擁有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感染性疾病協同創新中心、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中心。

父母官,猶如一家之長,百姓似孩子,他們對於外城兄弟姐妹,賦之以情,對於自己孩子可想而知。

他們捐錢,捐資,捐口罩。政府和阿里帶頭的大中小企業也捐款無數。浙江已向武漢發出千萬口罩,卻發現自己後方已是缺了口罩。

“子曰無衣,與子同袍。”是他們教會了我們,什麼是大愛。

疫情下,浙江人不僅硬核,還有暖愛

-03-

其實,在大年夜之前的晚上,我也很焦慮。我的朋友中有武漢人,朋友圈裡也有不少醫生,我多多少少知道疫情下真實的武漢。

大約在年初二後,許多的人才開始真正重視起來。藥店裡的口罩,賣完了。有些村,陸陸續續開始封路,按排崗哨。離我們鎮不遠的鎮,有人隔離了。我們的心,也就開始揪起來……

不過,那些武漢回來的人,大多是有“愛”。從武漢回來的一家,自動隔離,隔窗對話村人。

疫無情,人有愛。

有黃澤小夥送出近9000只口罩;有崇仁74歲老黨員義務每天為村民量體溫。他說:“此次疫情來勢洶洶,時間就是生命,我不僅是醫務人員還是名共產黨員,我有責任和義務爭分奪秒和大家一起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有嵊州佰利鞋業搬空倉庫為民警送去愛心鞋,說要讓民警執勤時暖和一點……

疫情下,浙江人不僅硬核,還有暖愛

-04-

向那些依舊在武漢的人們深深鞠躬:

那些奔赴在一線醫護人,那些為正義真實而書寫的記者們,那些連夜趕工的建築工人。還有那些一直堅守在武漢成全外圍我們的所有平平凡凡的人民。

我知道,我永遠會記住這段日子:焦慮,晦澀,掙扎。感動,閃亮,溫暖。

我們更看清了:人間的脆弱與渺小,人的大愛與無私,自私與醜惡。我們也懂得理解了危難時,人性中無可奈何的選擇。

我們也明白了,什麼是生命中的最愛。原來,我們這麼深深地愛著我們的家人。

父親一個月前,飛來橫禍脊椎受傷,來不及出院。母親一直在醫院照料著父親。我說:媽,我給你燒菜來。

母親說:別來,別來。外面肺炎這麼重。你們好好的,我們吃什麼都安心。她一再在電話裡說,你們千萬別來。

我知道:在母親的心裡,她最擔心的是她的三個女兒,女兒的一家。而我們擔心的是他們不捨得買好吃的。

我,不再堅持,只是一次次關照她,戴好口罩,菜買得好一點,別心疼花錢。


疫情下,浙江人不僅硬核,還有暖愛

-05-

一天又一天,度日如年。每天不敢看那些疫情的數字,而每天又忍不住去看。不敢看,武漢得病人的經歷 ;也不敢看,那個鍾南山老人盈淚的眼晴;更不敢看醫生的臉和手……

這世上有誰不怕死呀?誰不是父母的孩子,誰不是孩子的父母??可有些人教會了,怎麼去愛,怎麼去選擇,總有些人讓我們淚流滿面。

農曆大年三十,原本是舉家團圓的時刻。浙江的醫護人員們,馳援武漢。

“聽說我要去支援武漢,我媽一下就哭了,但還是說支持我去!”

看到這段話,熱淚盈眶。只有武漢局面控制,武漢好轉,才能真正緩一口氣。

在這場戰爭中,誰也不能置身事外。誰也不是孤島。有國才有家,可有眾多的小家,才構成了一個大家,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好好的。

前幾日,我們嵊州的也出征了。醫生的她在朋友圈說:昨天聽聞出徵,趕緊把剛拿到手,西藏姐姐送的藏藥香囊給你們送去,不管有用沒有用的,帶著這個附身符,保佑你們平安歸來。

不止是武漢人民感謝你們,我們人醫人都記住這一刻,等著你們全須全尾地,活蹦亂跳地回家。

“光陰如此漫長如此短暫

生命如此乏味如此絢爛

世界廣大世界小如米粒

我什麼都是什麼都不是”


疫情下,浙江人不僅硬核,還有暖愛

-06-

在家,在家,都在家!

窗外的燈,一盞盞,鱗次櫛比。人影晃動,燈火近,家人在。一個窗戶,一個家。屋子裡,燈光暖暖地亮著,鍋裡的菜“哧哧”冒著熱氣,孩子在沙發上跑來跑去。

可是,我們可否知道,同樣的時刻,又有多少醫護人風雨夜遠赴他鄉,逆行而奔,和家人分離?

窗外,雨還下著。層層雨水浸潤著枝枝椏椏,一滴滴的晶瑩裡,那叢叢裡,藏著顆顆花的苞蕾,那是花的種子,在擠壓,在耘釀,在生長……

我相信,三四五月的天:天很藍,花正盛開。我們無拘無束地奔跑著,不用再戴著口罩——

那會是一個美好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